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石英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效果分析

景雪梅

(四川省绵阳市绵阳口腔医院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研究石英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牙体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牙体缺损患者而言,选择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可以显著地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牙体缺损;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4-0197-02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即在口腔治疗的全过程中,医师、护士采取舒适的坐位,病人平卧在牙科综合治疗台上,医护双手(四只手)同时为病人进行各种操作,平稳而迅速地传递所用器械、材料,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为了研究石英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我院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牙体缺损患者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发现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可以显著地减少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牙体缺损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18~64岁,平均年龄为(38.9±3.1)岁;缺损部位:前牙20例,前磨牙23例,磨牙7例。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为19~65岁,平均年龄为(39.1±3.2)岁;缺损部位:前牙19例,前磨牙22例,磨牙9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治疗过程及其注意事项的讲解等。

观察组采取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其具体方法为:(1)患者准备:指导患者就坐并使其含漱1min含漱液,打开一次性器械盒并将围兜系好,调节好坐椅位置与灯光亮度,以患者与手术医生均舒适为宜,查看病历与相关检查结果以了解病情,向其讲述手术过程与配合方法,从而解除患者的顾虑;(2)根管预备:放置X线摄片于治疗台的观灯片上供手术医生参考,准备好相应车针与弯机头以除去龋坏牙体组织及其锐利边缘,牵拉患者口角并使其轻压舌体以确保清晰的手术视野,从而协助手术医生预备牙体;按照根管的不同粗细准备预成钻与成形钻,根管预备过程中,按照由细到粗的顺序依次更换DT钻针,控制预备根管深度于根长的2/3,横径为患者牙体横径的1/3,于根尖位置留余3~5mm的牙胶尖,确保根管壁表面光滑且无倒凹、根管预备能够容下桩及其周围30μm厚度的粘结剂;(3)根管与纤维桩处理:手术医生将根管预备好后,由护理人员以三用汽水枪洗掉残留物并将其吹干,按照最终预备的成形钻采用大小合适的纤维桩传递于手术医生试桩,适合后以橡皮防水障固定以明确桩长度,然后将桩取出并以乙醇(75%)为纤维桩消毒,传递酸蚀剂对根管酸蚀15秒,冲洗并吹干,至医生隔湿后以适合纸尖对根管予以干燥,再以一次性小棉棒蘸取适量的粘结剂涂抹于纤维桩表面与根管壁,最后以纸尖将多余粘结剂吸除,轻吹均匀并光照固化20秒;(4)纤维桩粘固:去掉树脂水门汀双管注射系统盖子,接内针孔于混合针孔,再接混合针孔于双管注射器腔内传递与医生,将树脂水门汀输送于根管后传递纤维桩,桩就位后轻压5~秒,将多余材料去掉,以光固化灯对准桩予以40~60s的持续光照固化,协助医生沿橡皮防水障以砂盘将多余桩切断;(5)树脂核与全冠制作:以粘固粉充填器取适量树脂由一侧送入,包埋固定桩以形成核心,对牙冠予以分层修复,各层修复材料厚度均不超过5mm以防树脂过厚而导致固化不全,医生将外型修整好后,以光固化灯光照40~60s,协助医生制备牙体,再制取印模,然后制作烤瓷全冠,最后对牙体缺损予以修复。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牙龈炎、牙周炎、牙髓病等,并发症发生率=(牙龈炎例数+牙周炎例数+牙髓病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来比较数据,计数资料χ2检验和率(%)表示,若P<0.05,则说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如表所示。

表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表[n(%)]

3.讨论

牙体缺损属于一种常见的牙科疾病,指的是牙体硬组织结构与外形的异常损坏,其致病原因包括龋病,牙外伤,磨损,楔状缺损,酸蚀症,发育畸形等,临床症状常常表现为牙体丧失正常生理解剖外形、牙体正常形态破坏、牙体正常咬合破坏以及牙体正常邻接关系破坏等[1]。此类疾病具有影响饮食、并发症多等特点,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为牙体缺损患者采取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法。

对于牙体缺损患者而言,以往常常采取常规护理。这种护理方法虽然可以对牙体缺损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然而其内容较为简单,因此其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徐静等人[2]的研究表明,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可以显著地减少牙体缺损患者的并发症。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提倡“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旨在通过患者准备、根管预备、根管与纤维桩处理、纤维桩粘固、树脂核与全冠制作等护理服务加强对患者的关注程度,从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出现[3]。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

综上所述,对于牙体缺损患者而言,选择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可以显著地减少牙龈炎、牙周炎、牙髓病等并发症,属于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因此有必要将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推广应用于牙体缺损的护理当中。

【参考文献】

[1]杨新亮,朱启红,邵兴周.石英纤维桩与金属铸造桩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4):1913-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