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任明亮王金山刘志富

任明亮王金山刘志富(兖矿集团鲍店煤矿医院骨科山东邹城273513)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性,通过对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的适应症和皮瓣优化选择等影响足部功能恢复的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入选2006年2月-2013年2月就诊于我院并进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的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我院从2010年2月开始实行针对患者进行的个性化伤情特点标准方案治疗,将方案施行后患者作为观察组,方案施行前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研究两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对临床疗效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应用个性化伤情特点标准方案患者出院和随访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系统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显著,同时应用个性化伤情特点标准方案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关键词】组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临床疗效性个性化伤情特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071-02

因交通事故、工伤等意外事故容易造成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而足部解剖位置较为特殊,承担日常工作和行为中负重、行走的主要功能,因此在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同时要尽可能恢复足部功能,这给临床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逐步解决了以上困难,给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法[1-2]。为考虑负重功能的恢复,临床通常进行转移皮瓣修复,而皮瓣的选择应当根据软组织缺损的部位、面积和血液供应情况来选择,尽量保留不应损伤的血管,选用皮瓣应遵循简单、便捷、就近切取等,尽量应用带蒂皮瓣一次性完成修复。本研究入选近年来就诊于我院并进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的适应症和皮瓣优化选择等影响足部功能恢复的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2006年2月-2013年2月就诊于我院并进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的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因交通意外18例,因骨折6例,因电击后出现溃疡4例;年龄8-57岁,平均年龄(36.5±8.5)岁,受伤到入选时间1h-6个月,创面大小为4×5-27×12cm。我院从2010年2月开始实行针对患者进行的个性化伤情特点标准方案治疗,将方案施行后患者作为观察组,方案施行前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16例,对照组12例,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患者均进行急诊清创,清除失活组织和污染物,骨折合并者进行内固定,应用VSD护创材料进行覆盖后待创面情况趋于稳定后进行皮瓣移植,其中慢性溃疡创面应进行局部抗炎后进行手术。以外踝内侧缘和腘窝中点连线为皮瓣轴线,腓动脉最远端肌肉间隔穿支发出部位为皮瓣旋转点,应用多普勒探测仪进行具体发出位置的勘测,根据创面面积进行远端蒂皮瓣的设计,皮瓣面积稍大于创面,切开皮瓣近端皮肤,直至深筋膜之下,将腓肠神经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等充分暴露,切断结扎。将皮瓣连同腓肠神经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等逐渐掀起,切断结扎无关血管后将皮瓣边缘进行缝合,分离到皮瓣旋转点后观察穿支血管位置以防损伤,于旋转点和修复创面间开辟开放性隧道后将皮瓣旋转覆盖创面,进行无张力缝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情况,其中包括缺损部位、大小、深度、是否合并其他损伤、损伤原因、感染程度、损伤时间等因素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伤情特点标准方案皮瓣设计,包括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选取、大小、形状、厚度、肌瓣以及转移方法等。

1.3观察指标患者完成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一次,根据恢复情况进行每2个月一次的随访评定,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进行,采用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定,同时对患者行走、运动、生活能力、皮瓣外观和感觉进行综合量化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评定应用个性化伤情特点标准方案患者出院和随访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足部皮肤的厚度较大,且具有坚韧性,皮下组织呈现致密和移动度较小等特点,皮肤和深筋膜间联系有较为致密的纤维小梁结构以及脂肪组织,这些将皮肤、跟骨和足底筋膜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足底皮肤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发挥耐磨的作用。足底部的骨性结构形成了足横弓和纵弓,承担了足部的大部分承重力量,仅有小部分的承重由足底外侧和中部内侧承担,因此,在修复足部组织缺损的同时必须考虑到足部结构特点并满足这些特点的要求才能够取得更加满意的临床疗效性[3]。国外研究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发现[4],小腿后侧浅表皮神经存在一条伴行营养动脉或动脉丛,并且从动脉或动脉丛并发出多支营养皮肤,同时参与皮下筋膜血管网的组成,在小腿远端和深层动脉肌肉间隔皮穿支动脉相吻合,临床上开始应用腓肠神经营养动脉为蒂的逆行皮瓣进行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临床上已经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广泛应用,尤其是足底皮肤软组织发生较大缺损时,或同时合并足底内侧皮肤损伤更多地选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5]。其主要优点为切取面积大、血管蒂长、对下肢血管无损伤以及带感觉神经进行感觉功能重建等,应用这种皮瓣进行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疗效较好[6];研究显示[7-8],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安全,避免损坏主要血管神经,皮瓣血液供应丰富,成果率较高,能够有效应用于急诊足部软组织缺损。然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早期皮瓣臃肿,皮瓣感觉较差,容易发生磨损等;同时游离皮瓣手术时间长,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容易出现血管危象,需密切观察并处理[9]。要求临床在切取皮瓣时细心谨慎,在筋膜层和皮下组织处进行缝合以避免分离影响血液循环;同时皮瓣旋转点低于内外踝上5公分,蒂组织避免牵拉过紧和扭曲受压;术后应注意常规抗炎治疗,严密监测血运,抬高患肢,妥善进行外固定,同时指导后期功能恢复锻炼。

本研究入选近年来就诊于我院并进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院从2010年2月开始实行针对患者进行的个性化伤情特点标准方案治疗,将方案施行后患者作为观察组,方案施行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个性化伤情特点标准方案患者出院和随访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系统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研究提示,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显著,同时应用个性化伤情特点标准方案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参考文献

[1]王剑利,赵刚,王五洲,等.游离皮瓣移植1270例回顾性研究[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2):189-193.

[2]刘立峰,邹林,李宗玉,等.儿童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1):519.

[3]黄东,欧阳海洋,吴伟炽,等.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的选择[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36(6):577-579.

[4]MasqueletAC,RomanaMC,WolfG.Skinislandflapssuppliedbythevascularaxisofthesensitivesuperficialnerves:anatomicstudyandclinicalexperienceintheleg.PlastReconstrSurg,1992,89:1115-1121.

[5]李瑞君,路来金,宫旭,等.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25例[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3):149-150.

[6]张克勤,魏明.足底软组织缺损的修复[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2):1842-1844.

[7]苏福锦,黄国福.急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J].山东医药,2009,49(4):3.

[8]樊堂兴,张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J].山东医药,2008,48(6):58-59.

[9]李龙玉,刘静东,陈德.足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7(15):2335-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