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山隧道松散堆积体进洞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9
/ 2

环山隧道松散堆积体进洞措施

张成伟

中铁隧道集团四处有限公司530000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很多地区的公路、铁路、水电等基础建设发展迅速,由于部分地区多山,构造地质条件复杂,隧道工程施工中地质病害频繁发生,基于此本文根据具体工程实例,为保证隧道顺利进洞,本文简单的探讨了相关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要点,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山隧道;进洞;施工

1、工程概况

环山隧道位于重庆市境内,进洞口位于环山村七社,出洞口位于渝邻高速林家湾大桥附近。隧道位于桩号YK18+625.3—K20+160.0m(左线ZK18+630.0—ZK20+100.0m),分为左右两线,平均全长约1502.35m。设计行车速度80km/h,隧道区地表存在第四纪填土(Q4ml)和剩余坡积粉质粘土(Q4el+d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沙溪庙-珍珠冲组。它以砂岩和泥质岩石为主。左右入口孔位于线路里程K18+630~K18+680。溶洞表面较厚(达9~18m),下基岩主要为珍珠冲组砂质泥岩。可怜的条件。

2、施工技术

2.1施工原则

由于该段岩体松散、破碎,且山体较陡,仰坡较高,因此本段的总体施工原则为“保安全、先防护加固、后施工、强支护、勤量测”。

具体措施为:边仰坡锚网喷挂网加固,套拱及长大管棚的处理方法。

2.2边仰坡防护

边坡岩层按1:0.75放坡;土层按1:1.25放坡采用锚网喷支护,仰坡按1:1.25放坡并采用锚网喷支护,喷砼厚度8cm,钢筋网采用HPB235φ8钢筋间距25×25cm,锚杆采用HRB335φ22钢筋,长3.5m,梅花型布置。摘要明洞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边坡变形监测,采取措施保证边坡岩体的完整性,做好地质勘察工作。

2.3套拱施工

边坡支护完成后,采用C30混凝土拱作为长管棚导墙。混凝土拱高1.0米,长3.0米。的4英寸I25工字梁拱架是嵌入在拱门,引导管是Ф203mm×8毫米。无缝钢管,导管长度为3m,工字钢与导管焊接在一起。安排指导管外一侧的拱架和固定“∏”类型Ф16钢筋,以确保准确的位置和准确的角度。导气管环间距为50cm。导管牢牢焊接在拱架上,1’-3’的外角不沿钢拱架外围设置,以控制管棚方向。混凝土拱顶施工后,混凝土盖与相邻表面封闭,保证密封。灌浆时不要运行浆液。

2.4管棚施工

1、钻孔:施工平台施工,安装钻机,钻机平台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两边,根据孔的位置依次进行,要求钻机平台施工牢固,有利于固定钻机的安装;在开孔、低速、低压时,形成几米孔后,压力加速,用经纬仪测孔,孔半时侧向倾斜。测量钻头侧向倾斜度的方法是先将钻头取出,然后将特制光源插入管中,并将其送入测量位置。用安装在钻机方向上的十字丝使两根十字丝重合,并观察光源来测量偏差。价值。第二是使用全站仪测量,方法是使用全站仪直接观察孔的光源,和偏转大致确定光源的位置的孔,孔径的大小。

2、管棚插入及孔口处理。钢管采用Ф159无缝钢管,管壁提供Ф12mm溢出漏洞,部分的长度是3米和6米,管棚环之间的距离是50厘米,方向是隧道轴线平行,关节在同一截面的数量≤50%,相邻钢管接头必须错过了至少1米。浅孔段为人工推进。当孔深阻力较大时,采用机械推进。为了防止孔的坍塌,保证孔的正确方向,将每个孔钻入钢管中,注入一个孔,放置好后将钢管固定。用棉纱堵住钢管与导气管之间的缝隙,密封水泥砂浆。

3、注浆机注浆是根据钻孔一孔注浆原理进行注浆。整个孔压一次,注浆参数为:

