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脑膜材料在硬膜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1

硬脑膜材料在硬膜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彭波

彭波(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云南楚雄675000)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103-01

【摘要】目的评估以海奥生物膜行硬脑膜修补治疗硬脑膜缺损的疗效。方法对神经外科48例硬脑膜缺损患者以海奥生物型硬脑膜修复膜行硬脑膜修补。结果44例患者痊愈,3例患者良好,以海奥生物膜治疗硬脑膜缺损痊愈率为91.67%。结论以海奥生物型硬脑膜修复膜行硬脑膜修补治疗硬脑膜缺损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相关科室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硬脑膜缺损海奥生物膜修补术

硬脑膜缺损[1]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多系于外伤、肿瘤、脑血管疾病、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等需要开颅手术所致。硬脑膜是一种厚而坚韧的双层膜,内层为脑膜层,外层为骨膜层,内外层间没有腔隙存在。硬脑膜的纤推走向呈多样性,一般以弓状放射状,纵行和斜行为主。因此,硬脑膜的生理结构特性决定了其在手术中一旦被划开,就会产生挛缩,非常难以缝合的缺点;即使自体筋膜可以缝合,其张力也会比较大,这给临床医生带来很大的不便。我科于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间,采用海奥生物型硬脑膜修复膜行硬脑膜修补治疗48例硬脑膜缺损患者,疗效安全可靠。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48例硬脑膜缺损患者,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26~68岁,平均(36.8±9.2)岁,均有硬脑膜缺损。缺损原因:脑血管疾病16例,脑外伤28例,其他4例,缺损大小2cm×2cm至10cm×10cm不等。

2.治疗方法:完善术前准备,按照手术常规显露硬脑(脊)膜缺损区,彻底止血、清理创面,选择规格适宜的海奥生物膜,观察外包装是否损坏,无菌操作取出样品,将海奥生物膜完全置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浸泡、水化、挤压排除气泡备用,如有必要可根据创面形状、大小修剪生物膜备用。暴露修复区后将生物膜的“in”面朝脑组织(或脊髓)方向植入修复区,严密缝合,或使用生物胶粘合。还纳颅骨,缝合头皮。术后给予常规治疗。

3.疗效评定:痊愈:硬膜缺损修复良好,恢复正常的解剖生理结构;无脑脊液漏和皮下积液,未见感染、无菌性炎症及脑膜刺激征的发生;未见硬膜术后粘连;良好:硬膜缺损修复良好,极少量脑脊液漏和皮下积液,未见感染、无菌性炎症及脑膜刺激征的发生;未见硬膜术后粘连。无效:硬膜缺损修复差,发生脑脊液漏和皮下积液,可见感染、无菌性炎症及脑膜刺激征的发生并硬膜术后粘连。

二、结果

所有病人随访6个月,硬脑膜缺损痊愈率91.67%。期间,44例患者硬脑膜重建良好,海奥生物膜逐步降解,无不良反应发生。硬脑膜缺损修复情况见表1

表1硬脑膜缺损修复情况(例)

注:大:8*10cm~10*10cm;中:4*5cm~6*8cm;小:2*3cm~3*4cm。

三、讨论

硬脑膜缺损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多系于外伤、肿瘤、脑血管疾病、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等需要开颅手术所致。目前,临床上传统的神经外科手术对硬脑膜缺损者,一般采用敞开硬脑膜或自体筋膜修复硬脑膜[2]。敞开硬脑膜,易形成皮下积液及脑脊液渗漏,容易合并感染,并且可引起头皮或肌层的渗血,弥散到蛛网膜下腔,引起术后发热、头痛、无菌性炎症及脑膜刺激征;脑组织与头皮下直接粘连愈合,也可增加癫痫发生机会。临床中修补硬脑膜可恢复脑膜的完整性,恢复起正常的解剖生理结构,可减少术后癫痫、感染、皮下积液、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海奥生物膜的完全脱细胞处理使用它保持了天然皮肤组织的三维空间结构,具有极高的孔隙率(95%)、相连的孔形态和适宜的孔径,非常适宜于自身脑膜细胞的长入,有利于自身硬脑膜的快速修复[3]。由于海奥制备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固定剂,为纯天然生物制品,使海奥具有再生与降解同步的特性,随着自身硬脑膜的修复,海奥生物膜逐步降解。海奥生物膜最终会完全降解、无任何残留。这给临床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卢霞,吴雪松等.硬脑膜修复材料的临床应用现状[J].右江医学.2008(03).

[2]贾锋,江基尧等.硬脑膜替代材料的发展和临床应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02).

[3]宋述清,王广义等.颅骨修补材料的选择及其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