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曾辉

(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A组给予硬膜外麻醉,B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C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比较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及认知功能。结果:手术开始后30min及术毕时C组患者的DBP明显低于A、B两组,A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C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后30min及术毕时的SBP、HR、SpO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麻醉后12h、24h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B、C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于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患者苏醒快,意识恢复时间短,安全可靠。

【关键词】麻醉方式;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影响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6-0091-03

老年骨科患者在接受骨科手术治疗时,需进行麻醉,麻醉药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还会对其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导致患者术后出现短期内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意识、认知、定向、思维等方面出现可逆性、波动性功能紊乱[1]。老年骨科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心肌缺氧、脑血管急症等情况[2],增加手术风险,因此应根据老年骨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地麻醉方式,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本文将以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该类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A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60~83岁,平均(71.6±4.6)岁,心功能分级:II级14例,Ⅲ级16例,体重53~75kg,平均(57.5±4.3)kg,手术类型:髋关节置换术9例,膝关节置换术6例,髋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15例。B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61~85岁,平均(73.5±4.0)岁,心功能分级:II级15例,Ⅲ级15例,体重55~75kg,平均(57.3±4.5)kg,手术类型:髋关节置换术10例,膝关节置换术6例,髋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14例。C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61~86岁,平均(73.8±4.5)岁,心功能分级:II级13例,Ⅲ级17例,体重52~73kg,平均(56.8±4.2)kg,手术类型:髋关节置换术10例,膝关节置换术7例,髋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13例。所有患者入组前均无认知功能障碍,无合并严重心、肺、肾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者,三组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30min肌肉注射0.1g苯巴比妥钠、0.5mg阿托品,进入手术室后给予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标监测,并做好记录。A组行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于患者第1~2腰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沿着腰椎导管将3mL2%的利多卡因推注进入硬膜外腔内,静置5min后追加2~3mL0.375%的罗哌卡因,控制麻醉平面在第10胸椎以下。B、C两组均给予0.2~0.3mg/kg依托咪酯、0.05mg/kg咪达唑仑、3.0g/kg芬太尼、1.5mg/kg琥珀胆碱行麻醉诱导,5min后给予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B组术中持续输注3~4mg/(kg·h)丙泊酚,并吸入0.5%~4.0%1七氟烷行麻醉维持;C组术中持续微量泵注4~6mg/(kg·h)丙泊酚和0.05~0.25g/(kg·min)瑞芬太尼。

1.3观察指标

记录比较三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后30min及术毕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三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比较三组患者麻醉前12h、麻醉后12h、24h、48h的认知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价,总分为30分,评价内容包括定向力、注意力、计算力、回忆、语言和记忆力6项,MMSE评分较术前下降超过2分或总分小于23分即判定为认知功能障碍[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临床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及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MMSE评分均采用t检验,若最后结果显示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

手术开始后30min及术毕时C组患者的DBP明显低于A、B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后30min及术毕时的SBP、HR、SpO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三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比较

A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C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认知功能障碍是骨科手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老年患者对骨科手术及药物刺激的耐受性低,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较强,相对来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几率也更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精神状态、社会环境、麻醉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不同的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目前尚未得到证实,一般认为麻醉过程中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在代谢完全后患者可恢复至麻醉前的状态,但由于麻醉药物对大脑代谢的影响,术后患者大脑并不能完全恢复至麻醉前的状态,有研究指出麻醉会影响中枢神经递质及受体,使患者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减退,另外麻醉药物可促进脑细胞凋亡、改变神经细胞蛋白质表达、减少脑血流量[4],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患者的认知功能。

静吸复合麻醉使用吸入性麻醉药七氟烷,它可经呼吸道排出,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易控制的特点,与丙泊酚联合麻醉起效迅速,且对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抑制轻,具有降低机体应激反应、镇痛的作用;全凭静脉麻醉可根据血浆浓度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具有针对性强、个体化差异大的特点;硬膜外麻醉是将麻醉药物经椎管内硬膜外腔注入,可暂时性麻醉局部神经根,对患者的心、肝、肾等器官的干扰小[5,6]。

本次研究中手术开始后30min及术毕时C组患者的DBP明显低于A、B两组,三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后30min及术毕时的SBP、HR、SpO2水平无明显差异,说明3种麻醉方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均较小,但硬膜外麻醉对其的影响更轻;A组患者麻醉后12h、24h的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说明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总之较于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影响更小,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李鹤,李传翔,宋冬梅等.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5):86-89.

[2]徐俊峰.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3):118-120.

[3]苏晗,张洁.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9):1354,1421.

[4]韩建锋,张树泉.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后患者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9):5597-5598.

[5]钱彦,卢伟良,吴悦等.不同麻醉方式对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4,(10):1558-1559.

[6]刘书娥.骨科不同麻醉方式对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0):1798-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