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是构建高效物理课堂策略之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师生互动是构建高效物理课堂策略之一

王晓东

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王晓东

一、当代高中生的学习特点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学生只会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理解它、记住它,并通过现成的方法反复做习题而熟悉它。在课堂上学生习惯了听教师讲授,习惯了记教师的写,就是不习惯独立思考,不会发现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不会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见解,更不具备打破旧概念、原理、经验而独辟蹊径、标新立异的才能。特别是当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的溺爱、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他们当中的一部分表现出偏执、任性、脆弱的一面,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尽管各位同仁在教学中或多或少会教授物理学的学习方法,但仍有不少学生一时难以入门,加之他们普遍认为物理难学,部分学生开始有排斥感。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还要使学生懂得用哪种工具去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或信息。即不仅要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

二、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的解读

高中物理新课程一方面注重基础性,以物理基本研究方法为内容,体现对物理学研究方法、实验和教学方法的要求,如新课程要求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描述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知道自然界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发展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热情;另一方面体现时代性,新课程增加了现代科技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等新内容。基于新课程教学这一理念,物理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器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知识延伸,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运用一题多解,强化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三、良好的师生互动策略

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取决教师采用的师生互动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是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关键。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保证。传统的物理教学基本上是单向灌输式教学,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受制于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了达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物理能力这一目标,就应该创设一个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环境,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动态活动方式,努力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和学生思维展开的层次,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创设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

所谓互动环境,是指为了探索和掌握有意义的物理问题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具体活动的背景材料,而且包括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师生相互配合共同探讨问题的活动氛围。教师在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采取策略,实现师生互动;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物理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教师在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过程中,应尽可能要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然后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通过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对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学生在这样的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学习,合作学习。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2.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更好地进行创造教育,这些都与建立一种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息息相关。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同时也是师生间进行沟通的基础。

首先,教师应是导师。应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改变单纯灌输的落后方法,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实行导向、指导、辅导,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领着知识走向学生。

其次,教师要关心热爱每个学生,用爱心去理解、尊重、感化;教师要成为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朋友,与学生有共同的语言,互敞心扉,是学生决策的参谋者。

再次,教师应放下架子,淡化权威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究、教学相长。教师要为学生服务,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支持者。

最后,教师应做学生的楷模,教师是学生踏进科学宝库的引路人,是培育人才的人梯、铺路石。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素质,以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去影响、感召、激励学生。这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

在当今教育新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努力塑造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课堂。

总之,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有效的策略,能激活学生的物理思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教学策略是多样的,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创新,就会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的意义,减轻学生认为物理枯燥无味的顾虑,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