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牢度检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其改善措施刘华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2
/ 2

色牢度检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其改善措施刘华沙

刘华沙

佛山市科瑞达纺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省佛山市

摘要:通过纺织产品色牢度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列出了目前在色牢度测试中常见的问题,并就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为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优势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色牢度;质量;措施

1色牢度的常见影响因素

1.1耐皂洗色牢度

在纺织品的色牢度测试项目中,耐皂洗色牢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测试项目。耐皂洗色牢度测试指的是对纺织品试样在一定条件下经过皂洗之后出现的褪色程度加以评定,评定项目包原样褪色和贴衬织物沾色。其中,原样褪色指的是纺织品在发生皂洗前后所产生的褪色状况而贴衬织物沾色指的是对纺织品和贴衬织物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缝叠,并观察皂洗之后因纺织品的褪色而给贴衬织物造成的沾色状况。评定过程应该在特定的光源下进行,并通过标准灰样卡来对其进行评级。虽然构成纺织品纤维材料的染料各不相同,但它们在耐皂洗色牢度测中产生的问题却非常类似,这是和染料布面的浮色、后处理工艺以及纤维微粒出现的转移情况息息相关的。其中,涤纶、醋酯、尼龙以及氨纶所使用的染料在染色的过程中会发生热迁现象,而这一现象就是导致这些材料的纺织品的耐皂洗色牢度比较低下的重要原因,也可以从这纺织品些纺织品的贴衬存在较为严重的沾色状况反映出来。而分散染料的热迁移现象,是由于纺织品在加工的过程中,其染料被其它化学物质溶解而造成的,染料的染色程度越深,后处理环境温度越高,其现象发生的就越明显。对此,纺织品的生产厂家应当使用适合的助剂来对其进行加工,并通过提高助剂内部非离子的活性等方式,来增强纺织品的耐皂洗色牢度。

1.2耐摩擦色牢度

耐摩擦色牢度的测试指的是将被测的纺织品试样分别和干摩擦布以及湿摩擦布进行摩擦,后再对这两个摩擦布的沾色程度通过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进行评级。虽然这个测试过程较为简单,但它却是纺织品色牢度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考核指标,也是各国的买家在下单之前必须要考的一个重要项目。纺织品和其它的物体在发生摩擦时,其掉色情况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纺织品的颜色脱落或沾色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染料在被摩擦物体的表面上发生脱落沾色,另一种是染色纤维在被摩擦物体的表面上发生脱落或沾色。其中,染料发生掉色较为常见。

除了颜色的脱落或沾色之外,纺织品染料的直接性以及扩散性也是影响纺织品耐摩擦牢度的关键因素。其中,直接性比较高的染料虽然有着很高的固色率,但是其扩散性却相对较差,也很难直接扩散到纤维的内部;而扩散性比较高的染料则更容易扩散到纤维的内部,从而使纤维的耐摩擦色牢度得到增强。另外,纺织物的前处理加工情况也会影响其耐摩擦色牢度。一些没有被处理过的棉纤维往往会因湿态条件而变得膨润,去摩擦力也会相应提高,并导致纤维的强度发生下降,这些都很容易造成纤维的脱落、断裂以及颜色转移。所以,染色之前一定要先对纤维进行前处理操作,如烧毛、丝光、酶光洁处理等等,这样不但能够提升纺织物的光洁度,还能降低纺织物的摩擦阻力,从而增强纺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

1.3耐光色牢度

耐光色牢度的测试指的是将被测的纺织品试样和蓝色的羊毛标样共同放在人造光源的下方,并在规定的条件下曝晒,并对二者在暴晒后发生的变色情况进行对比,从而评定纺织品的耐光色牢度。实际上,纺织品的耐光色牢度与其染料的结构密切相关,所以,选择合适的染料是提高耐光色牢度的关键。纺织品的生产厂家在选择纺织品的染料时,应当根据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选择。

