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对鞍区Rathke囊肿的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MRI对鞍区Rathke囊肿的诊断

邵晓东王庆波袁庆中崔云

邵晓东王庆波袁庆中崔云(解放军第三一三医院辽宁葫芦岛125001)

【中图分类号】R73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8-0189-03

【摘要】目的分析Rathke囊肿的MRI特点。材料与方法病理证实的Rathke囊肿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18-48岁,平均33岁。所有病理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结果病变单纯位于鞍内者5例,单纯鞍上者2例,鞍内鞍上者3例。Rathke囊肿的MRI信号多种多样,一般无明显强化,少数囊壁强化。结论MRI对Rathke囊肿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Rathke囊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Rathke囊肿为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起源于垂体Rathke囊的良性上皮性囊肿,也称为粘液上皮样囊肿、垂体胶样囊肿等。现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Rathke囊肿10例,着重分析(MRI)对Rathke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及其价值。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18-48岁,平均33岁,病程3个月-9年。无症状2例;头晕,头痛3例;视功能障碍2例;垂体功能障碍伴多尿3例。

1.2检查设备和方法

10例均行平扫+增强,采用三星公司的0.35T磁共振成像系统。常规轴位及冠状位自旋回波(SE)序列T1WI:TR520ms、TE15ms,轴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2WI:TR4000ms、TE143ms。层厚8mm,间隔4mm,视野220~240mm,矩阵256×224。同时采用静脉团注法,GD-DTPA0.1mmol/kg体重增强T1WI扫描。

2结果

2.1病变单纯位于鞍内者5例,平均直径1.8cm;单纯鞍上者2例,直径约1.5cm;鞍内鞍上者3例,直径均>2.5cm;MRI信号多种多样,一般无明显强化,少数囊壁强化。视交叉受压上抬4例;垂体柄移位4例;鞍底下陷2例;鞍背均未见异常改变。

2.2病灶分布、形态、及MRI表现:

病灶在鞍内或向鞍上发展,5例类圆形;4例长圆形;轻度分叶状1例。边界均较清,T1低信号、T2高信号5例(图1);T1高信号、T2高信号4例(图2,3);T1高信号、T2低信号1例(图4,5)。视交叉受压上抬4例(图1,2,3);垂体柄移位4例(图4,5);鞍底下陷2例(图6,7);鞍背均未见异常改变(图1~9)。

图(1)女,49岁。主诉头晕,头痛、视力下降。MRI示鞍区鞍内和鞍上囊性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视交叉受压上抬。

图(2,3)女,14岁。主诉多饮多尿。MRI示鞍区略短T1、长T2占位,由鞍内向鞍上发展,视交叉受压上抬,鞍区前下方可见正常垂体结构,与占位有明确分界,增强后占位无强化。

图(4,5)女,45岁,鞍上见囊性病变,垂体柄受压略移位,短T1,短T2。

图(6,7)男,18岁。主诉发育迟缓3年。鞍上囊性病变,垂体受压,鞍底下陷,长T1,长T2。

图(8,9)男,13岁。主诉头痛、头晕间断发作10个月,呕吐数次。MRI示鞍区鞍内囊性病变,呈长T1信号,无强化。前方可见正常垂体结构。

3讨论

3.1源起、概念与临床表现

Rathke囊肿起源于胚胎时垂体Rathke囊的遗留。胚胎发育3~4周时从原肠前端向外的突起,称Rathke囊,是垂体前叶、中间部和结节部的原基,其向前的延伸是颅咽管。Rathke囊的近端在胚胎发育第12周时闭合,但在垂体远侧部和神经部之间,部分成人常残留并一直保留着一道裂隙,这就是Rathke裂[1]。一般情况下无临床意义,但当裂隙内分泌物显著增加时可扩张形成囊肿,即Rathke裂囊肿(Rathke′scleftcyst,RCC),简称Rathke囊肿。这时产生的占位效应,就会压迫邻近的组织结构,在临床上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2]。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垂体功能障碍(男性:性欲降低、性功能减退;女性:泌乳、不育)、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双颞偏盲)。

3.2组织学特征

3.2.1囊肿壁:

常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杯状上皮细胞并含有粘液分泌细胞,少数混有假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上皮下方为一层结缔组织。

3.2.2囊内容物:

多为白色粘液样或胶冻状,部分为草黄或清亮液体,伴出血者可为深棕色,另外可含有胆固醇和蛋白质的结晶及细胞碎屑等无定形物质[3]。

3.3生长部位

大多数囊肿以垂体为中心;较小者完全位于鞍内或主体位于鞍内;较大者可穿过鞍隔向鞍上发展。

3.4流行病学特点

常规尸检发现率为13%~22%,有症状的Rathke囊肿仅占脑内原发肿瘤样病变的1%[4]。发病常在20~40岁,女性多见[5]。

3.5Rathke囊肿MRI表现:

许多文献对Rathke囊肿的MRI表现进行了报道[6,7,8],由于其MRI信号表现各异,现分为两类阐述:

3.5.1长T1长T2信号特征的囊肿:

一般信号较为均一,与脑脊液信号相近,典型的呈偏心性生长,增强扫描不强化,个别病例信号不均匀,可为囊内粘液样物质或胶样物质沉积所致,此时增强扫描不强化是其与其他肿瘤相鉴别的唯一依据.

