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研究

李新泰

李新泰

平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山东平邑

【摘要】建设工程的工程造价成本,其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建设工程造价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货币形式具体计算并得以体现的。建设工程造价不但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关企业在生产建筑产品和产品销售时支出的大部分费用,而且也可以通过这种反映将企业收益更为科学的、直观的呈现出来。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构成,信息管理,研究

一、建设工程的造价构成

现如今建设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作为建设工程的工程造价成本,其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在工程建设时所产生的直接成本以及建设完成后出现的间接成本。另外,建设工程造价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货币形式具体计算并得以体现的。建设工程造价不但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关企业在生产建筑产品和产品销售时支出的大部分费用,而且也可以通过这种反映将企业收益更为科学的、直观的呈现出来。这里我们所讲的建设工程造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直接生产费用、间接生产费用以及生产利润。

1.1直接生产费用

直接生产费用是工程造价最主要内容,它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种是工程费用;另一种是措施费用。

1.1.1工程费用

工程费用主要指的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耗费在实体项目的全部费用,这些实体项目包括人工费、施工材料费以及施工机械使用费等。人工费主要指的是建设工程在施工阶段中支付给所有生产工作人员的费用。在按劳分配的今天,人工费往往根据人员分工的不同而分别发放,因此工作人员工资的差异性也就由此产生了。根据工资的这种差异性,相关企业在计算人工费用支出时一定要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以得出较为准确合理的人工费。材料费主要来自于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建筑材料,这部分费用在整个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十分大,因此材料费的高低会对建设工程造价高低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企业在工程造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刻的研究和了解当前建材市场的材料价格状况,并对其价格走势进行分析,从而最后得出的工程造价与实际情况更加符合。最后要介绍的是机械使用费,这里的机械使用费不仅仅指设备在使用时支付的费用,还包括机械在使用之前和使用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费用。要想使机械设备很好的应用于施工场地,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其运输到场地中来,并进行适当的安装和调控。一旦设备使用完毕,还要将其进行拆卸和运回,这些过程都会花费一定费用,因此在计算机械设备使用费时一定要将这些情况全部纳入考虑。

1.1.2措施费用

措施费具体是指企业在施工之前及施工时,为了及时的、有效的完成施工项目而支付的费用。根据施工情况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施工时施工环境的保护费用;两一方面是施工场地利用的费用。不同于工程费用,措施费用花费的越多对企业施工的进行就越有利。

1.2间接生产费用

虽然没有直接生产费用所占的比例大,但是间接生产费用的产生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都是不可避免的。这些费用往往不会直接做用于工程施工,但它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就目前的形式而言,间接生产费用中最主要的当属企业管理费用,而企业管理的费用通常是在建设工程施工时逐步形成的。一般情况下,企业管理费主要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奖金以及企业在日常活动中的办公费,这里所说的办公费包括企业管理人员在办公时所用的纸张、文具、取暖费、水电费等。除此之外,企业管理费还包括职工在出差时所产生的差旅费,以及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费用。

1.3生产项目利润

生产利润是工程承包者进行建设工程施工而得到的具体收益,更是企业生产的根本目的。因此要想使企业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企业承包者就一定要想办法使工程施工项目的利润最大化。而对利润进行合理的预算也是工程造价中的重要内容,要想使利润预算更为合理,企业就要根据自身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并结合项目在市场上的供求情况来进行利润预算工作,这样可以为企业日后正确的经济决策做好铺垫。

二、建设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系统

建设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是现代化企业实现主旨目标的必要前提,正确的运用可以为同时企业管理和经营提供具体有效的依据或指令。由于在管理活动工程中,工程造价信息不可能自动的与管理者产生交流,这就使得对原始数据的收集、储存、加工、整理、传递以及数据的具体应用等工作变得尤其重要,这些也是管理工作首要内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的实质是依照各种信息独有的特点,有组织、有机会的进行信息间的沟通,最终能够使工程项目的决策者得到及时的、准确的工程造价信息,从而使决策更加正确可靠。而要想达到正确决策的目的,不但要确保信息在管理中每一环节的正确把握,还要根据信息的来源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

2.1信息管理的具体内容

2.1.1设备、材料的用量管理

在建设工程造价中,关于主要的材料和设备的支出占有十分大的比例,基于这一点,必须对它们的价格和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其中用量又能决定价格,因此主要控制用量的管理,只要能够熟练的掌握材料及设备的用量,就能随时随地的套用设备和材料的最新价格,再根据这些价格快速得出相关的支出情况报告。

2.1.2工程造价资料管理

对于建设工程造价的资料进行管理也是工程造价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这种管理主要是工程造价资料的整个积累过程。对工程造价资料进行仔细的挑选、分析和整理能够有效的反映出建设工程项目的技术特点和经济特点。对工程造价资料进行积累主要为了使得不同用户可以平等的享用这些资料从而使得自己所进行的工程造价工作得以顺利完成。这种材料积累不但包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于各个阶段的造价资料,还包括其他新工艺、新资料、新技术、新设备等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工作。

2.2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工作

对企业的造价信息进行管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信息的管理。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的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四个环节,分别是造价信息的收集、造价信息的处理、造价信息的储存以及造价信息的传输等。

第一个环节是信息的收集工作,它是得到原始信息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明确企业信息需求,制定造价信息的收集程序以及组织信息收集工作的实施。第二个环节是信息的处理工作,此时要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仔细的筛选、规划、排列、分类和比较等,使原始信息变得条例化和系统化,从而其适应性和可靠性。第三个环节为信息的存储工作,也就是将整合后的全部造价信息进行存储和备份,以供日后进行参考,信息存储常用方法有手工建立档案和使用计算机进行编码存储两种。最后一个环节为信息的传输工作,要求建立起能够进行信息流通的信息通道并制定出较为合理的信息流通过程。

三、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显著的变化,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也在逐步转变。新的经济模式使得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和创新,有效的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的反映出相关企业在生产建筑产品和产品销售时支出的大部分费用。建设工程造价对于项目建设的成本控制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企业要想提高收益,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国友.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探讨[L].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7月.

[2]刘秀凤.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探索[L]l.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