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手工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研究

侯利文马丽萍

侯利文马丽萍(内蒙古包头市眼科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中图分类号】R7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0119-02

【摘要】目的探讨手工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研究。方法对874例(1048眼)基层医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手工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分析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规范术后护理、观察术后视力、总结手术方法。结果术后视力恢复快;术后护理易于规范;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方法较超声乳化易于掌握。结论该术式切口小,愈合快,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设备要求低、术后护理易于规范,只要在手术过程中注意手术细节及技巧,即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在基层医院和卫生院均可推广。

【关键词】手工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基层应用

白内障是老年人的常见眼病,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致盲原因,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率40一60岁为35%,60—70岁为80%,80岁以上几乎100%,可见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增强,每年新增的患者会越来越多。我国的白内障盲人大多数在农村。因此,为农村的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是防盲治盲的一项重要工作[1]

现代白内障手术技术发展迅速,手术设备、器械不断更新,手术方法也在不断改进,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手工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MSICS)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PHACO)是目前白内障手术的主要方法。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发明和完善使白内障手术更趋完美,成为广大眼科医生竞相学习的目标,几乎是发达地区唯一使用的手术方法。但是面对长时间的学习曲线,昂贵的超乳设备和无支付能力的患者,基层眼科医生只能望洋兴叹,极大的降低了我国防盲致盲的能力,他们服务所覆盖的基层贫困白内障患者只能等待,极大的制约了我国防盲致盲的进程。

而手工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因其简单易学,无需特殊设备,手术费用低,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可与超声乳化相媲美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逐渐受到广大基层眼科医师的青睐。

我院从2007年开始对来本院就诊的部分基层白内障患者和在无超乳设备的基层合作单位使用该技术治疗各型白内障,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就近几年对基层白内障患者实施的手术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12月~2011年12月对1748例(2096眼)白内障患者施行手工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男930例(907眼),女409例(1089眼),年龄41~101岁,平均69岁。类型:老年性白内障1562眼(74.5%),并发性白内障438眼(20.9%),外伤性白内障96眼(4.6%)。术前视力为光感~0.3。手术前行全身常规检查,视力、泪道、眼底、眼科A-B超、角膜曲率、角膜内皮计数。术后住院3~5天,随诊1~3个月。

1.2手术方法

术前30分钟用美多丽滴眼液充分散瞳,根据患者情况采用表面麻醉、或球周麻醉,不做上直肌固定缝线,剪开以上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于角膜缘后2mm行水平1/2厚度巩膜板层切口,用隧道刀板层分离巩膜至透明角膜缘内1mm处,外切口长约6~7mm,内切口可扩大至7~8mm,以15°尖刃在11点位做角膜辅助切口,用3.2mm穿刺刀向下倾斜穿刺入前房,前房注入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囊或开罐截囊,囊直径约6mm,扩大切口,充分水分离和水分层,使晶状体核突出囊袋进入前房,晶状体核上下注入粘弹剂,圈套器娩核,从主切口和辅助切口抽吸残留皮质。囊袋内注入粘弹剂扩张囊袋,植入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抽吸残留粘弹剂,切口水密者不缝合。对于Ⅲ级以上的较大核,可行手工劈核,分块取出。术后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针8mg+地塞米松针5mg。

2结果

2.1术后视力

裸眼≥0.5矫正≥0.5

术后1天1236眼(59.0%)1520眼(72.5%)

术后1周1234眼(68.4%)1746眼(83.3%)

术后1月1560眼(74.4%)1828眼(87.2%)

2.2术中并发症后囊膜破裂62眼(2.96%),其中52例小裂孔,处理后成功植入人工晶状体在囊袋内;5例裂孔较大,行人工晶体缝线固定。虹膜从切口脱出18眼(0.86%),术后瞳孔欠圆。切口过深穿通巩膜2眼,缝合后改颞侧切口继续手术。晶体核脱入玻璃体4眼,用玻切机切除。

2.3术后并发症术后第1天角膜内皮水肿172眼(8.21%),1~7天消失,无角膜失代偿。暂时性高眼压138眼(6.58%),前房放液后眼压正常。皮质残留19眼(0.91%),6眼残留皮质遮挡瞳孔影响视力,手术吸出。术后虹膜脱出9眼(0.43%),手术还纳虹膜,缝合切口。人工晶状体偏位3眼。前房积血2眼。脉脱1眼。

3讨论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约有290万白内障患者急需手术治疗,而每年新增白内障盲人约40~50万人,目前我国每年能施行白内障复明手术约30万例,不足以解决每年新增的白内障患者[2]。我国防盲治盲工作存在着实际需求和效率不高的矛盾,尤其在农村和偏远山区矛盾更为突出。白内障盲是21世纪开展防盲治盲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视觉2020”行动中5种眼病重点防治的首位。长期以来,我国的白内障手术率远远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甚至比印度等国家还要低。究其原因,我国广大的农村、偏远山区的白内障患者常常由于经济拮据、交通不便等原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基层白内障手术医生缺乏、手术技术水平有限和白内障可手术治疗的健康教育宣传少等因素造成基层白内障复明率非常低,严重阻碍了我国防盲工作的进程。因此手工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可以极大的促进我国白内障防盲工作水平的提高。

我们将超声乳化术切口小的优点应用于该术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巩膜隧道手工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能获得良好的视力效果、创伤小、恢复快,这些优势可与超声乳化相媲美,而它具有学习周期短,学习期内手术安全性高,尤适应于对超声乳化相对困难的硬核[3],自闭性的小切口免除了缝线对手术切口的牵拉作用,术后角膜散光度明显降低,白内障手术患者最为关心的是术后视力,角膜散光也是影响视力恢复的重要原因之一,术后不需缝合几乎不产生新的散光[4],故术后视力恢复快。术后炎症反应轻,不需全身给药,局部用抗炎眼水即可,使术后护理简单。同时,手工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不需特殊设备,手术费用低,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5]。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小切口手术的优越性突出,而且从传统的手术方法向小切口手术方法转化并不困难,易于掌握,设备及器械较易满足[6]。

该手术的关键步骤:(1)充分散瞳:散瞳不充分极易导致术中后囊破裂、皮质不易吸出、术后角膜水肿等并发症。(2)切口:切口过深,会提前进入前房,易引起虹膜脱出。切口太浅会使巩膜瓣过薄,切口自闭性差。(3)水分离:充分水分离使中央硬核部分尽可能变小,易于从囊袋内分离至前房和取出晶体。(4)取核:切不可在前房内操作过多,否则极易损伤悬韧带及角膜内皮。只要在手术过程中注意手术细节及技巧,就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家良.深入开展防盲治盲是我国眼科医生的社会责任.中华眼科杂志,2005,41:3-5.

[2]赵家良.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的回顾与展望.中华眼科杂志,2000,36(3):179.

[3]高永杰,罗顺利,雷智.高龄患者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科新进展,2006;26(8):620-621.

[4]王静,陈薇,李建平,等.三种巩膜隧道外切口超声乳白内障吸除术后手术源性散光的动态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0;36:9194.

[5]谢爱宏,李桃云,谭辉,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应用研究.国际眼科杂志2007;7(3):803805.

[6]刘玉涛,冯军华,陈丽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适于县市级基层医院.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3,25(12):8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