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城市园林植物配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如何做好城市园林植物配置

谭慧雯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广州设计院510640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园林发挥着生态、美化、人文的重要作用,城市园林的建设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内容,起主导作用,本文立足城市园林景观,探讨如何做好园林植物配置。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风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自然被人为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向往环境优美怡人、生态自然、舒适和谐的城市生境。伴随着人们的这些需求城市园林得以快速发展。

城市园林的首要功能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然后是美化环境,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建设城市公园、绿地、生态保护区、风景区、景观廊道等,以植物材料为主要元素,结合铺装、构筑物等,发挥城市最大生态效益。规模化植物的引入,为城市增添自然气息。而通过园林手法配置种植的植物,营造出美好的园林景观,满足人们的心理及生理需求:享受美景、呼吸新鲜空气,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1.植物配置的内容

植物配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植物种类的选择--乔木、灌木、地被、藤本、草,群落结构的设定:单品种种植或多品种复合搭配以及构成比例等。(2)不同特性植物之间的组合--落叶、常绿、开花、色叶的搭配;不同高度、不同树型的搭配;疏密组合等。(3)植物与其他园林元素的搭配--如何通过植物的配置去烘托或修饰水体、石、建筑、园林小品等构成要素;如何通过植物这个载体达达借景或障景的目的等。

2.植物配置风格的确定

植物配置,必须要根据项目特征去设定。如项目的区位,是在城市中心区或效区?不同区位,其周边环境不同,场所气质不同,人口结构、比例不同,进行植物配置的时候这些因素都需要考虑,这样做出来的植物景观更具有场地特色,更吸引人。又如小区景观的植物配置,必须结合小区的规划定位,结合建筑的风格,结合小区景观主题去设定:传统欧陆风格的植物景观,最突出的特征是修剪整形的植物;现代欧陆风格的植物景观,化繁为简,简化线条,整体现代大气;东南亚风格的植物景观,突出特征是大量热带(棕榈)植物的应用,风味浓郁;新中式风格的植物景观,以自然型和修剪型的植物搭配种植,植物层次较精简,以绿色为主基调,整体现代、简洁、富意境美。又如道路的植物配置,需要考虑道路的级别(快速路?公路?城市主干道路?城市支路?)、道路沿线的周边环境特性(过城市路段?过农田路段?过郊区路段?),还要考虑后期绿化的管养条件等多方面条件来设定:城市快速路、公路绿化应管养粗放、变化节奏应适当拉长,选择多层次复合配置的自然生态风格;重要区域的城市主干道,绿化管养较精细,植物配置风格可选择的范围更广,可结合所处区域文化特色设定道路景观主题,但不能片面追求景观效果,观赏性与功能性、安全性结合;城市支路,一般是行道树池的形式,重点是行道树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品种,或常绿浓冠突出遮荫功能,或色叶开花突出观赏性。总之,植物配置风格的确定,需要基于项目的各项基础条件来设定,营造有特色的植物景观,避免一阵风、抄袭。

3.植物配置如何突出城市特色

因城市发展不同,城市规模、自然资源、地域文化、历史文脉各不相同,绿化应因地制宜。城市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城市规划、定位来进行,以植物景观去突出城市特色。城市的绿化建设,包括住宅小区绿化、道路绿化、工业园区绿化、公园绿化、公共绿地绿化、滨水休闲带绿化等,在风格定位上,必须在结合城市的实际、突出城市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具城市特色的植物配置,应该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使城市居民从植物景观中探寻城市历史文化,强化归属感。在绿化建设中把代表某种人文内涵、某个时代特色,象征某种精神品格的植物科学合理地配置种植,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园林景观。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会有所改变,植物配置也应做到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配置手法、加入新材料、引种新品种,打造具有当代特色的城市植物景观。

突出城市特色,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配置乡土植物,乡土植物是经历时代变迁,最能适应当地生境、最能表现当地园林特色的植物品种,大量乡土植物的应用,既能保证生态效益,又能突出地方特色。

4.关于植物配置的几点思考

(1)当前的植物设计,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多存在模仿抄袭,导致不同地方的园林景观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受“城市形象”、“政绩工程”等影响,景观工程特别是市政景观工程常出现一阵风建设,一方面是因为景观设计行业缺乏相关规范指引,主观性强,受各级领导的不同喜欢好影响,植物设计不科学、不理性,使得植物景观缺失独创性及地域性。对植物设计科学性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概念上的重视,应落到实处,尊重植物的生态习惯,尊重植物的环境适应性及植物种类多样性。同时,设计人员应提高专业水平,植物设计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基础:植物学、生态学、美学、文学以及风水学等,在植物配置中需要综合各专业知识,才能做出科学的、具有持续生命力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植物景观。

(2)景观工程特别是植物种植,普遍工程效果与设计效果差距较大。一方面是因为施工人员没有正常理解设计意图,设计与施工人员之间的相互衔接工程没有做好。这个就需要设计准确传达设计意图与要求,同时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指导,从苗木选择到放线定位、种植等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植物种植达到设计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设计人员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季节性变化及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不够了解。植物设计中,应充分了解所选用植物的生长习性,了解植物相互间的影响、植物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把握不同时间植物景观效果。

(3)当前的植物景观,往往只关注美观性而忽略了生态效益。片面追求立竿见影的景观效果,而且忽视了植物的生长性。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原因,很多工程追求施工完成就马上见效果的的植物景观,从而加大种植密度、选择大规格苗木。这样往往忽视了植物的生长性,虽然短期植物景观效果有了,随着植物的生长,各种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植物生长空间不够,植物间恶性竞争,植物景观越来越杂乱……植物是生长变化的,我们除了要提供植物生长的场地、空间、营养,还要给予植物成长的时间。兼顾植物景观不同时期的景观效果,需要设计人员做好功课,发挥前瞻性:充分利用速生树种、乡土树种,统筹规划好不同品种、不同规格植物的搭配种植。

(4)当前很多城市植物景观养护管理跟不上,长时间没有除草,没有修剪,没有施肥,植物景观杂乱无章,杂草丛生、营养不良。城市园林绿化,应制定相关的养护技术标准及执行等级标准,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另外,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培养人们爱护环境的意识,争取全民保护城市绿化成果。

园林景观建设任重而道远,植物配置设计者要有一个全局的思维,设计前进行充分的资料收集分析,整体规划,综合考虑,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植物造景策略,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浅议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J].孙育刚.大观周刊,2012(51)

[2]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及其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J].冯江涛.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2)

[3]针对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发展趋势的研究[J].曹忠华.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