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的中医疗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痔的中医疗法

宋玉龙

宋玉龙(黑龙江省塔河县人民医院165200)

【摘要】目的讨论痔的中医疗法。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熏洗法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从古至今一直应用于临床,在痔的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敷药法是直接将药物外敷于局部的一种常用的外治方法,临床上包括了围箍法、敷贴法、敷涂法和搓涂法。

【关键词】痔中医疗法

(一)熏洗法

熏洗法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从古至今一直应用于临床,在痔的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熏洗法又称坐浴法,是指将药物水煎或用开水浸泡后,趁热熏蒸,待温后,用药液直接洗涤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在熏洗过程中,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也可以通过皮肤或创面的吸收而发挥药物的疗效,同时,由于温热蒸汽的作用,可使局部气血经络得以温通,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和恢复局部的功能,保持局部清洁,促进伤口愈合。可以根据全身或局部辨证确定所用方药,常用的熏洗方药有以下几类。

1.清热利湿如祛毒汤、苦参汤和洗痔汤等。

2.清肿止痛如洗痔枳壳汤。

3.行气活血如活血散瘀汤。

4.燥湿收敛如五倍子汤。

(二)敷药法

敷药法是直接将药物外敷于局部的一种常用的外治方法,临床上包括了围箍法、敷贴法、敷涂法和搓涂法。

1.围箍法是一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一种敷药法,将某些油膏剂厚敷于患处,起到治疗作用,可用于各期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常用的药物有九华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黄连膏、玉露膏等。

2.敷贴法将药膏摊于敷料上(现一般用纱布),再敷于患处,又称摊贴。可用于治疗炎性外痔、内痔嵌顿等,常用的药物有黄连膏、金黄膏等。

3.敷涂法用混悬剂薄涂患处。如敷痔散水调敷涂治疗痔疮。

4.搓涂法用药直接在患处摩擦。

(三)塞药法

所谓塞药法一般是指栓剂的运用,栓剂主要是由药物和赋形剂两部分组成,药物可以是中药也可以是西药,因而,栓剂具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以及消炎、镇痛、抗菌、止血的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栓剂很多,常见的有普济痔疮栓、肛泰栓、化痔栓、太宁栓、牛黄痔清栓、痔疮宁栓、消炎痛栓、红霉素栓、麝香痔疮栓、消痔栓、痔疮栓等,有学者统计收集国内外栓剂有40多种用于治疗本病。

虽然栓剂的种类较多,但其对痔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而发挥疗效的。一是吸收作用。栓剂进入肠腔,由于体温的作用而逐渐溶化,并通过药物的弥散和浓度差的作用,被直肠黏膜缓慢吸收,其中50%~70%的药物成分可不通过肝脏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和减少药物在肝脏的灭活,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而且也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二是局部作用。栓剂置于肠内溶化后,直接覆盖于痔核表面,起到药物的治疗作用。三是基质作用。一般栓剂的基质为油溶性的,除有缓和药物的刺激作用外,也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栓剂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用手或药物本身带有的推进装置将栓剂缓慢塞入肛门内即可,最好是先将肛门局部清洗干净或用药物坐浴后再用,更为有效。栓剂可以用于内痔的每一期,均有确切的疗效,临床应用时,除了注意药物本身的作用外,尚要求栓剂的可溶性、表面的光滑度、局部有无刺激作用等。

(四)掺药法

所谓掺药法是指将药粉用轻轻掸撒的方法使之薄薄地附着于病损部位。一般有三种情况:①将药粉直接撒布于溃疡创面,在肛肠病中如用生肌散外用于痔手术后的伤口,促进伤口愈合。②将药末薄撒于膏药上,直接敷贴于患处,或将药揉合于膏中敷贴。③将足够量药粉直接掸敷于患处,并须加压,一般用于创伤止血,痔手术后常用此法,如将止血粉掸撒于伤口上,再用纱布加压固定,防止术后出血。

掺药的种类很多,作用不尽相同,可用于痔的治疗有以下几类:①腐蚀药。具有腐蚀组织的功效,直接撒布或外敷于患处,使病变组织腐蚀脱落,适用于内痔,如各种枯痔散。②止血药。具有止血收敛的功效。掺布于出血的创面,外用纱布包扎固定,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如痔术后所用的止血粉、白及散等。③生肌药。具有促进创面伤口的愈合,如常用的生肌散等。

(五)针灸疗法

常用的穴位有攒竹、燕口、龈交、白环俞、长强、会阳、飞扬、委中、承山等。常用的方法有补法、泻法、补泻结合法。

(六)挑治疗法

挑治疗法源于民问,其所用的挑治点有痔点、穴位和局部区域三类。痔点在上起第七颈椎平面,下至第二骶椎平面,两侧至腋后线的范围内,其特点是形似丘疹,稍突出于皮肤,如针头大小,或米粒大小,圆形,略带光泽,颜色可为灰白、棕褐或淡红色不等,压之不褪色。选痔点时应与痣、毛囊炎相鉴别,有时背部可有2、3个痔点,应选用其明显的一个,痔点越靠近脊柱越靠下越好,挑治的穴位有肾俞、大肠俞、上次中下缪和长强等。挑治的区域在第三腰椎至第二骶椎之间左右旁开l~2寸的纵行线上,任选一点挑治。挑治方法如下:取侧卧位,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或手术刀片,快速挑开皮肤表皮,伤口与脊柱平行,长约0.5cm,深度为0.2~0.3cm。然后从浅向深将纤维挑断,直至挑尽为止,敷料固定。

