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诊断中脯氨酸肽酶检测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2

肺结核诊断中脯氨酸肽酶检测的临床价值

秦忠琦

秦忠琦(辽宁省临床检验中心辽宁沈阳110002)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1-0014-03

【摘要】目的探索肺结核临床诊断的临床检验指标,血清脯氨酸肽酶(prolidase,PLD)。方法测定66例肺结核患者、86例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和48例健康体验合格者血清脯氨酸肽酶(prolidase,PLD)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评价。结果肺结核患者组血清PLD活性水平高于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LD活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5,血清PLD活性的最优截断点约为999U/L,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6.4%和85.1%。结论通过ROC曲线评价,本研究认为PLD活性检测可作为结核鉴别诊断的有益补充,对鉴别肺结核和其他肺部疾病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关键词】脯氨酸肽酶结核ROC曲线

肺结核(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它主要对肺部产生影响,但也会影响到身体的其他器官。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即超过20亿人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其中90%以上来自发展中国家。2006年全球新增了920万个新病例,有170万人死于肺结核。全球结核病病情的日趋严峻,令医务工作者面临越来越迫切的结核病的诊治问题。目前痰菌阳性仍是肺结核诊断的金标准,但结核杆菌培养阴性及不典型肺结核病例日渐增多,给临床诊治带来极大的困难,因而寻找新的实验室辅助诊断方法已成为该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有研究表明,脯氨酸肽酶(prolidase,PLD)作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其活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组织和器官的纤维化进展程度。我们通过对肺结核患者血清PLD进行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对测定结果进行评价,旨在提高结核的诊断率。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08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66例(未经过任何抗结核治疗),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4例,平均年龄为35.46±15.38岁。其他肺部疾病患者86例(肺鳞状细胞癌18例,肺腺癌12例,非小细胞肺癌10例,肺炎16例,支气管扩张9例,肺脓肿8例,慢性支气管炎13例),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34例,平均年龄为36.23±14.11岁。健康对照组48例,为来我院健康体检合格者,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31~80岁,无肺部疾患、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重要器官疾病史,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重要生化指标正常。

1.2确诊标准肺结核经临床标准确诊:组织或者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为阳性,胸膜活检有干酪性肉芽肿(排除其他疾病造成干酪性肉芽肿的可能)。66例结核患者中56例胸膜活检有干酪性肉芽肿,其他10例根据临床标准进行诊断:⑴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15mm)。⑵胸腔积液中淋巴细胞百分率>50%。⑶抗结核治疗有效。

1.3标本收集空腹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待测定。血清PLD测定采用脯氨酸肽酶ELISA试剂盒。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三组间血清PLD活性的差异性,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评估血清PLD活性的最优截断点(cut-offvalue),计算最优截断点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灵敏度为纵坐标,以特异度为横坐标,绘制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的面积和95%可信区间。

2结果

2.1各组血清PLD活性结果分析肺结核患者组血清PLD活性(1195±193U/L)高于其他肺部疾病患者组(797±210U/L)和健康对照组(778±21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肺部疾病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无差异,见图1。

图1各组血清PLD活性检测结果

2.2血清PLD活性的ROC曲线面积和最优截断点血清PLD活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5,血清PLD的95%可信区间为0.885~0.966,最优截断点约为999U/L,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6.4%和85.1%,见图2。

图2血清PLD活性检测的ROC曲线

3讨论

PLD全称为亚氨酸脯氨酸二肽酶,是由两个相同的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7000。PLD对氨酰基脯氨酸二肽具有高催化活性,并且能催化氨酰基羟脯氨酸水解,但活性较低。当组织纤维化程度增强时,体内胶原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导致代谢增强。由于胶原蛋白富含脯氨酸和羟脯氨酸,机体可通过正反馈调节作用使PLD活性上升,所以对PLD活性的检测可间接反映组织纤维化的进展程度。肺内细胞外基质成分主要有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蛋白多糖及粘连糖蛋白。这些成分混合交织,以完成相应的生理功能。在病理状态下它们的含量、分布以及血清浓度可以发生变化。有研究表明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形成纤维化,该过程与病变区的炎症活动密切相关。成纤维细胞在趋化因子纤维粘连蛋白的作用下,向损伤处聚集,合成并分泌过多的细胞外基质,同时分泌胶原酶等多种酶类,对原有细胞外基质进行降解,其降解产物又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最后使组织改建变形,产生纤维化。肺结核的反复发作可使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形成纤维化。因此临床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对肺结核患者诊断和动态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PLD作为反映胶原蛋白分解代谢的重要生物酶,当慢性肺结核纤维化程度增强,体内胶原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导致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增多,机体可通过正反馈调节作用使PLD活性上升。1984年,MyaraI等报道血浆中PLD活性可作为慢性肝脏疾病中肝纤维化的检测指标。1996年SenboshiY等报道了疤痕组织中PLD蛋白表达增强。此后,血清PLD活性检测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中相继有不同的报道。与其相似,在我们的研究中,肺结核患者组血清PLD水平明显高于非结核性其他肺部疾病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

目前胸膜活检和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结果一直被视为诊断上的“金标准”,并且有些生化检测指标,例如腺苷脱氨酶(ADA)、γ-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也作为鉴别诊断结核的辅助诊断指标。为进一步提高结核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我们利用ROC曲线分析,血清PLD活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5,灵敏度和特异度达86.4%和85.1%。因此本研究认为血清PLD的检测可作为结核鉴别诊断的有益补充,对鉴别肺结核和其他肺部疾病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参考文献

[1]MadariagaMG,LallooUG,SwindellsS.Extensively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J].AmJMed,,2008,121(10):835-844.

[2]SurazynskiA,MiltykW,PalkaJ,etal.Prolidase-dependentregulationofcollagenbiosynthesis[J].AminoAcids,2008,35(4):731-738.

[3]LuderAS,MandelH,KhayatM,etal.Chroniclungdiseaseandcysticfibrosisphenotypeinprolidasedeficiency:anewlyrecognizedassociation[J].JPediatr,2007,150(6):656-658,658.e1.

[4]BolarinDM,AzingeEC.Biochemicalmarkers,extracellularcomponentsinliverfibrosisandcirrhosis[J].NigQJHospMed,2007,17(1):42-52.

[5]MyaraI,CharpentierC,LemonnierA.Prolidaseandprolidasedeficiency[J].LifeSci,1984,34(21):1985-1998.

[6]SenboshiY,OonoT,ArataJ.Localizationofprolidasegeneexpressioninscartissueusinginsituhybridization[J].JDermatolSci,1996,12(2):16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