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析前质量保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1

浅谈分析前质量保证

曹宁娟

曹宁娟

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321)

[中图分类号]R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9-0088-01

分析前阶段又称检验前阶段。按ISO15189:2003(E)《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的定义:分析前阶段按时间顺序,该阶段始与来自临床医师的申请,包括检验要求,患者准备,原始样本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接结束。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均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检验项目是使检验结果发挥临床价值的前提。临床实验室应向临床提供本实验室开展检验项目的清单及每个实验的参考值,临界值,危及值。检验项目选择的原则是针对性,有效性,实效性,经济性。

2患者的准备

患者的状态是影响检验结果的内在的生物因素,常见影响因素:

2.1情绪,患者处于激动,兴奋,恐惧时,白细胞,血红蛋白可升高。

2.2运动,剧烈运动可导致血钾,血钠,酶,白蛋白,糖,磷,尿素,天门冬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等结果异常。因此应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

2.3昼夜变化,如ACTH分泌峰值时间在6-10时,谷值时间在0-4时,幅度在150%-200%

2.4体位,体位从立位到卧位ALT下降7%,AST下降9%,ALP下降9%TG下降6%。

2.5饮食,一顿标准餐后,可使TG增高50%,GLU增高15%,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血BUN及UA增高

2.6药物,药物对血,尿等成份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一

些药物可使体内某物质发生变化,如ACTH,胆盐,氯丙嗪可使TCH升高,肝素及甲状腺素使TCH降低,药物也可以干扰测定中的化学反应。

3标本的采集

标本的正确采集至关重要。对标本质量影响因素有采血姿势,止血带的使用,采集与收集标本的容器,标本量及抗凝剂及采集标本的时间。如静脉采血宜坐位或卧位,止血带使用后1分钟内采血,回血后立即松开。血液标本原则上晨起空腹时采血,尿常规宜采取晨尿,粪便检查应取黏液,血液部分,用于血培养的标本应在使用抗菌素之前,最好床边采集和接种。

4标本的运输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实验室,否则会影响结果。要了解运送过程是会引起标本变化,即使采取措施。如测定血气分析的标本应严密封闭防止接触空气,测氨标本应置冰瓶中冷藏血液已抑制细胞代谢。天冷时检查滴虫或阿米巴,标本应置30度左右水浴中送检。精液标本也要保温运送。标本由工作人员负责,不要委托病人或病人家属,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5标本的验收

标本送实验室后应有专人验收,验收内容是唯一性标志是否正确,申请项目是否与标本相符,标本是否溶血,抗凝血中有无凝块等。遇到不合格标本可以拒收并及时反馈给申请科室。验收应有记录。

综上所述,全面质量管理是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检验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中的一个容易被忽略却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加强临床医师,护士,检验者的不断沟通和积极配合,确保检验标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使分析前质量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