民用建筑管道冲洗与消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3

民用建筑管道冲洗与消毒

郭大光

郭大光(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北京100010)

【摘要】介绍了民用建筑管道系统冲洗与消毒的组织与设计,比较细致的论述了管道系统内杂质引入的途径、管道的冲洗组织方法以及冲洗验收的工程,对冲洗过程中需注意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管道系统;冲洗消毒;施工组织与设计

Thewashinganddisinfectingofcivilbuildingpipes

GuoDa-guang

(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offorestproductsindustryBeijing100010)

【Abstract】Thepaperintroducesthemobilizationofcivilbuildingpipes'washinganddisinfecting,discusssesthewaywhichtheimpuritygoesintothepipes,thewashinganddisinfectinganditsacceptance,illustratethecommonproblemsinthewashinganddisinfecting.

【KeywordS】Civilbuildingpipes;Washinganddisinfecting;Constructionorganization

在民用建筑中,公用设备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在公用设备系统中,管道的比重占到一半以上,生活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采暖系统、空调系统等都主要由管道组成。管道的安装与连接由其材质的不同而有区别,相应的验收标准及依据也不尽相同,但对于管道的冲洗与消毒处理差不多是每个系统都要求的,这也是在验收规范里被列为强制性条文而要求执行的。实际操作中,由于重视不够或受工程工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管道的冲洗与消毒往往实施的不够细致和规范,有的甚至是走过场,这给后续使用中带来了较大的隐患。管道不进行相应的冲洗和消毒处理措施,可能会使系统的正常功能及性能下降,造成系统敏感配件的工作灵敏度降低甚至失灵,对系统的控制配件和设备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害,降低其使用寿命。所以为了确保系统正常稳定运行,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管道系统在安装完毕后必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冲洗和必要的消毒处理措施。

1.管道杂质引入途径及概率根据工程实践,民用建筑管道系统杂质引入途径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来自管道自身,各种材质管道由于加工环境、加工工艺不同,产生的杂质也不同,比较来说,铸铁管、焊接钢管杂质较多,镀锌管较少,塑料管材最少。主要杂质有翻砂掉渣、铁屑、焊渣、铁锈、镀锌杂质等。另一方面来自管道安装过程,管道从出厂到安装,会经过搬运、堆置、安装等环节,各环节时间和环境有较大差别,可能引入的杂质也因此不同。一般来讲,安装过程中杂质污物引入的可能性及其数量最大,本专业施工带来的杂质有焊渣、麻丝、铁丝、锯末、布条、油漆等。由于交叉施工其他专业施工引入的杂质有砂浆、混凝土块、木片木屑、砖渣等。如果施工环境较差,管道封口处理不到位,安装工期较长,管道内还可能滋生蚊蝇、蟑螂、老鼠等小动物。管径不同引入的杂质不同,引入杂质的概率也不同,大管径概率大,小管径概率小。不同的施工阶段杂质引入的概率不同,土建施工阶段概率大,安装阶段概率小;外线施工阶段概率大,内线施工阶段概率小。工程的进展情况也对杂质的引入有影响,施工进展顺利时概率小,施工时断时停概率大。编制冲洗方案和实际冲洗时应特别注意按照杂质引入的概率选择冲洗的顺序及侧重部位。

