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坐在弹簧上的音乐厅”感受建筑艺术的神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走入“坐在弹簧上的音乐厅”感受建筑艺术的神奇

李卓

上海鼎实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0040

摘要:观演建筑不同于其他类别的建筑,它对建筑的技术性和艺术性及功能性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尤其是音乐厅建筑,更是建筑设计领域中的翘楚。它不同于剧院可以通过电声辅助,它需要通过建筑的本体将音乐的原生之美最完美的传播到每个听众的耳朵。一个好的音乐厅要完美的结合建筑与声学的艺术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好的音乐厅是乐者的乐器,是音乐的殿堂,正如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就是这样一座优秀的音乐厅,它不仅荣获了建筑界的多项殊荣(第十五届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2017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也受到了国内外音乐界的多方赞赏。这座被赞誉为“坐在弹簧上的音乐厅”,体现着建筑艺术的神奇。本文首先对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进行了简介,着重分析了其神奇的建筑艺术,为我国日后的建筑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音乐厅;整体浮筑;

走进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一种静怡与祥和。没有更多的建筑形式的渲染,犹如中国传统禅意的追求,排除杂念让人更好的沉浸于音乐的世界,远离了世界的纷扰。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走过音乐之旅的人都会称赞其优美的环境与完美的音响效果。但是,对这一人人称赞的音乐厅的建筑历史,恐怕没有多少人知晓。实际上,这座历时6年才建造完成的音乐厅,承载了许多建筑的奖项与殊荣,也包涵了更多智慧结晶和技术突破。因此,有必要对其建筑艺术及技术进行探讨与赏析,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感受其神奇的建筑艺术,让我国的优秀建筑艺术进入社会大众的目光,并为我国日后的建筑作品做出一定的指引。

一、“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简述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门语言,灵动的音符与动人心弦的旋律不仅滋润了我们的心灵,也搭建了人们交流的平台。国际知名乐团绝大多数拥有自己的驻场音乐厅和训练场地,成为城市乃至国家的名片。同时可以满足更多开放日,训演音乐会等音乐普及教育等功能的需求。另外,厅团合一也是乐团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而上海交响乐团,这样一支曾拥有远东第一交响乐团殊荣的悠久历史的乐团,却始终受困于场地的不足,“打游击”式的演出。发展和突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国内无世界一流音响效果的音乐厅”这是中国音乐界的一声叹息,也是国内音乐厅建筑最真实的现状。所以本项目在始建初期就已树立了这样三个明确的目标:1.建立世界一流、中国第一音响效果的音乐厅;2.开创厅团合一模式。3.开放共享、作为音乐普及教育基地。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位于复兴中路1380号,原上海跳水池旧址。建筑面积约2万㎡。地上建筑分四部分,1200座大音乐厅、400座室内音乐厅、入口大厅、行政办公厅楼组合而成。对于一座音乐厅来说,该处选址为项目带来了太多的不利条件:1.地处衡山路历史风貌保护区,限高不超过18m,对于音乐厅净高是重大的挑战。2.地铁下穿基地东南角,噪音震动也是对静音效果要求极高的音乐厅建筑的重大挑战。3.为保证音乐厅净高,建筑大厅需要下沉,1200人演奏厅观众席大于地下10m,消防疏散十分棘手。带着这样三大难题,世界级建筑大师、19年普利策奖得主矶崎新联袂音响大师丰田泰久及优秀的国内设计团队开始了历时6年的设计。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是一项工程难度极大的项目,在国内外建筑师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共同配合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并填补了多项国内建筑技术的空白。成功助力上海交响乐团的发展,为乐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且,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同时兼具3D录音棚功能,弥补了国内没有大型专业交响乐队录音棚的空白。

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四美”

2.1形式之美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处在衡山路历史风貌保护区,尊重历史街区,尊重风貌是设计之初的第一要务。投标评选阶段,矶崎新是唯一一个采用分散体量的方案。他将整体建筑大化小,整体变分体,巧妙的通过地下联系厅兼音乐文化展厅将三个(1200人演奏厅、400人室内音乐厅、入口大堂)串联。这样既满足了风貌保护限高小于18米的要求,又满足了城市肌理的延续。中间大厅,西小厅东入口大厅,左右对称,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观。同时符合高雅音乐庄重之美。马鞍形屋面是很多人的疑惑之处。原本方正的三个体量,在建筑矶崎新先生第三次到达现场后作出了调整。旨在化解建筑界面过长、单一,打造更加柔美,丰富的天际线,亲近人的尺度。复兴中路是一条具有上海特色的道路,梧桐树伴着优雅且古朴的建筑,以整齐的界面塑造这优美的街道轮廓。项目为符合街道美学对街区的延续,将人员集散设置在建筑的两侧,保障了复兴中路建筑沿街的贴线率。外立面则选用了幕墙式陶土砖,向传统风貌致敬,突出上海里弄建筑的人文气质。当你经过此处时,你会感觉到这个建筑恰到好处的不同,却不会质疑它的存在。这正是建筑艺术的魅力。

