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物保护管理的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基层文物保护管理的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

黄建辉

摘要:至今为止,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这期间,会留下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化古迹,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言,这些文物古迹不仅是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人类智慧的有效见证,而且也是研究我国历史的重要资料,因此,保护文物古迹,已成为各级文物保管机构和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大众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物管理;问题分析;解决措施

现阶段,文物的保护与管理,是我国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工作者必须引以为重的首要工作任务。做好该项工作,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促使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而且还能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正确的指引。但是在实际运行时,一些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却仍存有很多缺陷和不足,进而给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很多不利因素。因此,为了改善这种现状,相关部门就要对现行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强化,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推动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1.现下我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1.1文物保护和管理队伍结构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基层文物工作队伍,不仅人员结构复杂,而且人员素质和文化程度也是参差不齐,很多基层文物保护管理人员对于自身所承担的管理责任和工作义务无法给予正确的认知,再加上其缺少专业文物保护知识和管理能力,所以使得整体文物保护水平普遍偏低,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的文物保护管理现象屡屡发生。此外,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文物保护经费落实不彻底,所以其基层文物管理机构的办公条件也是十分简陋,既缺少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和管理技术,又没有设置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进而导致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根本达不到相应的保护效果和管理标准。

1.2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各有千秋,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单位领导对于文物保护的重视度也是高低不同,基于此,这就使得一些文物保管机构的文物保护任务变得异常繁重,其不仅要承担文物保护工作、考古开发工作,而且还要负责文物古迹修复的研究以及博物馆管理工作等,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者和管理者大量缺乏。

另外,由于基层文物保管机构缺少充足的文物保护经费,对于自身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做不到全面明确,并且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的有效制约,所以,在开展文物调查、文物管理、文物安全保护以及文物遗址抢救性发掘等工作时,就会出现很多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进而不仅导致一些珍贵文物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而且还阻碍了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和发扬光大。同时,尽管现下国家及各级政府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度,并制定了与之相关的法规政策,但是在实际落实上,却是差强人意,这在某种意义上,就会降低整体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水平,降低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3管理经费不充足

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其大多数经费投入都是来自于地方政府以及财政部门的支持,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城市建设,一些地方政府在成本投入上也逐渐偏向于经济发展,相对,在文物保护工作上的投入却是少之又少,仅有的文物保护经费,也只限于工作人员的工资保障,甚至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连这种基础保障都很难达到,这就使得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管理水平和保护效果也在日渐下降。此外,由于文物保护管理经费不充足,所以配套设施和文物存放条件也是十分简陋,这种环境下,就会加快珍贵文物的损坏程度,严重时,甚至还会发生流散、丢失等不良现象,令人十分痛心。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全面解决。

2.相关强化措施

2.1加强各级政府及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度

首先,要在大范围内普及和宣传文物保护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给予正确的认知,进而积极参与其中,以便为促进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其次,要强化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的文物保护意识和管理意识,使之能够充分明确自身所承担的管理责任和工作义务,进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文物保护方案,在彻底落实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基层文物管理水平;再次,要提高基层文物保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使之在开展本职工作时,能够做到严于律己、规范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基层文物保护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杜绝那些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的文物保护管理现象的发生;最后,基层文物保管机构和要秉着依法办事的原则,结合国家相应的法规政策,制定一系列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符的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和管理规范,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使之发挥出真正的约束作用,从而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据,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文物保护工作与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步发展。

2.2大力拓展文物经费来源渠道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前提条件就是要保证文物保护管理经费的充足性。尤其是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其相关基层文物保管机构,既要向上级领导和部门申请专项文物保护管理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又要积极拓展文物经费来源渠道,可以通过开展能够体现我国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陈列展览,来吸引社会企业以及民众目光,进而有效利用民间和社会资金,来创建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工作环境,以便使所有珍贵文物都能得到全面的保护,减少文物丢失、损坏等不良问题的发生,最大化提升我国基层文物管理部门的业务管理水平和监管力度。

2.3做好文物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工作

基层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文物保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机构,其要想保证文物保护的实效性,实现与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步发展,首要任务就是要做好文物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工作。在具体执行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遵循全面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有效管理的原则来进行,并结合实际情况,以相应法律政策为基础,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开发管理方案,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文物保护管理成效,推进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有效加快。

2.4构建完善的基层文物管理体制

第一,要积极发挥当地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构建健全的文物保护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对各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控,进以使其达到一定的规范性、合理性、科学性,真正做到与经济发展建设同步;第二,要明确基层文物保管机构的管理责任和历史使命,使之可以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给予正确的认知,从而在开展文物调查、文物管理、文物安全保护以及文物遗址抢救性发掘等工作时,能够达到相应水准;第三,要落实好各项文物保护管理规范和政策条例,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进而引进高科技文物保护技术和管理技术,实现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满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需求,而且还能促进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因此,各级基层文物保管机构应从自身抓起,做好文物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工作,并构建完善的基层文物管理体制。同时,还要加强地方政府及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度,拓展文物经费来源渠道,这样才能保障文物保护管理的最终效果,实现中国伟大的复兴梦。

参考文献:

[1]刘向阳.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中国会议

,2017,11:10-11

[2]李川.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文物保护报,2017,0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