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桥梁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及施工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浅谈公路桥梁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及施工工艺

张大伟

张大伟

(曹县公路管理局,山东,曹县,274400)

【摘要】在公路桥梁修造中高性能混凝土作为建筑基础性材料,其对于公路桥梁有重要的塑造作用,并且对之后的施工工艺也有相应的决定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的探究,浅谈其中的施工工艺水平提升,并做一些简要分析。

【关键词】公路桥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工艺

随着现在柜内基础设施建设高潮的再一次到来,大量的公路桥梁被兴建,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高性能混凝土被原来越多的应用到公路桥梁建设中,并对公路桥梁的施工工艺差生了深远的影响。

1.公路桥梁建设中混凝土的作用

1.1高性能混凝土性能提升对于公路桥梁建设基础的影响

混凝土作为公路桥梁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其对公路桥梁的质量影响自然也是基础性的,随着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其性能对于公路桥梁建设的质量具有一种稳定的基础影响。作为公路桥梁这样的公共基础设施来说,强度要求是一项基础要求,由于原有强度不够,导致桥梁遍布裂缝,导致原有使用功能的整体性丧失,不得不重新进行桥梁建设,还有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建设的一部分桥梁,由于混凝土性能不过关,导致前脚桥梁刚刚建成,之后就出现了大量的质量问题,不得不进行重建工作,并引发相应的政府公关危机。正因为如此,所以在现在进行公路桥梁建设时,特别注意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以提高公路桥梁的基础质量。

1.2高性能混凝土性能提升对于公路桥梁维护的影响

高性能混凝土由于有高强度与高耐久性的特点,所以公路桥梁建成之后其基本的道路维护消耗会大大降低,典型就是在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之后,只要在过程中不偷工减料,并且设计结构合理,一般其寿命都会很强,以南京长江大桥为例,其混凝土质量首屈一指,在建成的时候,重型卡车与火车同时驶过,大桥纹丝不动,从其建成到现在基本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维修,自然而然,其桥梁维护费用以及在其中所投入的精力就会减少,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可以发大幅提高易用经济性,长期投资的社会与经济回报率更是会得到相应程度的上升。对于之后的桥梁维护创造一个优质的维护保养条件以及维护保养效益。

1.3高性能混凝土性能提升对于公路桥梁使用效益的提升

公路桥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其使用效益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社会效益,另一部分是经济效益,但是而这绝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提升,对于公路桥梁使用效益的提升也有自己独特的影响。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建设公路桥梁,其使用寿命就会得到相应的增强,这样一来,一方面减少了重复建设的必要,通过此提高了社会财富的有效流动,通过长时间的使用也为桥梁公路成本的收回提供了时间的基础,以此为前提,减少费用的收取,充分发挥其基本效应中的在社会效应,减少社会经济负担并通过长时间的营运,在便利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收回经济成本,充分发挥类似于“薄利多销”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细流,作用通过此种方式调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

2.混凝土对于公路桥梁施工工艺的影响

2.1混凝土性能对于施工工艺选择条件的影响

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提升,尤其是其中还添加了高效外加剂和矿物质超细粉粒使混凝土具有了高施工性、高抗渗性、高体积稳定性(硬化过程中不开裂,收缩徐变小)、高工作性能、高抵抗有害介质腐蚀破坏的能力、较高强度,并保持其强度持续增长,最终获得高耐久性能(耐久性提高到200年以上),这样一来对于施工工艺就有了很大的改进空间。

在公路建设中,由于大范围采用的是浇筑工艺,一般来说普通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就需要考虑到温差因素,但是如果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其具有高体积稳定性,就不必要采用考虑温差直接进行浇筑,对于工艺的选择有了更多的稳定性养成。对于桥梁里说,由于其要考虑的因素比公路更加复杂,有大跨度以及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其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需要范围更广,包括承台大体积混凝土、主塔、主梁以及桥面铺装等在内的所有结构都需要用高性能混凝土,更重要的是由于类似于桥墩之类的大体积混凝土需要浇筑,而普通混凝土由于其极限拉伸变形不够,导致在浇筑后容易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可能导致结构性开裂,直接影响桥梁的建筑与使用所以相应的,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就成为了不二选择。

2.2混凝土性能对于和施工工艺承受效果的影响

不同的混凝土,对于施工工艺工程承受效果是不相同。传统的混凝土虽然拥有原料易得、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但其耐久性却并不好,正常使用年限为50年,在严酷条件下使用20年甚至10余年就遭到本质性破坏,可见以内部结构是不稳定的相应的只能承受一部分施工工艺,承受效果与施工工艺的理想效果也有看较大的差距,导致了施工效果的不理想与施工工艺成果的短期化,但是在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后施工工艺的承受限度大大提升,资料显示,混凝土强度从C40提高到C80时,造价约增加50%,而承载能力可提高1倍左右。这种结果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反应了使用不同建筑材料对于施工工艺承受效果的不同反应。并且也可以看出公路桥梁施工工艺对于材料的要求也在提升。

2.3混凝土性能对于施工工艺革新的影响

混凝土性能的不同,对于工艺的革新影响也是不同的,对于传统混凝土性能来说其进行施工工艺革新的提升潜力已经挖掘殆尽,很多情况下现在浇筑工艺与修筑公益就是以传统混凝土为基础进行的,但是如果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其性能上耐久性远远高于普通混凝土导致如果能从改变公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出发,不采用滑模摊铺施工,而采用高流态(接近自流平),坍落度达240~270mm的混凝土来施工,则该方法进一步丰富了公路高性能混凝土的内涵,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是不可估量的。

3.混凝土性能提升与施工工艺提升对公路桥梁的整体塑造作用

3.1公路桥梁质量提升中施工细节的重要作用

施工细节对于一项工程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在类似于桥梁公路这样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一旦不注重施工细节的严格把关,所产生的极可能是工程质量的大规模出现问题,进而引发工程质量问题,所以一定要重视施工细节,在一些大型桥梁工程中,桩的长度和横截面都较大,单桩所需灌注的混凝土方量较大,灌注时间较长,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必须把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大大延长,才能保证一次灌注成功,如果使用普通商品混凝土缓凝剂,容易引入空气进而引起混凝土强度的降低和硬化不良,再加上较短的缓凝时间,故不可需要长时间延续混凝土凝结的地方,但超缓凝高性能混凝土基本不引入空气,可尽量推迟凝结时间,且开始凝结后强度凝结发展很快,从而解决了关注时间长造成的麻烦。

3.2公路桥梁质量提升中材料的关键作用

公路桥梁质量提升中使用材料也起了关键的作用,使用相同工艺下由于材料不同,所产生的建筑质量也不相同,例如水下浇筑时,靠混凝土自身重量产生流动在桩基底部摊平和压实若流动性较差,很可能引发质量事故,而使用属于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可见不同材料对于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性作用。

4.结论

本文通过对公路桥梁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以及施工工艺的研究,指出在现在的施工技术条件下对于桥梁公路建设来说,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对于建设以及施工工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于建筑质量以及建筑的施工工艺的改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进行相关的脱光与深入研究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邢少鹏,张帅浅析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科技致富向导》2013(23):369-369

[2]李爱民浅析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电子制作》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