2.2音效之美

显然,对于一个音乐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其声音体验效果。音乐厅在几经研判后选用了“鞋盒式”和“葡萄园式”相结合的观众厅布置。这是一种创新的观众席布置方式,它同时满足了最好的音响效果又极具观赏效果。设计师们基于音效模拟技术,对反射音与室内空间形态的关系进行了历时两个月的分析与调整。在1/10、充满氮气的实体模型内,还原50%上座率、80%上座率、100%上座率时的音响效果。通过多次测量,比较分析大量的数据,确保“沉浸式”声乐效果的达成。这一音响效果的达成绝非一蹴而就,声学设计师与建筑设计师为了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费劲了心思,最终得以使我们徜徉于美妙的音乐世界,享受顶级的音乐体验。

2.3技术之美

近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詹天佑基金会公布了第十五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入选工程名单,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荣获第十五届詹天佑大奖。这是对该项目在技术成就上的极大肯定。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在设计、施工、管理等技术方面均有显著的创造性和较高的科技含量;在先进性方面,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反映了当今我国同类工程中的最高水平;在权威性上方面,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获此殊荣是由学会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协同推进与遴选出的。

2.3.1绝妙的全浮筑结构——“坐在弹簧上的音乐厅”

项目紧邻地铁十号线,与地铁轨道涵洞最近仅6米。地铁带来的二次震动产生的噪音对音乐厅的静音效果是致命的。为了尽量避免地铁噪音的影响,设计师们提出采用隔振器技术,让两坐演奏厅都“坐”在弹簧上。在方案初期的讨论上,有两种候选方案。橡胶隔振装置和弹簧隔振装置。在专家多方论证后,确认弹簧在纵向隔振效果上占优,并且利于更换修正。这个设计理念是先进的,是国内第一个整体浮筑的工程项目。两个演奏厅共计采用了168个墩柱,设有300个弹簧隔振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就这样被置于“席梦思”般的隔振器上,能够给予听众最完美的听觉盛宴,几乎完全避免了周围环境对交响乐团内部的影响。除两个音乐厅外,乐团练习室采用了“房中房”的隔振措施,这类技术在上海已有多处案例,两种技术的结合完成整个音乐厅的抗振要求。

2.3.2地下观演建筑的消防人员疏导

将音乐厅向地下下沉,这是在满足净高功能要求与风貌保护下的最优解决方案。但观众席位于大于地下10m的位置,对消防法规审查上又是一道难题。项目在保证基本消防规范满足的情况下,对超限部分进行了消防性能化分析。消防性能化分析是高科技数字化模型模拟分析。它通过精确的数字模型对室内容量进行分析,通过模拟火灾的烟气和温度的产生与人流有效疏散的时间变量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判断在烟气及温度对人尚未产生危害的时间内,是否能够完成安全疏散。并且通过有效的优化,进一步合理的确认疏散宽度和疏散口分布位置,从而提升了消防疏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4细节之美

一件名贵的乐器一定是名师精心之作,对于这样一个高标准的项目必然如此。一切皆为满足世界一流,国内第一这样一个目标,各个环节都在为此做着努力。

2.4.1隔声混凝土结构精准施工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对传统的可微调标高定位装置进行了创新,实现了弹簧系统底座的精准定位,从而使得标高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平整度误差控制在0.5毫米以内,这在国内实属罕见。为了确保弹簧支座受力精确符合要求,音乐厅建立了弹簧隔振系统的高精度安装成套工艺;与此同时,采用了防滑垫板,以保证支座稳定性并可简化施工过程。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工艺复杂,为了建成技术精湛、外观美丽、演出效果完美的音乐厅,设计师还自主创新设计了连杆传动可收合模板体系,实现整体脱模、提升,解决了狭小空腔内无操作空间的难题,避免残留模板产生声桥问题。

2.4.2基于BIM技术的马鞍形屋盖精准施工技术

传统的BIM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对传统的BIM技术进行了革新,基于创新之后的BIM技术进行空间定位点坐标的控制,攻克了大斜度中空马鞍形结构的混凝土浇筑难题。

2.4.3装饰声学实现技术

在外观上费尽心思的设计师们,为了使听众享受到完美的音乐体验,同样也付出了不少的心血。设计师们创新采用可调节铝方通反声板、不规则反射墙面、阻尼型吸声座椅、共鸣木地板、隔音门等装饰细节的独特声学处理技术,共同营造出完美的音效。目前,世界上其他音乐厅一般为25-30dB,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机电设备噪声成功控制在15dB以下,成功突破了建筑瓶颈。

三、结语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是件建筑精品,有人说它是“厅”、是“器”、是“景”,整座建筑物彰显着“创新”精神,不仅对传统的建筑艺术进行了改造,也衍生出许多尚未尝试过的建筑方式,编织出一种优美、舒适的艺术环境,是国内同类建筑的典范。认真品味其建筑特点与建筑方式,能够发现很多奇妙的设计理念与建筑工艺,这些特点创新我国的建筑手法、建设优美的建筑物提供了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徐风,侯秀峰,马长宁,吕晓钧.城市中的盒子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设计[J].时代建筑,2015(01):106-113.

[2]张铭,谷志旺,赵国林.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建筑施工,2016,38(02):169-171.

[3].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J].城乡建设,2018(1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