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潘克生

潘克生

黑龙江省鹤岗市鹤康肿瘤医院黑龙江鹤岗市154101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均实施放射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在50例患者中,根据2个月的随访显示,临床的总有效率为80.0%。患者术后多有I级消化道反应,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完成治疗后可以自行恢复;少数有II级消化道反应,完成治疗后症状消失。随访1年显示,肿瘤小于5cm,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肿瘤大于5c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肝癌采用放射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的总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临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ectofradiotherapyonprimarylivercancer.Methods:FiftypatientswithprimaryhepatocellularcarcinomaadmittedinourhospitalfromAugust2016toDecember2017wereenrolledinthisstudy.Allpatientsunderwentradiotherapyandthe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Results:In50patients,accordingto2-monthfollow-upshowedthattheclinicaltotaleffectiveratewas80.0%.PatientswithgradeIgastrointestinalreactions,manifestedaslossofappetite,abdominaldiscomfort,completetreatmentcanbeself-healing;afewhavegradeIIgastrointestinalreactions,thesymptomsdisappearedaftertreatment.Oneyearfollow-upshowedthatthetumorwaslessthan5cm,thesurvivalrateofpatients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tumorlargerthan5cmpatients,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Radiotherapy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totaleffectiverateofprimaryhepatocellularcarcinoma,prolongsurvivalandimprovequalityoflifeofpatientswithhepatocellularcarcinoma.Itissafeandeffectiveandshouldbewidelyappliedclinically.

Keywords:Primarylivercancer;Radiotherapy;Clinicaleffect

原发性肝癌在临床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临床治疗通常以手术为主,但大部分患者由于发现并治疗较晚,丧失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放射治疗以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现将结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实验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3.5±5.26)岁。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5-49岁,平均年龄(32.35±5.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远离体外照射的方法,利用B超进行准确定位;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放射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准备放射治疗设备,协助患者卧于负压袋,对负压袋实施抽真空成行操作,将患者固定后,利用所有CT层面自动勾画体表外形,建立立体三维体表轮廓。然后逐层勾画靶区周围剂量限制性器官的轮廓。靶区轮廓勾画是能否实现精确放疗的关键。因此不但要求有高质量的图像显示,还要求有高水平的肿瘤诊疗医生配合,根据肿瘤大小和形状在相应的各CT层面上勾画靶区轮廓。放射治疗的绝对禁忌证很少,尤其是低姑息性治疗,例如对局部转移灶的止痛大部分有效。

1.3疗效评定

患者体内肿瘤得到缩小,并达到45%以上,能够维持1个月,代表缓解;患者体内肿瘤缩小效果比明显,但是存在好转现象,能够维持1个月,代表稳定;患者体内肿瘤不断增大,甚至出现新的疾病,代表恶化。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50例患者中,根据2个月的随访显示,临床的总有效率为80.0%。患者术后多有I级消化道反应,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完成治疗后可以自行恢复;少数有II级消化道反应,完成治疗后症状消失。随访1年显示,肿瘤小于5cm,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肿瘤大于5c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常见肿瘤,在临床上的死亡率极高。原发性肝癌的病情过于隐蔽,一般患者不易察觉,基本的表现特征是肝区疼痛、产生乏力和消瘦,体征表现为肝肿大,产生腹水现象,肝区具有摩擦音已经肝区血管产生杂音等。一般而言,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现如今,手术切除是公认可以根治肝癌的手段,然而,仅一部分早期患者能得到根治性治疗,80%的患者就诊时即失去手术切除机会,或接受姑息性治疗,或接受支持护理,其生存期短。随着对原发性肝癌治疗的认识,肝癌的放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业界的认可,并作为中晚期患者的治疗手段。放射治疗可以精确确定定位肿瘤,靶区剂量集中,使肿瘤得到高剂量的准确照射,周围组织受照射剂量较低,而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的损伤较少。为了提高放射治疗的效果,多主张采用未诱发正常组织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前提下,使治疗的总时间尽量缩短。文章研究结果显示,在50例患者中,根据2个月的随访显示,临床的总有效率为80.0%。患者术后多有I级消化道反应,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完成治疗后可以自行恢复;少数有II级消化道反应,完成治疗后症状消失。随访1年显示,肿瘤小于5cm,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肿瘤大于5c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研究的结果更加清晰的证明了放射治疗对于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性,帮助更多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走向健康的生活,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温馨的家庭生活。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采用放射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的总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放射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猛,田亮.适形放射治疗结合介入治疗应用于不宜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25:123-124.

[2]徐海杰,刘天壤.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介入治疗加放疗的疗效比较[J].系统医学,2017,12:85-87.

[3]王鲁通.原发性肝癌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31: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