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心医学”理论在心脏搭桥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 1

“双心医学”理论在心脏搭桥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王传秀王传英

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心胸血管外科;2.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门诊部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在护理实践通过对心脏搭桥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观察,发现病人因疾病而带来的心理和情绪的变化影响病人的康复。将“双心医学理论”应用到心脏搭桥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可以缓解病人的消极情绪和不良心理。从而为病人提供身心合一的优质护理服务。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的康复。

【关键词】双心医学;人性化护理;优质护理服务

现阶段在“生理—社会—心理的综合模式下”,重点提出“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而“双心医学”模式的产生,即体现出人性化的关怀,也兼并理性化的治疗,它提倡不仅关注病人心脏,更要关注病人的心理,从而达到“心身”协调,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1】。

“健康从心做起”,一是心脏,心脏是人体重要器官,只有综合预防多种危险因素,才能保证心脏健康。一是心理,在目前强大社会压力和医学模式的环境中,必须保证心理的健康才能更好地面对躯体疾病。在关注心脏的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关注心理,关注全面的身心健康【2】。研究证实,在心理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直接可能存在共通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相同的神经生化、内分泌和神经解剖学改变。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即HPA轴兴奋性增加,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的过度兴奋,心率变异性降低,血小板受体改变,炎性介质分泌增加,这些改变均可导致心肌电活动的不稳定和心肌缺血的加重。当人处于明显的精神压力下,下丘脑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增加,引起腺垂体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β内啡肽的释放增加。当患者处于重度抑郁时,HPA轴兴奋性增加,通过一系列激素释放环节导致人体内皮质醇水平增加。高皮质醇血症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血压的发生。同时还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3】。

1在心脏搭桥病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护士在为病人做入院宣教时,只注重对病区环境、规章制度、医护人员等的介绍,而忽视了对病人患病后心理变化的关注。

1.2护士在为患者落实各项治疗护理措施时,只向患者讲解操作目的,治疗作用,注意事项等,也很少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是否能接受护士所讲解的内容。

1.3护士在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用药知识、饮食、休息、活动等健康指导时,对患者在心脏搭桥手术前后的心理变化不知晓。

1.4患者如果存在焦虑、担忧、消极等低落的情绪下,护士与病人的交流沟通就会处于被动的灌输,而没有达到互动层面。患者的心理问题常常被忽视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双心医学”理论在心脏搭桥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2.1双心医学是在强调治疗护理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同时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生病住院对患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生活事件,都可能带来情绪上的波动和心理上的打击。对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和痛苦,患者内心都会感到害怕和不安。

2.2冠心病在心脏搭桥之前合并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多不稳定,多伴有强烈的恐惧心理及焦虑心理,研究表明,心理护理有利于消除这些负性情绪,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4】。

2.3心脏搭桥后的病人由于手术后伤口的疼痛和身上带有多种管道及监护导线,使病人在翻身、坐起等活动时备受限制,都必须在护士的帮助下才能进行,使病人感觉自己就像个废人。出现情绪低落,心情抑郁沮丧。护士要主动安慰患者,向患者讲解心包、纵膈引流管的拔除时间以及撤除监护导线、微量泵的时间,让病人对术后的恢复过程做到心中有数;术后给予镇痛泵,必要时根据医嘱追加其他止痛药,减轻病人身体上的疼痛,从而避免心理上的痛苦。同时鼓励病人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4主动对患者嘘寒问暖,患者的饮食、休息情况,使病人能感受到护士真诚的关心和贴心的服务。从而对护士产生信任感,愿意表达内心的感受。有利于护士给予有针对性的疏导,从而缓解病人的焦虑和无助感。

2.5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从术前到术后;从手术到治疗不同的阶段和整个过程。使病人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治疗和健康指导。

3小结

在为患者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利用“双心医学理论”进行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鼓励患者表达自身的痛苦和不安。通过多种途径帮助患者宣泄不良情绪,耐心详细的帮助患者解决其疑问。使患者以积极正面的态度配合治疗,面对疾病使其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降低因疾病带来的社会压力和心理恐惧,防止因不良的心理因素而诱发的心律失常和心绞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大一,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障碍的综合管理一“双心医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5):2—4.

[2]刘梅颜,2011年双心医学展望[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9.

[3]刘静,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