(七)枯痔法

枯痔疗法治疗本病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医治疗痔疮的传统疗法之一,临床上一般分为枯痔散疗法和枯痔钉疗法。

1.枯痔散疗法是以枯痔散用水调或油调涂于内痔表面,使痔核逐渐坏死脱落而痊愈。

(1)药物组成:关于枯痔散的药物组成,临床上有多种多样的成分,历代医家不尽相同,但一般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砒枯痔散,一种是无砒枯痔散。有砒枯痔散的主要成分是砒和白矾,佐以雄黄、朱砂、硫黄、黄丹、乳香、冰片、乌梅肉等,无砒枯痔散常用的药物有花蕊石、明矾、胆矾、雄黄、雌黄、皮硝、鸡粪、麝香、冰片等。有砒枯痔散腐蚀性强,渗透力大,因而痔核干枯性好,疗效较好,但药物毒性较大,副作用也大。无砒枯痔散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但药物渗透性较差,对较大的痔核疗效稍差。

(2)制作方法:关于枯痔散的制作方法,各家大致相同。如黄济川枯痔散制作法:先将白矾(60g)、白砒(6g)、雄黄(6g)、月石(6g)混合研细,放于瓦罐内,再将棉纸中央剪一个直径约为1cm的圆孔,用它将罐口封闭,然后将瓦缸放于火上烧炼;待瓦罐中药物完全溶化时,将已研细的洋硫黄(6g)从棉纸孔迅速倒入瓦罐内,同时稍减火力,直至将药物烘干为止,凉后,将瓦罐内药饼倒出,研成细末,即成枯痔散。

(3)作用原理:用枯痔散治疗痔疮,主要是通过局部敷药后,使药物渗透到痔组织中,引起痔内血管血栓形成,痔核的血液供应被阻断,痔组织发生干性坏死,接着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离、脱落、创面修复而愈。

(4)适应证与禁忌证:枯痔散的适应证是三期内痔,嵌顿性内痔。禁忌证是不能脱出肛门外的一、二期内痔以及伴有严重的内、外科疾病及妇女妊娠期。

(5)敷药方法:传统的枯痔散敷药方法比较复杂,现在临床上枯痔散的用法有所简化,具体方法简述如下:患者排空大便,取左侧卧位,使内痔核脱出,局部清洗干净,将棉纸撕成数片,一边以水浸湿,嵌于内痔与皮肤之间,使痔核与皮肤隔开,以防药物腐蚀皮肤,然后用枯痔散适量,加水调成糊状,涂于痔核表面,厚度为不见黏膜为宜,用反折棉纸将痔核包裹,防止药物腐蚀健康组织,外盖纱布固定。以后每次换药,将分泌物和药物洗去,再涂上枯痔散,每天换药l~2次,直到痔核变黑、变硬、枯干、脱落。一般上药6~10天,痔核脱落后,外敷生肌膏,至伤口愈合。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敷药要均匀,注意保护周围皮肤;便后用温水坐浴,并及时敷药;痔核枯脱阶段,如痔核未完全脱落,不可强行分离,以免出现大出血;注意观察,防止发生砒中毒。

(6)治疗效果:枯痔散治疗内痔疗效肯定,但目前临床上运用不多,主要是因为枯痔散疗法有一些缺点:有砒中毒的可能,用药期间患者痛苦较重,疗程也长,且运用不当时痔核脱落不完全。因此逐渐被其他疗法所取代。

2.枯痔钉疗法本法又称插钉疗法,是指应用药钉插入痔核内,使痔发生坏死、脱落或萎缩,继而痊愈的一种治疗方法。

(八)注射法

注射法是指直接将药物注射在痔核上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上根据所用药物的不同分为硬化萎缩法和坏死枯脱法。

1.硬化萎缩法又称硬化剂注射法,是指将硬化剂注射于痔核,使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然后逐渐纤维化。是目前国内外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注射的药物较多,国外主要有5%酚甘油、5%的酚植物油(杏仁油、橄榄油等)。国内主要有消痔灵注射液、矾黄消痔注射液、复方诃子液等。

2.坏死枯脱法运用具有坏死作用的注射剂直接注射于痔核局部组织,使痔组织产生坏死,然后逐渐脱落,创面重新修复而愈,因其并发症较为严重,目前应用不多。

参考文献

[1]陈晓君,宗丙华.消痔膏外敷治疗痔疮43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0,9(3):17.

[2]杨鹏里.中药外治在痔科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医外科杂志,2000,9(4):28.

[3]寇玉明.中医肛肠科临床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