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拔针方法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1

静脉输液拔针方法的护理体会

郭彦琰

太原理工大学校医院郭彦琰

关键词:静脉输液拔针方法按压出血止血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是应用最多的一项护理操作。在这项工作中,医护工作者们更多关注的是静脉穿刺,而静脉输液拔针法常被忽视。静脉输液后拔针技术不仅是护理质量的一部分,而且直接影响着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大部分人都认为拔针很容易,可医护工作者们往往就是因为在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上处理不当,从而引起了患者的不满、投诉乃至医疗纠纷。拔针操作不谨慎,会引起表皮撕破、针眼处出血、穿刺部血肿,皮肤瘀黑、感染等不良后果。其实采用一种好的静脉输液拔针法不但可以减少患者痛苦,还可以保护静脉。我在多年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体会如下:

第一、拔针的最佳时间为输液中页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时,以便让患者输入尽可能多的药液。

第二、拔针的技巧:通常我们讲究“一轻、二快、三按压”在拔针时,略抬高手背,先分离胶布,右手拇指与食指在离针柄2~3cm处反折头皮针(可有效避免针头回血或漏液现象)再根据进针角度及针头走向进行拔针,将针头拔出后,应快速按压,切忌边拔边按——这样容易让患者感到疼痛;也不可边压边揉,这样容易使已凝血的血管重新出血。针尖刺入血管的针眼要比皮肤肉眼所见针眼高0.5~1.5cm,为了更好的止血,应鼓励患者用多指一起按压。对于凝血机制好的,我们一般要求患者按压2~3min即可,对于凝血机制较差的患者则需按压20min以上。当针眼完全凝血后,应告知患者切勿急于用力活动血管,以免引起血管针眼处出血,出现皮下血肿。

三、要用简洁明了、浅显易懂的话语与患者进行拔针时的沟通。第一句话:“请多指按压或竖着按压。”因为患者在护士离开后,会处于习惯自行调整按压方向,从而失去了对主要出血点的压迫,导致血管穿刺点在深部组织隐性出血,形成血肿,局部皮肤青紫,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第二句话:“请不要揉压针眼。”我们遇到许多病人及其家属输液完毕后,用棉签或手指对穿刺部位进行揉按,他们错误的认为,这可以快速止血。实际上,揉只会让凝血的血管重新出血。第三句话:“请多按一会儿,直至不出血再按一分钟。”

通过以上操作,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保护了静脉,有效的避免了穿刺并发症以及患者由于拔针不当引起的不满和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能够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