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洞型特小断面隧洞光面爆破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5
/ 2

城门洞型特小断面隧洞光面爆破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李海宁

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建设管理局青海西宁81000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越来越迅速,铁路、公路、水利等项目加速建设,但在水利建设中,城门洞型特小断面隧洞常须采用非光面爆破。本文旨在结合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三分干3#隧洞施工的水利工程实践,从技术角度对城门洞型特小断面隧洞的光面爆破质量控制措施分析,保证隧洞开挖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隧洞超欠挖在合理范围内,有效减少因超挖导致施工成本增加,且对类似隧洞的光爆开挖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城门洞型;特小断面;光面爆破;质量控制措施

1工程概况

引大济湟工程在湟水一级支流大通河上游石头峡建库引水,经调水总干渠穿越大坂山入黑泉水库,解决湟水两岸山区和干流资源性缺水问题。该工程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由黑泉水库和北干一期工程组成,其中黑泉水库已建成蓄水,北干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二期工程由石头峡水利枢纽、调水总干渠和北干二期工程组成,其中石头峡水利枢纽、调水总干渠正在建设中;三期工程为西干渠。

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为湟水北干渠的续建配套工程,项目区包括2条分干渠(一、三分干渠)、18条支渠(含一分干1条支渠、三分干5条支渠)、7条干斗、松多水库及田间配套工程。其中三分干渠从北干总干渠末端引水,长41.8km,其中明暗渠0.26km,隧洞20座,长35.0km,倒虹吸1座,长3.6km,渡槽20座,长1.71km。

以三分干渠3#隧洞为例,该隧洞全长2927.08m,开挖断面为城门型,隧洞以Ⅲ类围岩为主,岩性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岩石坚固系数值为6~8,Ⅲ类围岩长度约为2283m,占隧洞总长的78%。Ⅲ类围岩开挖断面为2.7×2.9m,开挖面积7.459m2,衬砌后净尺寸为2.1×2.3m。根据设计要求,隧洞Ⅲ类围岩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施工,设计允许超挖量为15cm。该隧洞采用进出口同时掘进,单口掘进距离约为1500m。

2光面爆破参数的设计、实施

2.1开挖目标

本隧道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开挖(Ⅲ类围岩),每月施工24d,采用2班循环作业,月掘进计划120m,每排炮进尺2.5m。光面爆破轮廓线平整,残空率达到90%及以上,不存在欠挖,超挖量控制在15cm以内。

2.2爆破参数选择

(1)炮孔直径及炸药选择

现场采用TY-28手风钻钻孔,炮孔直径选用42mm。炸药采用2号岩石乳化炸药,直径35mm,每卷质量为200g。

(2)掏槽孔布置

由于隧洞开挖断面小,故采用垂直掏槽。

采用5个掏槽孔,掏槽孔与开挖面的夹角取90°,上下两对掏槽孔间的距离取20cm,同一平面上两炮孔孔底的距离为20cm。掏槽采用φ42mm,孔长度2900mm。

表2-1光面爆破参数表

(3)周边孔光面爆破参数选择

根据围岩情况和隧道断面尺寸,光爆孔间距取500mm,最小抵抗线取600mm,光爆孔密集系数为0.83。周边孔采用φ42mm,长度2700mm。周边孔采用不耦合装药,将炸药在直径方向切割成两半,不耦合系数2.4,炮孔堵塞长度250cm。炮孔采用炮泥封堵。

(4)爆破参数表及炮孔布置图

图2-1隧洞爆破布孔图

隧洞开挖典型断面示意图

共计35个炮孔(不含9个空孔),其中掏槽孔5个,周边孔15个,辅助孔15个(包括底板孔4个,主爆孔11个)。

(5)起爆顺序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底板眼

(6)装药结构及起爆方式

掏槽眼、辅助眼、底板眼采用不耦合连续装药,毫秒雷管起爆,周边孔采用不耦合隔空装药结构,把导爆索和药卷间隔捆绑在竹片上,成串状结构,采用导爆索引爆。

2.3光面爆破的实施

采用上述光面爆破参数进行施工,通过对开挖的50mⅢ类围岩的光面爆破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发现炮孔残空率只有63.3%,且平均超挖200mm,不存在欠挖,具体统计参数详见下表:

表2-2光面爆破检测频率统计表

通过数据分析,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1)相邻两茬炮之间的接茬明显,且超挖量较大;

