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浅析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

陈江畔

陈江畔(七台河市妇幼保健院1546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16例。其中将小于34岁的年轻乳腺癌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将大于35岁的中年乳腺癌患者108例做为对照组,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病理分期要高于对照组(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Her-2阳性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浸润性导管癌占96.3%,对照组浸润性导管癌占90.74%,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原发肿瘤直径大小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误诊率是37.04%、确诊率是42.59%,对照组误诊率是9.26%、确诊率是74.07%,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和中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误诊率高,pTNM分期晚,必须予以及时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年轻女性乳腺癌;中年乳腺癌;病理特征【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3-0292-01

乳腺癌是女性较为多发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我国年轻女性较为常见的癌症死因,且乳腺癌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发展。现阶段国际上对于年轻乳腺癌的定义一般是年龄≤35岁首次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1]。本研究探讨了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1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次所选患者均通过手术治疗与病理学证实。其中≤34岁的年轻乳腺癌患者108例,将其设为观察组;≥35的中年乳腺癌患者108例,将其设为对照组。观察组108例患者,年龄18~34岁,平均年龄(25.5±2.1)岁;未婚者40例,未育者20例,妊娠期患者20例,哺乳期患者28例;其中具有卵巢癌或乳腺癌家族史患者20例。对照组108例患者,年龄35~92岁,平均年龄(42.3±3.2)岁。

1.2方法两组乳腺癌患者均予以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完成后为患者实施内分泌、化疗以及放疗等辅助治疗。观察组108例患者,辅助化疗16例,保乳手术30例,改良根手术36例,根治手术26例;对照组108例患者中,辅助化疗18例,保乳手术26例,改良根手术38例,根治手术26例。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病理分析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就诊时间、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免疫组化指标、病理分期以及肿瘤直径大小等对比其临床及病理特征。

患者病理分期参考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2002乳腺癌病理分期标准[2]。

1.4统计学方法此次研究全部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8.0完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x±s)显示,计数资料应用率(%)显示,组间对比应用χ2检验;如果对比P<0.05,则表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及显著性。

2结果2.1两组患者病理特征对比观察组病理分期要高于对照组(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Her-2阳性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主要病理类型是浸润性导管癌,观察组是96.3%,对照组是90.74%,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原发肿瘤直径大小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自发病至确诊时间分别是1d~5年与2d~3年,观察组确诊时间≤1个月的患者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误诊率是37.04%(40/108),对照组误诊率是9.26%(10/108);两组患者经彩超乳腺癌、钼靶X线检查,观察组确诊率是42.59%(46/108),对照组确诊率是74.07%(80/108)。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近些年我国年轻乳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发病年龄为35岁的患者占乳腺癌总人数27.3%。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发病时临床症状不显著,因为年轻女性较易发生乳腺炎、乳腺纤维瘤以及乳腺增生等疾病,所以确诊时间相对较晚,同时就诊时误诊率较高[3]。

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误诊率达到37.04%。年轻女性乳腺癌患病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年轻女性正处于激素分泌快以及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乳腺中血液运动状况相对丰富,而发生转移淋巴结与血道等表现,从而导致淋巴道、肿瘤以及血道发生广泛发展。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侵袭性较强,临床主要表现为浸润性癌类型,较为常见的是脉管癌栓,原发肿瘤直径相对较大。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与中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相比有上述差异,此外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转移淋巴结、确诊时间晚、Her-2阳性率高等病理特征[4]。

综上所述,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和中年乳腺癌患者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误诊率高,pTNM分期晚,必须予以及时诊断与治疗,以此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1]胡宏叶,黄关立,胡孝渠,等.108例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2,41(2):119-121.[2]李增辉,陈涛,赵明一,等.42例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与病理特征观察[J].医学信息,2014,10(6):170.[3]曹纯,马代远,谭榜宪,等.66例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08(16):48-49.[4]冯玉珊.54例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3):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