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观察

刘智谢云李忠权张翼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人民医院眼科442200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96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治疗翼状胬肉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效果更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意义。

关键词: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翼状胬肉

在临床眼科当中翼状胬肉是一种十分棘手而严重的眼部疾病[1],这种症状如果较轻可能会引发患者的眼部刺激症状发生[2],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患者屈光出现异常,甚至出现角膜遮盖瞳孔导致患者的视力下降从当前来说临床上对于翼状胬肉的治疗主要采取外科手术干预,本研究主要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3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当中抽取9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当中,男性23例,女性25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4岁,最小年龄为28岁,平均年龄为(41.6±12.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6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3岁,最小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为(42.5±11.6)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测和诊断均翼状胬肉患者,诊断符合该疾病的诊断标准。分组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翼状胬肉切除术进行治疗,为患者采用0.4%的盐酸奥布卡因进行表面麻醉,同时采用2%的利多卡因以及0.1%的肾上腺素为患者进行浸润麻醉。选择患者的胬肉颈部上下两侧,以弧形进行结膜切口。分离患者的胬肉同求结膜结膜,分离患者的表层巩膜,选择半月皱襞,于之前将胬肉根部剪断。同时将离断的胬肉组织进行分离,对患者1/4术区的角膜面进行清除,清除患者的角膜缘病变,并将结膜段进行缝合,选择距离角膜缘大约3到4毫米的巩膜裸露区,将其暴露出来,并同时进行灼烧性止血,为患者采用妥布霉素眼膏进行涂抹,并进行简单的加压包扎。

观察组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翼状胬肉切除术如对照组所示,同时在对患者球结膜修正的时候,暴露患者的巩膜面并进行灼烧与止血之后,便可形成规整的移植床,选择患者术眼上方移植床带大的球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片,确保患者的移植片上皮朝上,并保证其角膜缘与植床角膜缘相对齐,确保结膜缘与植床结膜相对合,在此基础上采用10-0无创伤缝线进行固定,以8~9针为准。同时将纸片供区的球结膜拉到角膜缘,对其进行间断性的缝合1~2针,最后采用妥布霉素眼膏对患者进行涂抹,并行加压包扎。

1.3疗效判定

如果患者的手术区域结膜不存在充血情况,且光滑平整,患者的角膜创面透明而光滑,则为患者治愈;如果患者手术区域结膜发生充血肥厚,鲜膜的血管组织增生,且侵入到角膜,则为患者治疗无效[3]。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IBM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涉及到的技术资料均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组内观察组有效治愈患者46例,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有效治愈患者33例,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8.75%,6个月后,观察者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11例,观察组的复发率更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请详见表1所示。

3.讨论

翼状胬肉这种疾病,因为其外形像昆虫的翅膀,因此而得名,患者眼睑裂部的结膜上皮组织以及患者结膜下皮组织出现增生和肥厚的同时,其角膜的表面出现移行的一类结膜组织性病变,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4],不利于患者的恢复,目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的形式进行,常见的治疗方法为翼状胬肉切除术[5]。近年来,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开始推广应用,本研究诣在分析这种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从而说明了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眼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对翼状胬肉的治疗价值。经过分析能够得出,角膜缘的肝细胞主要位于患者角膜缘基底的上皮层,其能够促进患者角膜上皮组织的再生,肝细胞对于细胞增生和组织再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其细胞分裂的寿命更长,具有增生的潜能,还可以组织结膜上皮,促使患者血管朝向角膜内增生,再配合翼状如切除术,可以更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的恢复,促进患者的,角膜细胞重生,恢复患者眼部的正常生理环境,促使胬肉恢复到患病之前的状态。因此通过本研究分析,能够得出,临床上治疗翼状胬肉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效果更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肖兴爽,张艳玲,于志涛.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24(09):45-46.

[2]严吕霞,严锦云.手术放大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3,27(09):1634-1635.

[3]刘畅,任红,吕国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3,25(08):17-18.

[4]谢碧华,许海嘉.翼状胬肉切除加角巩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14,27(03):634-635.

[5]高珺禛,崔爱珍.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3,20(02):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