(2)岩面不平整,有部分半孔;

(3)由于围岩地质完整性影响,局部节理发育,爆破后形成掉渣掉块,导致超挖;

3光面爆破质量控制措施

3.1掌握围岩地质情况,及时调整装药量

隧洞开挖过程中,将掏槽眼当做超前地质预报的钻孔,通过分析每个掏槽眼的钻孔时间,钻孔后的浆液颜色等情况,并结合常规对围岩掌子面的判断,从而综合分析判断围岩的完整程度、软硬程度。通过记录每个掏槽眼的钻孔持续时间,对每个掏槽孔进行分析比较,以及与周边眼、辅助眼、前一排炮眼的参数进行对比,及时调整各炮孔的装药量,尤其是周边孔的装药量,以保证光面爆破的成孔效果满足要求,从而降低对周围岩体的扰动。

3.2细化起爆顺序,保证光面爆破质量

为了达到理想的爆破质量,在保证原有爆破顺便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辅助眼、周边眼的起爆顺序,对光面爆破的效果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发现再掏槽眼起爆后,依次为辅助(边墙)、辅助(顶部)、底板眼、周边(边墙)、周边(拱顶)的顺序起爆最为合理,爆破出来的轮廓线清晰,成型良好,围岩平整度好。

3.3调整光面爆破周边孔孔距

根据爆破参数可知,拱顶周边孔的间距为50cm,但由于拱顶总长度的影响,个别孔位的距离达到了66cm,虽然通过调整周边孔的实际装药量来满足光面爆破的效果,但是通过试验,对于周边孔孔距较大段落,围岩的平整度还是较差。通过对拱顶的周边孔进行调整,将间距调整为45cm,其余参数不变,并适当减小加密段周边孔的装药量,从而保证爆破质量好。施工过程中还应做到周边孔位“定位准确、钻孔精确、孔深一致”,也是形成好的开挖轮廓线的前提。

3.4调整周边孔炮泥封堵长度

为了探究周边孔封堵长度对光面爆破的影响,另选择450mm、800mm两种封堵长度和原封堵长度进行爆破对比统计分析,发现堵塞长度为450mm时,炮孔明显,且岩面较平整,其余两种炮孔堵塞长度均达不到以上效果,最终将周边孔的封堵长度调整为450mm,并要求现场管理人员每班进行跟班检查,使其封堵质量满足要求,以保证爆炸时在孔内形成高压气体对岩面进行切割,从而提高光面爆破效。

4光面爆破效果评价及效益分析

4.1爆破效果评价

经过不断的努力改进,不断的统计、分析爆破的各项数据,施工单位在三分干3#隧洞Ⅲ类围岩光面爆破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光面爆破残孔率达到89.2%,隧洞超挖控制在15cm以内,不存在欠挖,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数据统计如下:

表4-1光面爆破效果检测情况统计表

4.2效益分析

对于施工特小断面隧洞而言,施工前,应该对采用光爆和非光爆施工进行的开挖钻爆费用、混凝土超填费用、超挖运输费用进行统一计算,确定最大允许超挖值。在实际超挖量大于最大允许超挖值时,就必须采用光面爆破。采用光面爆破不只是对隧洞的超挖、混凝土超填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且对于Ⅲ类围岩拱顶的挂钢筋网片也节省了时间;而若采用非光面爆破施工,拱顶岩面不平整,挂钢筋网片不好施工,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导致相应的费用也增加。

5结语

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三分干3#隧洞采用光面爆破施工技术进行开挖,开挖质量较好,月进尺可达到120m,这在整个引大济湟工程隧洞施工中是比较快的,不但确保了隧洞开挖质量,而且保证了施工工期,还有效的降低了施工单位因隧洞超欠挖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可在类似特小断面隧洞开挖过程中得到推广,也为了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提高鉴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SL378-2007.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

[2]耿忠.特小断面引水隧洞光面爆破质量控制措施分析[A].黑龙江: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5).

[3]罗伟、朱传云、祝起虎.隧洞光面爆破中炮孔堵塞长度的数值分析[A].武汉:岩土力学,2008(9).

[4]喻石.马蹄形小断面输水隧洞光面爆破质量控制[A].浙江:水利建设与管理,2013(2).

作者简介:李海宁(1964-),男,青海西宁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