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五圩多金属矿田花洞矿床成矿特征与找矿方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广西五圩多金属矿田花洞矿床成矿特征与找矿方向

吴国军1,张成瑞2,金兴正1

关键词:五圩多金属矿田,花洞矿床,矿体特征,控矿特征

桂西北丹池成矿带是指位于南丹-河池一带重要的NW向锡多金属成矿带,其在长约100km,宽约30km的范围内,产出有大-中型矿床十余处,矿点200余处,举世闻名的大厂锡矿即位于成矿带中部。前人有关丹池成矿带的研究以大厂锡矿研究最为丰富,有关五圩矿田的研究较少,而花洞矿床属研究空白区。本文对花洞矿床矿体特征、控矿特征等进行分析,为矿山外围及深部找矿研究提供思路。

1成矿地质背景

丹池成矿带区域上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右江盆地北东侧,属古特提斯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复合部位。带内自北向南分布有芒场、大厂、北香、五圩4个锡多金属矿田。五圩矿田出露地层以泥盆系—石炭系的泥岩、泥灰岩—硅质岩、灰岩组合为主,泥盆系泥岩、泥灰岩地层为主要赋矿层位。褶皱构造主要是呈NNW向展布的五圩背斜,受东西向挤压应力作用,部分地区褶皱轴迹呈NW向突出的弧形。断裂构造主要有NNW、NNE和EW向断裂,并以NNW向断裂为主,构造活动具多期性。

2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为下泥盆统塘丁组第一段(D1t1)至第四段(D1t4),岩性为灰黑色绢云母泥岩、泥岩、粉砂质泥岩和泥灰岩,其中下泥盆统塘丁组第一段(D1t1)、第二段(D1t2)为

表现为:(1)一条主矿体两侧发育有2~3条平行产出的小矿体,小矿体的矿物组合与主矿体相近;(2)矿体形态、产状、分布和规模等和断裂关系密切,沿走向和倾向多呈舒缓波状,略显弯曲,并有入字型分支,部份呈雁行排列,厚度变化大,一般厚2cm至10m不等;(3)矿化带产状与破碎带产状一致,在平面和剖面上均呈S形延伸,分枝复合和膨缩现象常见;(4)矿体围岩受构造影响变形较强,劈理化普遍发育,构造裂隙多为石英-方解石脉充填,脉体中常见围岩角砾,矿体也多赋存于该类型的脉体中。矿体主要特征见表-1。

矿石结构主要有它形粒状结构、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半自形柱状及针状结构、放射状结构、环带结构、交代结构、显微鳞片结构、粒状锒嵌结构等;构造主要有脉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皱纹状构造、晶簇状构造等。

矿物成分较复杂,有硫化物类、硫盐类、碳酸盐类和氧化物类等。主要的硫化物类矿物有闪锌矿、辉锑矿、方铅矿、黄铁矿和少量的黄铜矿、毒砂等;硫盐类矿物有脆硫锑铅矿、黝铜矿;氧化物类矿物有石英;碳酸盐类矿物有铁白云石、含锰菱铁矿、含铁菱锰矿、方解石、锰方解石等。还有外生作用形成的锑华、锑锗石、水锑铅矿、铅矾、白铅矿、异极矿等。

4控矿特征

花洞矿床属构造控矿,其中NNW向断裂是矿区最主要的控矿构造,该组断裂主要分布在五圩背斜的西翼,平行排列,成群成组出现,且断裂活动具多期性,早期活动以挤压为,晚期以张性为主断裂带内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发育明显,可见弱铁闪锌矿化。其他NNE、EW向断裂规模一般、矿化也不明显,与成矿关系不大。

花洞矿床矿体受断裂或构造破碎带的控制。根据断裂破碎带的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矿区控矿断裂可分为构造破碎带和断裂。

(1)构造破碎带:构造破碎带是矿区最主要控矿构造,以NNW向为主,控矿破碎带以发育有构造蚀变带或断层角砾岩为特征(图-3),两侧与围岩间一般发育有主断层面,顶底断层面间岩石强烈破碎,形成构造破碎带。破碎带内主要发育脉体、一系列次级小断层、构造角砾岩和密集的构造劈理,其控制矿体的空间产出。

(2)断裂:矿区发育的陡倾断裂(65°~85°)以NNW向为主,是矿区主要控矿断裂,多数矿(化)体产于NNW向断裂中。该类断裂呈陡倾、表现为张扭性。矿体与围岩界限较清楚,轮廓可以用肉眼大致圈定,其分布一般不超出容矿构造面。且在矿体产状变化部位、复合部位、变宽部位和交叉部位易形成厚而富的矿体。

矿体沿断裂呈脉状,两侧围岩构造变形微弱,围岩较为完整,仅发育弱蚀变作用,没有明显的构造破碎。该类断裂控制的矿体的矿石多为块状构造,矿体两侧为断裂面所限。受这类断裂控制的矿体可见由矿体中心向两侧呈对称分布的脉状条带,指示经历了多阶段的脉冲式成矿作用。中心为富含辉锑矿和闪锌矿石英方解石脉带,再向外侧为含闪锌矿和黄铁矿石英细脉带,矿体中发育的这种脉状条带构造,反映了控矿断裂的构造变形主要是裂开(破裂)作用,断裂面控制着矿体的分布。

5结论

(1)矿区矿体受断裂控制,多呈脉状充填,与围岩界线清楚。矿物组合有闪锌矿、脆硫锑铅矿、辉锑矿、方铅矿等。脉石矿物为石英、铁白云石、含锰菱铁矿、含铁菱锰矿等,都是典型的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等中低温热液蚀变明显。初步认为本矿床属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矿床成因。

(2)NNW向断裂构造是区主要控矿因素,因此可作为矿区找矿的标志之一。尤其是与NNW向断裂相伴产出的次级断裂,其结合部位是寻找厚大矿体的重要地段。矿区下一步找矿可围绕NNW向断裂与次级断裂叠加地段开展工作。

(3)围岩蚀变和矿化是找矿的直接标志,硅化、碳酸盐化等是矿区的近矿围岩蚀变。此外铁染带、锌多金属矿氧化带等矿化露头也是直接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1]蔡建明,徐新煌,刘文周.广西五圩矿田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特征及来源[J].矿物岩石,1995,15(3):63-68

[2]蔡明海,梁婷,吴德成,等.广西丹池成矿带构造特征及其控矿作用[J].地质与勘探,2004,40(6):5-10

[3]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地质队.广西河池县五圩多金属矿区箭猪坡矿床详细普查地质报告[R],1982

[4]广西有色金属集团资源勘查有限公司,广西大学,等.河池五圩矿田及外围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项目结题报告[R],2015

[5]黄敦杰.广西五圩矿田构造特征及控矿规律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5

[6]赵炯洋,刘湘华等.广西箭猪坡锑锌铅矿床构造控矿特征与找矿方向[J].矿产勘查,2016,7(3):471-478

[7]李万祥,韦友林,阮航.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箭猪坡矿区铅锌锑银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R].河池:河池市地质勘察设计院,2008

[8]刘伟,黄理善等.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矿田花洞矿区锌多金属矿详查报告[R].桂林: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