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药害及防治补救有效策略要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除草剂药害及防治补救有效策略要点研究

梁唐敏

梁唐敏

广西壮族自治区化工研究院530001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而作物种植生产中离不开除草剂的应用,而除草剂作为一种药物,一旦使用不当,就很容易发生药害,影响甚至危及作物的正常生长,必须引起重视。本文在此从除草剂药害的产生原因出发,对如何补救防治除草剂药害提出了几个有效策略。

关键词:除草剂;药害;补救措施

前言:随着除草剂使用面积的不断扩大,除草剂药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化学除草剂不同于杀虫剂、杀菌剂,它的选择性强,主要通过抑制呼吸、光合作用干扰激素平衡、氨基酸、蛋白质合成等,如果使用不当会对农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应识别药害症状,采取适当技术措施,减轻和避免药害。

一、除草剂药害概述

任何作物对除草剂都不具有绝对的耐性或抗性,而所有的除草剂品种对作物与杂草的选择也都是相对的,在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与正确的使用技术时,才能显现出选择性而不伤害作物。除草剂产生药害有多种多样的表现症状,多与某些病害类型相似,因此在使用除草剂后应多方注意植物的生长状态。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叶片卷缩,停止生长

特别是豆类作物、茄类作物出现此类情况时,如过段时间恢复正常生长,则考虑是药害所致。如出现生长点不延伸、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出现日趋严重的趋势,则考虑为病毒所致,需要防治,以避免减产绝收。

2、作物急性枯死

一般作物会出现迅速萎靡的症状,表现为在2-3天内急性枯死,如出现此类症状可能是因为使用灭牛性的陈草剂导致的。主要是农民对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或产品性能不够了解,盲目滥用导致药害;

3、梢株茎叶或节间出现腐烂症状

一旦发现植株的茎干或节间有腐烂,则考虑是药害所致,这与细菌性基腐病中毒症相似。

二、除草剂药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近两年除草剂大面积使用中,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除草剂雾滴的挥发与飘移,除草剂使用不当,异常不良(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使用技术不规范,盲目加大用药量和次数以及除草剂在土壤中的累积和残留等都是除草剂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

1、缺少科学知识,不能选用正确的除草剂品种

主要由于农民在种植作物时,普遍缺少科学知识,只能凭借经验、主观判断或商家推荐选择除草剂,而不是通过理性知识指导实践,导致盲目滥用除草剂,产生药害。几乎所有的除草剂都有明确的针对性,一旦用错就会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2、施药时药物随风飘移,造成漂移药害

使用除草剂时,由于风力影响,或多或少都可能漂移到别的作物上,特别是挥发性较强的农药品种。此外,药滴沾染与雨点溅染也可造成局部药害。

3、异常的环境条件

大部分农户没有按照除草剂的使用说明使用。在温度过高、过低,空气干燥,雨水或露水未干时施药,很容易造成药害。同时在大风天施用,易发生除草剂的漂移,污染环境和对附近敏感的农作物发生药害。例如百草枯在温度高时施用效果好些,而大豆除草剂在低温高湿时施用效果更加理想。在大风天施用大豆除草剂,极易造成附近禾本科作物产生药害,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气候条件进行施药。

4、田间作业方式不正确和喷雾器性能不良

有的农户在施药时看到杂草多的地方,就行走速度变慢,多喷重喷,喷雾不均匀、喷雾重叠,使局部用药浓度过高。有的多喷头喷雾流量不均匀,喷嘴滴、跑、漏、冒现象严重,造成局部药量过多引起药害。

二、除草剂药害的几个防治有效策略

1、选择对路的除草剂品种

除草剂的品种很多,有茎叶处理剂、土壤处理剂、触杀性除草剂、灭生性除草剂等。有的适用于芽前除草,有的适用于茎叶除草。因此,必须加大培训力度,利用各种机会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使农民充分了解、认识不同的除草剂对不同作物的作用,掌握防什么杂草应选择哪种除草剂,提高使用除草剂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做到对症用药、药到草除,并根据不同作物生育期选择合适的喷药时间、准确的用药量、正确的喷雾方式。

2、按程序配制除草剂

在配制除草剂的过程中,要对用药的器械进行清洗和检修,除草剂不能和杀虫剂进行混合喷用,根据除草剂上面所带有的说明,将除草剂的剂型、使用量、有效成分含量、名称等等明确,根据除草剂自身的性能,掌握好除草剂的使用适期,必须要严格按照除草剂使用的范围来进行使用。对除草剂的用药量要及时掌握,按照面积来进行药量的计算,防止出现药量不足或者药量过大等问题,在进行药量计算的时候,必须要考虑气候因素、土壤质地以及杂草密度等等,结合这些因素来对药量进行及时增加或者减少,尤其是一些高效的除草剂,必须要对其用药量进行严格控制,不能够随意将其浓度增加,有效避免药害的产生。在使用除草剂的过程中,最好要选用二次稀释法,所谓的二次稀释法就是指先使用原药,采用少量的水来对其进行稀释,将其搅拌均匀,接着按照稀释的倍数来将水量加足。

3、确定合理的施药时期和施药方法,保证施药质量

确定合理的施药时期是保证施药质量的前提。施药时期的选择要坚持“三看”:一看天。低温、凉冷气候,高温、高湿、大风等不良天气,不适宜施用除草剂。二看田地。旱地墒情不足,应先抗旱后再施药。水田应有适量的水层(二甲四氯钠盐要先田间没有水),施药后保持一段时间田间的水层,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操作。三看作物。首先要分清作物,了解该作物对各类除草剂的敏感性,然后确定施药的时间。如玉米除草则不能选用大豆除草剂,用药时间只能在5叶前使用。在用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计量进行,实际操作时应压低喷头,将药液喷到杂草上,防止药液过多喷到作物叶片上和发生药物漂移。

4、做好药害补救措施

(1)清洗

当作物遭到除草剂直接喷洒或其他形式的直接接触时,用干净的喷雾器装上清水对受药物污染的作物进行多次全面喷洒,从而减少甚至消除叶片上的残留除草剂。对大多数除草剂来说,药理呈酸性,使用碱性的生石灰水等可以有效中和除草剂中的有效成分,造成药物的实效。对于大面积的作物药害,可视药害发展程度采取清水喷洒、根系灌溉甚至引水洗田等多种清洁手段。像对根系的灌溉,可以增加作物的吸水量,使作物体内的农药残留比重下降。而引水、放水清洗耕地的作法,则可以清洗深入在土壤里的残留药物,带走大量的除草剂残留。

(2)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同时,还可利用锌、铁、钼等微肥及叶面肥促进作物生长,有效减轻药害。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赤霉素(九二�)、助壮素、喷施宝、云大120、绿风95等。另外,叶面喷洒1%~2%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对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药害能力也有显著效果。

(3)追施速效肥料

依照作物生长季节和对肥料的需要,适当增加肥量,结合浇水追施速效化肥。除进行土壤追施速效肥外,还要叶面喷洒1%~2%的尿素或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对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药害能力有显著效果。

四、结语

综上,对于除草剂药害,首先要分析原因,运用科学的方法,按照除草剂的使用说明书严格使用,合理选择除草剂的品种,合理喷洒除草剂的药量,掌握具体的操作规范,采取针对性救治措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药害能力。

参考文献:

【1】《除草剂药害及其预防和补救》天津农林科技;刘亦学,刘焕禄,张学文,张惟,杨秀荣;2005(5)

【2】陈一品.除草剂药害原因及预防[J].杂草科学,2008,(0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