(1)纤维的性质。对于素纤维纺织品而言,应选择有着较强的抗氧化性的染料;对于蛋白质纤维纺织品而言,应选择有着较强的抗还原性的染料;对于其它种类的纤维纺织品而言,应结合影响褪色的因素来加以选择。为了提高染料结构里面氮基的耐光性,应当在合成染的过程中向偶氮基的相邻位置添加一定量的电子基团,这样就能够使氮基内电子云的密度降低。

(2)染料的颜色深度。从以往进行的大量试验可知,纺织品中的活性染料所具有的耐光色牢度是和其色泽深浅成正比关系的,色泽越深,染料的耐光色牢度就越高。这是因为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增大时,染料中的分子聚集度会随之增大,而数量相同的染料与空气、光照所接触的表面积也会减小,从而导致染料出现光氧化的几率大幅降低。而色泽较浅的染料,其部的纤维通常会处在较为分散的状态,其遭受光照的程度就会增加,最终造成其耐光色牢度大幅下降。所以,纺织品的生产厂家在选择染料的品种时,应选择色泽较深的染料,这样才使生产出来的纺织品有着较高的耐光色牢度。

2改善色牢度问题的措施

2.1合理选择染料

选择染料要从织物的成分、色牢度的等级要求、客户要求、用途等角度选择最合适的染料。由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非常发达,生产的纺织服装产品经常要迎合不同国家的执行标准。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数据表示方法,因此对客户的色牢度标准及等级要求务必清楚明确,以此选择合适的染料。另外织物用途不同,色牢度要求通常不同。

2.2合理制定染色工艺

良好的染色产品离不开合适的染色工艺条件,温度、时间、pH值等每一个指标都非常关键。合适的温度影响着纤维的膨化程度、染料及助剂性能的发挥。不同的织物和染料都有最佳的染色温度,染色温度或升温速率控制不当,都会严重影响到产品的色光及匀染性。染色间根据染料的直接性、扩散性而定,染色时必须保证足够的时间让染料充分上染、扩散、固在纤维内外,从而得到满意的色泽效果。在染色时合理控制好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是制得优产品的关键。pH值也是影响染色色泽与匀染性的重要因素。pH值还会影响到染料的反应性和水解性、纤维的特性,甚至助剂的性能。

2.3合理选择助剂

染色助剂包括柔软剂、助溶剂、固色剂、缓染剂、显色剂、分散剂等。常规使用的染料,要侧重助剂用量的确定和使用方法。对于深色染料,可将助剂分批加入,提高吸尽率,也可提高染料吸附的牢固性,起到固色作用。选择柔软剂要控制好用量,要根据纤维的特性和染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柔软剂。否则,柔软处理后纺织品不仅手感发黏,而且容易褪色。

2.4合理的前处理和后处理

前处理主要有烧毛、煮漂、丝光等。后处理有水洗、皂洗处理和后整理等。前处理是保障染色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前处理主要的目的是调节织物的pH值至中性,润湿织物使纤维膨化,清洗污物。后处理的水洗、皂洗、净洗等是为了除浮色,保障色牢度及色光的稳定性。除了上述水洗外,有些染料还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如固色、防脆、柔软处理等。

结束语

纺织产品的色牢度问题看似简单,但所涉及的因素却相当复杂。多年来,无论是在染料研究和生产领域,还是在纺织染整加工领域,人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努力解决纺织产品的色牢度问题,各种新的染料、新的工艺和新的助剂不断涌现,但存在的问题仍很多。其中有染料和工艺本身的问题,但也有很多是由于管理不到位或对相关技术和工艺不了解所致。本文列出了目前在色牢度测试中常见的问题,并试图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以便于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杨环.光活性化合物对蒽醌系蓝色染料耐光色牢度的影响[D].东华大学,2016.

[2]曾双穗,刘贵,李炜.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方法的比较与浅析[J].中国纤检,2011,(24):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