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结合基础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高压氧结合基础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研究

刘砚芝

刘砚芝

黑龙江省口腔病防治院邮编:150000

摘要:目的:对高压氧结合基础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将2014年05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医院进行牙周病治疗的患者中挑选出56名,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药物治疗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高压氧结合治疗的方式,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有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都有良好的改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好,两组的对比差异显著,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牙周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高压氧结合基础治疗的方式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使用和大力推广,并且相关部门可以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高压氧;结合;基础治疗;牙周病;临床研究

引言: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不易引起重视,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炎症反复发作,不仅损害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还会严重影响健康。高压氧在临床医学中的疾病治疗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其能够对血液中的氧含量和分压进行提升,减轻全身或者局部缺氧的情况,进而保证血液能够良好的循环。高压氧在牙周病的临床治疗中的发展非常迅速,下文针对高压氧结合基础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和分析均为2014年05月至2014年12月在医院行残根牙治疗的5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男10例,女18例;年龄16-53岁,平均年龄36.9±7.9岁;实验组男9例,女19例;年龄17-55岁,平均年龄37.1±8.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研究患者均近5个月无牙周治疗史,无肺部严重感染、活动性出血、凝血机制异常等高压氧治疗禁忌证,临床症状表现为口臭、牙齿酸痛、刷牙出血、口腔异味感等自觉症状。探诊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牙周袋及牙周脓肿形成,X光显示牙槽骨不同程度的吸收。

(二)治疗方法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均行基础治疗即全口牙石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7天后复诊检测牙周组织各指标。

1.对照组行常规基础药物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行药物治疗,用75%碘甘油涂擦患处,1‰的呋喃西林和1‰的过氧化氢漱口,并遵医嘱服用维生素和抗生素药物。

2.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高压氧联合治疗

即采用每日1次的高压氧联合治疗法,借助的仪器是国产多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控制在0.1mPa,具体操作方法为:先保持加压时间20min,稳压吸氧30min,休息10min,吸空气,再吸氧30min,最后匀速减压维持20min后出舱。10d/疗程,1-3各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三)疗效评定标准显效

患者无自觉症状,牙周状况良好,牙龈炎症消失,牙齿松动消失,X线片未见异常;有效:患者无自觉症状,轻度牙龈炎症和龈萎缩,牙龈松动度明显改善,X线片示牙槽骨吸收停止或增生;失败:自觉隐痛不适,牙龈炎症没有改善,X线片根尖周出现阴影。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系统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表示方法用均数±标准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变量,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经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但实验组效果更为明显,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96.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5.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三、讨论

牙周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包括牙龈病牙周炎两大疾病,前者仅累及牙龈组织,后者波及深层组织。牙周炎患者多由于未及时治疗的牙龈炎向深层牙周组织扩散导致的,牙周疾病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细菌感染,特别是口腔厌氧菌如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螺旋体等厌氧菌感染及牙周组织需氧代谢障碍,当牙周组织长期处于缺氧状态时,口腔内有害物质及酸性物质增加,致使口腔内感染机率明显提高。临床症状表现为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破坏吸收、牙周附着丧失,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全身因素方面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等疾病的患者,其免疫水平低下,机体长期处于慢性消耗性状态。牙周病发生率一定程度上提高。常规的牙周病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仅去除局部有害物质的刺激,且过程复杂、周期长,需频繁就诊长期维护,并未有效解决牙周病患者的牙周组织需氧代谢障碍。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进行手术进一步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牙周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细菌、宿主、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细菌及代谢产物是牙周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但缺氧作为牙周病的促进因素,也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焦点。通过高压氧治疗牙周病,临床发现取得较好的效果。

结语:结合上文所言,我们能够了解到,牙周病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影响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牙龈炎症、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齿松动、移位、咀嚼无力,严重者牙齿可自行脱落或者导致牙齿的拔除。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高压氧结合基础治疗的方式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而且康复情况也非常好,但是高压氧在治疗牙周病的总体应用情况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进而提升其治疗牙周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楠,张彦玲.高压氧在牙周病治疗中的临床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5(04):453-454.

[2]张耀辉.牙周基础治疗结合高压氧治疗牙慢性周炎疗效分析[J].新疆医学,2013,43(9):80-81.

[3]吴文红.牙周病基础治疗结合高压氧治疗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21:4634.

[4]胡建军,肖长娇.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牙周病23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1(0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