①水泥浆水灰比1∶1;

②注浆压力:初压0.5Mpa~1.0MPa,终压2.0MPa,

浆液扩散半径≥0.5m,当注浆量达到设计数量或注浆

终压达到2.0MPa而浆液注不进时,再稳压3~5min即可结束注浆。同时,注浆的浆压浓度及压力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5开挖支护

1、开挖:

CRD法施工工序及纵断面图(单位:m)

对“CRD法施工工序示意图”进行说明,待洞口长管棚施工完毕并洞口上台阶施工至与上断面开挖底面平齐并超前支护完毕后,首先进行①部工序施工(上部左侧断面开挖施工),开挖长度控制在0.6~1.0m,开挖完毕后,根据围岩情况进行初喷混凝土施工(若围岩状况稳定,可不进行初喷混凝土施工);然后进行断面支护施工;

①部工序施工完毕后进行②部工序施工(上部中断面开挖施工),开挖长度控制在0.6~1.0m,上中台阶间距控制在3.0m内,开挖完毕后,根据围岩情况进行初喷混凝土施工;然后进行中台阶左侧断面支护施工;

②部工序施工完毕后,进行③部工序施工(上部右侧断面开挖施工),开挖长度控制在0.6~1.0m,上中台阶间距控制在3.0m内,开挖完毕后,进行初喷混凝土施工;

根据以上顺序再依次进行④—⑤—⑥部工序施工,形成整个闭合断面。

上中台阶间距控制在3.0m以内,中下台阶间距控制也在3.0m以内,左右两侧施工断面控制在10~15m。

2、支护

洞口段支护采用I25工字钢,间距50cm,喷31cm厚C25钢纤维砼Φ8@15×15cm(双层)钢筋网,拱墙采用长3.5m,Φ42超前小导管,间距100cm,确保洞口段稳固安全,并充分发挥洞身围岩的自承能力。

2.6仰拱及衬砌施工

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和测量,对于准确确定围岩安全状态,合理确定二次衬砌时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科学和理性的建筑设计,以及施工方法的可行性和支持方案可以验证,和支持参数、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可以及时调整,确保施工安全。根据实测数据集,将其及时应用于仰拱及衬砌中。

3、施工要点

(1)管棚外角施工。安装导轨架时,必须由测量仪表控制,焊接牢固。根据导向架,安装导向管,保证钻孔时井底位置不超过10cm。

(2)为了保证施工安全,上下部分的开挖循环录像上指导坑控制是1榀钢框架间距(0.5~0.65米),和开挖下部2和4部分可以适当增加根据地质条件。5个仰拱的一次开挖长度根据监测测量结果和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不应大于5m。

(3)考虑中间支护系统的拆除时间对后续过程的影响,通过对围岩的监测和测量确定中间支护系统的拆除时间。当围岩变形达到设计允许范围,并严格验证拆除安全后,即可拆除。同时,要注意后续行动的跟进。如果围岩稳定条件满足设计要求,则可在倒拱混凝土浇筑前拆除临时支护一次。一次拆除的长度根据仰拱浇筑的长度确定(一般为4~6米),拆除中隔墙混凝土时,需要防止初期支护系统产生较大的振动和扰动。钢支架之间的喷射混凝土可以被风从上到下吹走,临时支架与初始支架接头之间的钢框架上采用附着喷射混凝土,临时钢构件采用气焊吹制。

结束语

总之,根据环山隧道的施工实践证明,按照有关施工工艺,安全进入洞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施工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浅埋隧道、软弱围岩等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这种解决方案不仅方便了孔的安全,而且有效地节约了成本。

参考文献:

[1]宋志荣.公路隧道穿越浅埋偏压大范围松散堆积体进洞施工技术[J].公路,2015,60(06):253-258.

[2]宋志荣.公路隧道穿越浅埋偏压大范围松散堆积体进洞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5(02):38-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