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

荣玉英

身份证号:45222819890317xxxx

摘要: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对提高工程质量、加强行业监管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不仅仅是表现在施工现场,更是折射出一个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和深层次的管理水平。因此,加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近几年来,党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方面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出工程现场管理直接关系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搞好工程现场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工作进行认真的分析,减少工作失误,增加信任度,以此来强化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效率、施工利润。本文简述了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意义与内容、主要原则,并详细的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与内容

1.1施工现场就是直接建造建设标,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安伞、文明的生产。施工现场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保证施工活动能高效率、有秩序地进行,现场出现的各种生产技术问题,有关施工人员在现场应该及时解决,实现预定的目标任务。

1.2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通过对上述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内容的优化,来实现我们的优化目标。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精品,令而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二是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的组织作业,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四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不断降低成本;五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六是均衡地组织施工生产,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七是加强基础工作,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八是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作业。

二、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主要原则

2.1效益优先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应把工程效益放到首位,在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同时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以此来提升建筑企业的利润。建筑产品体积庞大价值昂贵,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看似微小的浪费,累加起来,可能就会是一笔较大的开支。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应不断的降低企业的支出成本,用管理手段来制约施工中不必要投资,同时利用管理方法来减少不良的成本支出,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2.2科学管理

科学合理是万物之本,是任何理论之真理所在。建筑项目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施工中必须要注重科学化的管理,尤其是现场的施工管理。因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施工项目又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现场施工的管理内容要详细、流程清晰、标准和规范严谨、科学管理,并以此推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3标准化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中要以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并以相关的规范为指导,进行标准化施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同时明确施工工序的合理性,把工程中所涉及的施工流程进行总结,做出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常见问题

3.1现场管理中的安全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中因环境和施工机械的因素,现场往往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施工人员不佩戴安全帽、安全网杂物过多、楼梯和电梯井等通道口没有防护栏杆、基坑以及屋面楼板等区域没有警戒标志、施工机械没经过安全检验、施工人员不具备上岗条件、电箱没有设置防雨设施、搅拌机没有设置防护罩、塔吊指挥或联系信号不稳定、升降机没设置安全门等,以上这些因素都会给工程带来安全隐患。所以有必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3.2现场管理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施工现场管理中的环境污染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搅拌机、合灰机等施工机具没有做好防护或封闭,造成施工现场粉尘飞扬,地面污浊严重,这极大的影响到了周围的施工环境;其次,施工现场没有建立围挡墙,造成垃圾或材料转移到附近,影响到了周围的环境;再次,施工运输车辆在运输沙石时没有进行覆盖,同时也没有对车辆进行认真的清洗,造成施工作业区或办公区扬灰严重,加之回填土受自然因素的影响飘散,形成了施工现场的严重污染。

3.3施工料具的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材料较多,施工中应根据不同环境和不同材料的特殊性进行分类存放,避免材料集中堆放而影响到了材料的性能,例如:钢筋如果不堆放在棚内,会造成变形或锈蚀。施工工具也要存放到指定区域,避免人为因素破坏而影响工具的寿命,同时也减少了施工成本的支出。

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应对策略

4.1抓好现场安全管理方针

首先,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再次,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事故的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去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最后,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切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工程特质制定详细的项目安全风险预测及相应的保证措施,并对项目风险进行分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各部门、班组及个人,以便在项目实施全过程更好地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及培训,做好生产前的安全技术交底,生产中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预案,做好监管。

4.2平面布局要合理

施工现场管理中要注重施工布局的合理性。现场施工平面图要由设计师精心设计,并且能够与现场情况相一致,每个施工人员都能通过图纸明确所要施工的部位,同时对危险区域进行标注,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布局过程要对区域性功能进行规划,协调好双方的施工时间,避免施工机械和施工空间的相互影响。

4.3资源要进行合理配置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各种资源的配置,有人力、材料和机械等,而且这些资源的需求量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的施工过程需要高效率的同时,还需要施工过程的高效益。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就需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施工现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使得施工现场的动态投入生产达到最佳组合,而且还能顺利的完成施工任务,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客观规律,对资源做动态配置。人力、材料和机械的经常计划要根据进度计划来编制,以期达到最大限度、最合理的利用。

五、结束语

总之,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就是实现施工企业整体优化。施工现场管理实质上是企业各项专业管理和基础管理工作在生产现场的深化和体现。加强现场管理,就是寻求企业专业管理和基础管理在生产现场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以生产现场的区域优化来达到企业整体优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侯松林.建筑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5

[2]赵宏利.小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J].China'sForeignTrade,2010,Z2

[3]蔡潮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之浅析[J].魅力中国,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