3.5.2短T1,T2信号各异的囊肿:

短T1短T2信号:由于囊内粘蛋白含量的增多所致[9]。短T1长T2信号:与囊内出血、高胆固醇含量及囊壁的粘液细胞碎屑等成份有关。IR序列对于其成分的区分有重要价值:IR序列上呈低信号者可提示囊内胆固醇和粘液成份含量的增多,IR序列上仍呈高信号者可提示囊内合并有出血[8]。

3.5.3增强扫描:大多不强化,少数囊壁强化,而中心不强化。

3.6Rathke囊肿与其他鞍区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3.6.1垂体微腺瘤

当Rathke囊肿较小并位于鞍内时,T1WI上呈低信号者应与垂体微腺瘤区别,前者的

边缘更光滑锐利,信号更低,如果小的囊肿在T1WI上呈高信号,则更提示为Rathke囊肿;如果能发现囊内有定性诊断的重要特征之一——漂浮结节[10]或对定性有一定帮助的鞍底特征性沉淀物[11],则提示Rathke囊肿的可能性大;另外,Rathke囊肿较少出现垂体窝的扩大。

3.6.2垂体腺瘤卒中-与短T1信号特征的Rathke囊肿鉴别

肿瘤信号多不均匀,其内多无液平面出现;由于瘤体较大,常压迫周围组织,且多向上生长,以视交叉受压最常见;肿瘤向上生长穿破鞍隔进入鞍上池时,局部可形成窄颈,呈明显的葫芦形,为其特征;蝶鞍扩大常见,Rathke囊肿则少见。

3.6.3囊性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源于胚胎时期Rathke囊的上皮残余,多见于儿童,肿瘤主体多在鞍上(Rathke囊肿主体在鞍内),常向更上方扩展,累及第3脑室等;以囊性多见,囊壁通常厚薄不均,且囊内可为多房(Rathke囊肿为单房);囊内的主要成份不同、信号不均匀为其特征;肿瘤强化多不规整,典型者呈花环状强化,CT检查最有意义,颅咽管瘤钙化常见(87%),而Rathke囊肿则少见(13%)。

3.6.4胶样囊肿

好发于三脑室前部,可伴有侧脑室及三脑室扩大,呈光滑的球形;囊肿信号均一,多为T1高、T2低,少数T1、T2均高;增强扫描一般不强化。特殊的好发部位易与Rathke氏囊肿鉴别。

3.6.5蛛网膜囊肿——与长T1长T2信号特征的Rathke囊肿鉴别脑脊液样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而Rathke囊液的T1信号一般要比脑脊液的信号高。

总之,Rathke囊肿的MRI表现虽然为多样性,但是如果能仔细研究其特征性表现,重视MR增强扫描的运用,可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NemzekWR,BrodieHA,HechtST,etal.MR,CT,andPlainFilmImagingoftheDevelopingSkullBaseinFetalSpecimens[J].AJNR,2006,21(10):1699-1706.

[2]沈天真,陈星荣.中枢神经系统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34.

[3]杨义,任祖渊,苏长保,等.垂体Rathke囊肿的诊断和经蝶窦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15(2):76.

[4]SumidaM,UozumiT,MukadaK,etal.Rathkecleftcysts:correlationofenhancedMRandsurgicalfindings[J].AJNR,2004,15:525-532.

[5]VoelkerJL,CampbellRL,MullerJ.Clinical,radiographic,andpathologicalfeaturesofsymptomaticRetake’scleftcysts[J].Neurosurg,1991,74:535-544.

[6]于同刚,戴嘉中,冯晓源.Rathke囊肿的CT和MRI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2(4):253-255.

[7]魏文苹,林建忠,杨天和.鞍区Rathke囊肿MRI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6,21(6):553-556.

[8]KapoorV,JohnsonDR,FukuiMB,etal.Neuroradiologic-PathologicCorrelationinaNeurentericCystoftheClivus[J].AJNR,2002,23(3):476-479.

[9]范国光,景奉东,郭启勇,等.垂体Rathke囊肿的MRI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1(6):418-421.

[10]ByunWM,KimOL,KimD.MRimagingfindingsofRathke'scleftcysts:significanceofintracysticnodules[J].AJNR,2006,21(3):485-488.

[11]沈天真,陈星荣,吴恩惠.神经影像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5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