2.冲洗组织与设计

2.1冲洗设计。管道冲洗应在系统安装的施工组织设计时就充分考虑,然后根据现场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冲洗方案,方案应考虑现场水源情况、排水情况以及安装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同时还应考虑不同系统的完成和投入使用的时间不同而制定相应的管道冲洗方案。具体来说,应按照管道所处的部位、所在的系统进行。一般来说,室内室外分开,地上地下分开,主干管、支管分开。主要考虑其相应的施工时间不同引入的杂质概率不同,另外不同系统不同施工阶段可能引入的杂质也不一样。一般施工先进行内线施工,当内线施工完成或处于收尾阶段时,外线才安排插入施工,外线作业存在一定的土方作业,施工环境较差,管道从堆放到搬运再到就位安装的环境都比较恶劣,如果再加上工人的成品保护意识较差,工程质检工作不到位,管道内很容易混入土块砂石等建筑垃圾。室内安装时一般地下室先进行安装,立管安装过程中管道一般不会和地下室相沟通连接,因此冲洗设计时为了避免污物的相互污染,地上地下应分开设计,相关管路冲洗合格后再连接成系统。通常施工过程中都把冲洗安排在工程的最后,实际上为了提高冲洗的效果、效率,缩短工期,应将冲洗按照不同的施工阶段区别对待。在民用建筑中,新建工程初期主要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安装专业主要进行主干管的安装施工,此时施工交叉较多,施工现场杂物较多,管道混入杂物、杂质的机率最大,这时除了注意施工中及时对管口进行封闭处理,加强成品保护,在主管道施工完成后应着手穿插进行试压和冲洗工作,先将主干管路的畅通和清洁工作完成。随着结构施工完成,工程进入内装阶段,此时安装专业主要进行各系统管路的支管及相关配件的安装施工。主干管和支管一般都设有过渡部位,如管道井、管道间等,该部位需要设置阀门、水表等控制测量装置,安装施工中在支路系统安装完成前,主干管与支管基本不进行沟通连接,此时,应将支管冲洗验收合格,然后再与主管连接,之后再进行系统试压和冲洗。这样当支管施工完成后进行冲洗,避免了对主干管路造成二次污染。如果不加以区分,主、支管路等连接后一起冲洗,在水力组织及设备设置方面都有较大难度。一般情况下,当支管水压、流量满足要求后,主干管的冲洗水压及流量就很难满足,冲洗质量也较难保证;而当主干管路水压流量满足要求后,由于支管很难做到全部开启至使用状态,会使支管管路压力过大,进而可能会导致管路变形、支架偏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由于主干管管径较大,连接以焊接为主,其相应杂质也较大,主、支管路合并一起冲洗很容易将主干管的杂质带入支管系统,反而会造成支管堵塞。分阶段分系统冲洗既能保证干支管的冲洗效果,又能随工程进展随时插入,不必将大量的调试、检测工作安排在工程的收尾阶段,避免了对工期造成较大的压力,缩短了冲洗时间,冲洗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2.2冲洗顺序。冲洗顺序应以保证最大可能冲洗出杂质为原则,冲洗过程中,先反方向冲洗,将大的杂质冲洗掉,然后沿水流方向进行冲洗,主要冲洗颗粒较小的杂质,如果一开始就沿工作介质流动方向冲洗,有可能将较大管径管道内的杂质冲进小管道,可能会对小管道造成堵塞,严重时正反冲洗都很难将其冲出,只能拆卸管路,造成较大的损失。实际操作时按照管道走向进行,对于水平管道应沿管道工作状态时介质流动方向进行。对于竖向管道,业内有文献要求按照管路系统实际流体流向进行冲洗,笔者建议自上而下进行冲洗,这样可以利用水流的重力效应,加上水流的原有冲洗水压,会提高冲洗的效果,减少冲洗时间。笔者在北京海淀区某干部综合楼施工过程中对该工程采暖系统进行冲洗时,为了节省措施费,降低工程开支,图省事,将系统主、支管路连接在一起整体冲洗,冲洗方向按照介质流动方向进行,发现一支管管路越冲洗堵塞情况越见严重,后来单独就该管路进行冲洗,增大冲洗压力,也不见好转,后只能拆除管道查找堵塞,后来经过查找发现在变径处有一抹布堵塞了管道,分析后可以判断是主干管焊接时施工清理用的抹布误入管道,后来冲洗时被冲进支管所致。整个查找过程耗时7天,管道拆除后重新安装直接经济损失近2万元。如果当初冲洗时分阶段、分系统进行,则不会出现如上的问题。

2.3冲洗水流组织。现实工程中,普遍存在管道试压完成后,放水几次就算作冲洗,很难达到规范对冲洗的要求,虽然初期管道能够正常使用,但时间一长,杂质堵塞物通过积聚效应逐渐变大,可能会堵塞消防感应设备,减缓阀门使用寿命,对系统的正常使用造成不利影响,如:供暖不热、水流不畅、消防设备不起作用等。另外,如果杂质含有有害物质,还可能危害公众健康。之所以在现实工程中冲洗工作得不到足够重视,除了降低成本的考虑,主要还是在技术上有较大的难度,规范规程对冲洗的介绍一般都一笔带过,业内在冲洗的技术上关注较少,认真对待,前期措施考虑不周全,后期操作起来当然很困难。此外验收各方包括政府监督部门对冲洗的重视不够、理解不深也是其不能普遍按规范要求进行的一个原因。对于冲洗用介质,一般考虑水冲洗,特殊管道如燃气管道、气体消防管道可以考虑使用干燥空气或氮气进行冲洗,对于蒸汽管道宜采用蒸汽进行冲洗吹扫。对于冲洗水流的组织,一般可考虑利用临时消防用水,由于现场临时消防都配备水泵,水压有保障,另外水流速也可以进行调整;如现场消防达不到要求,可以使用市政自来水,不过要加装止回阀,防止对市政用水造成污染,这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加压泵以满足冲洗要求。实际情况下,只要水质满足要求,现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比如对分期开工的项目,现场降水作业较多的,可以使用降水排水进行冲洗;对于现场具备条件的,还可以利用回收雨水进行;如果工程附近靠近江湖河流的,其水质达到要求,也可以用来进行冲洗管道。另外,对于冲洗排水,现场具备条件的还可以考虑处理后循环使用。总之,水流组织要综合考虑,既要满足冲洗要求,又要考虑降低成本,节约用水。

