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吴松丽

(荥经县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200)

【摘要】目的:分析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分娩方式及子宫肌瘤尺寸进行分组,子宫肌瘤直径大于5公分的患者为对照组,子宫肌瘤直径小于5公分的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分析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特殊性,比如会增加产妇产后出血风险;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求相关医护人员,结合产妇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最大程度保护产妇的子宫及胎儿安全。

【关键词】晚期妊娠;子宫肌瘤;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113-02

子宫肌瘤,全称子宫平滑肌瘤,又称纤维肌瘤,属于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是激素依赖性肿瘤之一,因患者的雌激素分泌失衡,刺激其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少量的纤维结缔组织[1]。同时,结合相关资料发现,部分产妇超出正常生育年限,引发盆腔慢性充血,易导致子宫肌瘤。受子宫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的影响,子宫肌瘤的直径不断增大,特别是晚期妊娠患者,极大增加患者的分娩风险。鉴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方法,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分娩方式及子宫肌瘤尺寸进行分组,子宫肌瘤直径大于5公分的患者为对照组,子宫肌瘤直径小于5公分的患者为观察组。其中,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为:①对照组35例中,年龄最大者39岁,最小者23岁,平均年龄为(31.1±4.5)岁;②观察组35例中,年龄最大者37岁,最小者22岁,平均年龄为(28.5±4.8)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价值。

1.2治疗方法

首先,要求相关医护人员,在接诊入院前,对98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进行B超检查,确定其子宫肌瘤的尺寸、数量及位置,建立相应的医疗档案[2]。同时,在手术前,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完成心理疏导,最大程度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做好妇产检查的准备工作,保护胎儿的安全。

其次,患者经过剖宫产手术后,顺利产下胎儿,缝合手术切口,等待子宫收缩后,再对患者进行子宫肌瘤的摘除手术,以预防增加患者的出血量。针对子宫肌瘤直径大于5公分的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摘除手术时,要求相关医护人员,避免对子宫宫腔造成损害,采用吸收线完成缝合,同时,缝合后,可给予患者少量的前列甲酯栓,减轻患者的术后出血情况;针对子宫肌瘤直径小于5公分的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摘除手术时,要求相关医护人员,最大程度控制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以便于患者术后恢复。

最后,要求相关医护人员,做好术后指导工作,注意保温,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与患者的陪同家属进行沟通,完成术后教育,禁止患者术后24小时内下地活动,建议多卧床休息,合理饮食,营养搭配,注意忌口,以促进患者的机体恢复。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少部分患者存在术后疼痛的情况,可采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1.3判定标准

要求相关医护人员,以我院自行研发的子宫肌瘤摘除术后统计表为基础,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对比项目主要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3]。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x-±s)为计量资料,两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对比分析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作为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指患者的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导致肿瘤形成。然而,从现阶段的医疗技术水平来看,对于子宫肌瘤的病理机制尚不存在明确的规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子宫肌瘤的治疗技术也取得一定进步,利用超声检查,精确患者子宫肌瘤的位置,与此同时,受我国二胎政策的影响,妊娠人群逐年递增,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增多,特别是直径较大的子宫肌瘤,影响患者的盆腔生长,阻碍胎儿正常发育,甚至造成患者流产,或患者受子宫肌瘤的影响,堵塞产妇产道,导致在分娩过程中,胎儿胎位不正,出现难产现象[4]。

因此,要求相关医护人员,结合产妇的具体情况,特别是针对超出正常生育年龄的产妇,其肌瘤数量过多,制定相应的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方案,考虑是否摘除或摘除特定区域的子宫肌瘤,最大程度保护产妇的子宫及胎儿安全。其中,有学者研究认为,对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后,结合产妇子宫愈合的情况,再考虑是否进行子宫肌瘤的摘除手术,以降低患者二次手术的风险。

综上所述:由于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特殊性,比如会增加产妇产后出血风险;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求相关医护人员,结合产妇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最大程度保护产妇的子宫及胎儿安全。

【参考文献】

[1]吴佩君.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0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09(10):19-20.

[2]杨玉侠,季淑英,张桂欣.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5,01(12):39-40.

[3]李晓巍.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9(83):48-49.

[4]王淑平.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8(8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