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关于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思考

郑志民,黄宁江,杨红霞,刘乐江,申众辉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现代高职学校实现学生实践动手能提升的重要意义,探讨了现在高职学生缺少相关动手能力的基本原因,从增加实训机会、优化教学氛围、加强管理、构建评价体系,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实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职;学生;动手能力;教学

1引言

优秀人才需要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着自己独特、具有创造力的思维方式,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一个人需要具备这种实践动手能力,在高职阶段,学生需要面对今后的就业,因此在学校期间,就必须有相应的学习习惯养成,高职院校就是一个训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实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1]。

2实践动手能力提升的意义

首先,实践动手能力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所谓的创造精神主要还是来源人们的独立的思考,这种实践动手能力需要有思考习惯的养成,然而习惯的养成则是需要不断从学校开始培养,长期的练习才能有效实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其次,实践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现代素质教育更多强调的是学生多种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是其中的一条。实现实践动手可以通过日常不同课程的教学实现,因为很多的高职专业知识都是需要学生不断思考,开展更多实践动手,才能实现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专业水平提升的实现。高职院校实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实践动手能力也可以反作用于高职院校的各个专业的教学,实现对相关的理论教学学习能力的支持,不断实现抽象、复杂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更多的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

3高职生教学环节中缺少实践动手能力的主要原因

目前,高职生还是比较缺少实践动手能力,很多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方面还是缺少实践经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职生良好的学习氛围没有养成。由于高职学校教师的教学还是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时候都是属于一种填鸭式的,教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他们参与教学互动的机会较少,独立思考相关应用问题的机会也是比较少的,更多的知识来源就是依靠教师的讲解,高职专业课程的课堂上,教师还是主体,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锻炼。

其次,现代高职生没有形成自主的主动性。现代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有自己的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个大人的疼爱,他们在生活中长期不需要自己动手,问题就迎刃而解的例子太多,使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这种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缺失,使得他们就失去了实践动手的机会。

4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几点思考

4.1增加实训的机会

校内实训是高职这些应用型专业需要实施的重点环节,因此在教学计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突出实践教学在整个专业设置过程中的课时比重,尽可能地增加相关的校内实训的时间和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在课余时间开放相关的实训实验室,同时进一步拓展开放式的实训教学内容,不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时,首先需要进一步实现相关的实验课程的教学设计,实现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训练,这样的教学内容更多的应用到教学过程之中,不断转变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环节的教学理念[2]。其次,实践教学的内容需要进一步优化。即教学环节中存在很多的教学知识点的掌握,将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前置,课前设置相关的实践问题,让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去开展实践活动,这样就可以实现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实践内容。

4.2优化实践教学氛围营造

根据课程设计方案,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实践形式的多元化,构建积极向上专业实习的学习氛围。在一堂室外课上,教师可以选择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地方,开始自己的教学过程,这种环境的选择更加符合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师也不需要有拿着厚厚的讲稿,学生也不必拿着笔记本记录,教学实现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交流和沟通,强调的不是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构建的更多是对现实环境的认知氛围,只有氛围营造出来,学生在课下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学习。

4.3优化实践的日常管理

实践教学是学生拓展视野的有效途径。一些高校学生在学习自觉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实践制度,加以约束学生在外实践的行为,重点还是一些日常的实践纪律的制度和执行。根据专业实践的目的合理设计相关的管理制度,这种纪律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在学生心中突出专业实践与理论教学一样重要,不断理解相关的实践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学生专业应用素养,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才能脱颖而出。

4.4构建新型评价模式

这种专业实践教学过程的创新需要配合更多的现代化元素,从而进一步构建新型的评价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需要的是一种学生参与实践具体环节的评价,例如,学生在完成一项企业实习时的表现,就可以列入到该专业实践的评价环节之中。这就是一种过程化的评价模式,这种模式将教学全过程中,学生的一些表现融入其中,实现更加全面、系统化的评价模式构建。

4.5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

教师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的主要引导者,需要对他们进行实践的重点培训,其具体的培训形式可以利用寒暑假将这些教师派驻到一些企业之中,参与他们的工作活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他们参与企业项目的实施等活动。这样他们才能在自己的该专业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实际应用,提高专业教学的有效性。

5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破除机械化的教学过程,将教学时间运用到学生实践相关知识理解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上。同时可以实现相关实际案例的教学,通过生活中案例,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应用,最终达到学生掌握的目的。因此,高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需要融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从实践理念、教学氛围、日常管理、评价模式、教师培养等方面开展相关的实践融入工作,实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凌春生,白颖,张瑜,吴亚玲,等.加强药剂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A].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成人教育委员会第三届五次常务理事会会议暨2010年海峡两岸医药教育发展论坛,2010,09:127-128.

[2]周茂翠,秦玉珍,等.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学生做腊梅栽培实验为例[A].2012年8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08: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