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解法在蛋白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微波消解法在蛋白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全德甫孙华杰白江涛林俊香

全德甫孙华杰白江涛林俊香(深圳市宝安区观澜预防保健所广东深圳518110)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4-0018-02

【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消解法在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用微波消解法代替凯氏定氮法中的消化方式,消化好的试样以定氮法测定。结果改进法与经典方法比较,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t=0.4262,P>0.05),方法精密度:RSD<3%(n=6),平均回收率=98.2%。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空气污染小,试剂用量少,可用于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关键词】微波消解法食品蛋白质含量测定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法定方法[1],测定结果稳定、准确,但样品的消化费事费时,试剂消耗量大,且消化时排放的SO2直接危害分析人员身体健康。微波消解法具有操作简便,消化速度快,试剂用量少,空气污染小等优势。实验证明,用微波消解法代替凯氏定氮法中的消化方式,测定结果与法定方法无显著性差异,适用于大批量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材料及方法

1.1仪器及试剂

1.1.1仪器

XT-9900型智能微波消解仪(上海新拓微波溶样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出品);AUW220D电子天平;定氮蒸馏装置。

1.1.2试剂

六次甲基四胺(标准品);C(HCl)=0.0100mol/L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其余同国家标准[1]。

1.2实验方法

1.2.1样品消解

称取0.1~0.5g混匀固体样品或1~5mL液体样品于溶样杯中,加5~8mL硫酸,稍摇匀后加1~2mL过氧化氢,按表1进行样品消解,消解后样液应为清澈的溶液,放冷后,定容至25~100mL,混匀备用。取与处理样品相同的硫酸、过氧化氢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实验。

表1样品消解程序

同时使用凯氏法[1]进行蛋白质消解,进行比较实验;取乳及乳制品、保健品等5份样品,分别称取6份进行蛋白质消解,进行精密度试验;另用标准品六次甲基四胺作准确度试验。

1.2.2定氮测定

按国家标准[1]中(GB/T5009.5-200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4.3)微量定氮法进行操作。

2结果

2.1不同消解方法蛋白质测定结果的比较:

对保健品、乳及乳制品等15份样品,用凯氏烧瓶和微波消解仪消化样品,分别测定蛋白质含量,结果见表2。

表2两种消解方法蛋白质测定结果比较

两种方法消化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表明无显著差异。

2.2方法精密度试验结果见表3。

表3方法精密度试验结果(n=6)

2.3方法准确度试验

取3份样品,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六次甲基四胺,按上述方法测定,该基准物的理论含氮量为39.6%[2],结果见表4。

表4回收率试验结果

3讨论

3.1蛋白质测定中消化方法改为微波消解法,由于样品与试剂的反应是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的,所以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分析人员的毒害大大减小;用H2SO4-H2O2混合液为消化试剂,试剂用量少,消化速度快且消化彻底;仪器在设定好所需的压力值、微波加热时间和微波功率的条件下,即可自动完成全部操作,操作方便,减轻了分析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2可视样品蛋白质含量高低,适当增减取样量,如遇在常温下需要长时间起反应的样品,或样品的称量增加,可将准备好的样品放置过夜,或在电热板上低温稍加热进行预处理,并不断摇动溶样杯,待反应缓和后再进行微波消解。过氧化氢可缓慢趁热加入,并不断摇动溶样杯,效果会更好,且大大缩短消化时间。

3.3干的样品放入溶样杯后,需先用少量去离子水湿润,溶样杯内溶液体积保持在5~15mL,液面太低压力上升缓慢,太高容易造成压力过冲,超压泄气。消解程序中的第一档,功率可调至60%~80%,第二、三档再调至100%,防止压力上冲,造成危险。

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法与经典方法比较,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t=0.4262,P>0.05),方法精密度:RSD<3%(n=6),平均回收率=98.2%,且简便易行,适用于大批量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参考文献

[1]GB/T5009.5-200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2]单季先,陈悦.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