3.冲洗排水组织与设计排水组织是比较困难的事情,组织不好有可能对现场造成水害,一般可考虑利用建筑室内的排水积水坑,将冲洗排水组织引入其中,然后通过设置排污泵导入室外污水管线。也可以在首层位置设置简单的排水管路,将排水直接引入场外污水系统。操作过程中必须保证排水畅通,且排水水质情况可以观测。对于室内支管冲洗用水可以利用建筑内已安装的排水系统解决,一般支管安装阶段,室内排水管路系统已经初步完成,此时可以进行排水管路的通水、通球试验。外线冲洗可就近排入污水系统。

4.冲洗验收冲洗完成的标准一般以出口处水质颜色和透明度与入口对比相近,无可见杂质,水质正常为达到标准。对于使用气体吹扫的可以在排除口以浅色布或刨光木板检查5分钟,无污物为合格。

5.管道消毒处理与验收管道冲洗完成后需及时进行消毒,避免管道内滋生细菌、藻类杂质,影响系统正常使用。实际工程中按照规范要求一般只对生活给水管道进行消毒,对于其他系统基本不进行消毒处理,而从实践角度讲笔者建议其它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宜选择消毒处理,尤其是消防系统,由于其水源长期不流动,管道内很容易滋生藻类等杂质,对其正常功能的实现造成较大的隐患。另外对于空调冷冻、冷却水管道也应该通过加药进行除锈及防腐处理。从物业管理角度考虑,经过消毒处理后管道的维护将会更简单些,设备故障率也会相应降低。相比冲洗,管道的消毒处理较简单一些,一般采取消毒方式为系统冲净污物后,按氯粉:水=20g:1m3比例混合加入管道进行消毒,在管道中置存时间不少于24h,然后再用饮用水冲洗,目测出水口的水色和透明度必须与入口处水质一致为合格,对于饮用水管道还要经有关检验检疫部门取样检测。

6.冲洗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6.1冲洗消毒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并报送各相关方进行审批,方案应包括时间安排、冲洗步骤、人员组织、水源组织、排水组织以及对不能参加冲洗的设备配件的管理等,实际进行时根据具体情况核实方案的可行性,如与实际差距较大或设想条件不具备,应及时进行方案变更或补充。方案确定后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技术交底,使参加冲洗的人员对方案特别是注意事项做充分的了解。

6.2冲洗过程中注意安全管理,由于管道冲洗时水流流速较大,压力也比较大,冲洗时先对管道支吊架、阀门的开启情况进行一遍检查,不符合要求或存在隐患的部位及时进行加固处理,对在管道附近的作业的其他专业工种应暂停施工或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另外组织好冲洗水的排放,避免造成水害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6.3冲洗过程中一般不能参加的设备、器件有自控阀件、水流指示器、报警阀、水表、温度计、平衡阀、减压阀、止回阀、过滤器、调节阀、流量孔板以及空调设备等,对振动水流敏感容易造成感应器件失灵的、对杂质敏感的阀件设备等冲洗时都要进行拆除隔离。冲洗完毕验收合格后及时安装拆除隔离的阀件设备,暂时不能连接成系统的管道应及时进行盲板封口处理。

参考文献

[1]李圭白、李星,污染源治理与饮用水除污染并重,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V01.29,No.5,1996

[2]赵璇、吴天宝、叶裕才,我国饮用水源的重金属污染及治理技术深化问题,给水排水,V01.24,No.l0,1998

[文章编号]1006-7619(2009)05-10-328

[作者简介]郭大光(1982-),男,山东聊城人,工程师,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监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