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探究

刘俊

刘俊

(合肥市庐江县地方海事处,231500)

【摘要】水工建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对水工建筑项目施工管理进行创新,能够使其管理制度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好地进行工程建设。本文通过对水工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现状的探究,分析了进行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根据目前水工建筑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字】施工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探究

1.水工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会建设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较快的进步,水工建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也在经济社会建设的快速推动下,取得了长远发展。水工建筑的建设,能够巩固经济发展的基础,对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最近几年对水工建筑工程建设比较重视,水工建筑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2.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建筑行业竞争机制也日趋完善,尤其最近几年经济形势下行,工程项目建设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让建筑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加强建筑企业内部管理非常重要,通过施工管理模式创新是提高建筑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途径。建筑项目进行投标时,常常进行低价竞标,以谋取低价中标,这些不正常的交易现象难以保证工程质量,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监理方和设计方有存在盲点,也要要求企业通过完善自身管理制度,使其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并形成建设性制度,促进建筑市场正常、健康运转。

2.2建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制度下获得生存,必须提高自身竞争力、提高自身运行效率,才能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盈利。招投标模式下,企业的管理观念、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都对企业生存能力有很大影响,在这些方面进行创新,形成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管理制度,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体制都出现僵化、滞后的特点,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因此,建立适应市场形势的建筑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很有必要。技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也能提高企业的发展空间。

3.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3.1适应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发展是水工建筑企业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市场经济形势下,提高劳动者效率,通过提高劳动者技能和要求,以新型劳动者为主。以新型生产模式代替传统生产模式,创造适合生产的生产工具,促进水工建筑项目生产力发展。

3.2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

进行水工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应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现有市场经济相适应,通过改革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施工创新,既有利于施工企业市场的开拓,又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3品牌意识

现代企业的竞争不再是规模竞争、产能竞争,更加注重企业的品牌意识和文化意识,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和使命观,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导地位。相关政府部门也应提高对人才素质意识,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科技的进步,提高企业管理的需要,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树立人才是第一竞争力的意识。

3.4提升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水平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一个企业的运行效率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更要求建筑行业更是急需提高自身的施工管理水平。企业通过对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节约更多的社会成本。

4.现阶段水工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4.1工程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水工建筑工程模式不适应建筑行业发展问题突出。水工建筑行业是一个发展较早的行业,有着比较好的发展基础,同时这些传统的模式也制约了水工建筑行业的进步。这就要求对旧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更加满足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方面,水工建筑行业常常是依靠上级指令进行建设,行政程序繁杂,上级指标依据固有指标对项目建设成果进行评价。常常出现很多小问题,比如工期指定不科学,材料采购僵化,难以根据实际需求制定项目采购清单。

4.2工程管理的经济收益

进行水工建筑管理最近出的确定施工计划策略和管理。项目管理应达到资源节约、社会效益最大化,依照有关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法,达到预定的使用功能,使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收益,并在施工中保证安全、工期和质量。提高水工建筑效益的关键问题在于提高管理水平,施工计划对施工进行全盘统筹安排,施工管理依照施工计划逐步进行。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建筑项目的经济收益。现在水工建筑行业进行投标时,低价一般都比较低,因此更要求管理人员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只要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才能提高工程效益的增加。

4.3施工安全保障

现在很多水工建设项目对施工安全不够重视,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工人进行施工时,比较随心所欲,工作环境宽松,工作室安全意识淡薄,具有危险性动作比较多,存在很多威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5.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策略分析

5.1创新水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机制

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保证水工建筑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管理机制的创新能够保证企业的生命力,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对一个企业的分配制度、人才激励至关重要。通过管理制度,最终市场调节,在市场环境下留住人才,通过公开公正的决策规避市场风险。

5.2健全施工管理制度

项目工程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管理,以制度保证施工质量。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很严格进行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岗前动员大会。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处理事故的素质,培训施工人员的正确理念“质量第二”。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保证质量,正确落实每一步工作从而保证民用建筑暖通施工的质量。同时施工企业应该特别注重专业人才的吸收与获取,不断地加强自身队伍的强大,建立高水平,高素质的民用建筑施工队伍,与此同时企业更应该建立适当的奖罚机制,鼓励那些工作积极的人员,相当的惩罚由于自身不认真原因造成经济损失的人员,至于这样才能充分的调动施工企业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民用建筑暖通工程的施工质量。

5.3创新安全保障

目前我国的水工建筑项目施工缺少明确的安全保障机制,保护施工人员的认识安全,因此,应及早把施工人员安全保障制度提上日程。在现阶段,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工作,是每一个施工人员始终认识“安全第一”的原则,提升自我保护的意识。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中还应该有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加强管理中的巡视和检查工作,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也是特别重要的。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确保安全管理人员的积极正确落实,及时的吧安全的信息措施传递给施工人员。

参考文献:

[1]余春华.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1:67-68.

[2]顾泽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探究[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06:155.

[3]何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研究[J].江西建材,2014,19:273-274.

[4]李文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江西建材,2014,15:272.

[5]黄英明.水工建筑设计目标与与施工特点分析[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10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6]韩喜卫,毛苗朋.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对策创新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1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