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静脉输液完毕拔针方法的探讨

/ 1

关于静脉输液完毕拔针方法的探讨

段敏

段敏(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贵州安顺56100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7-0295-01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给药途径,在多种治疗中占有不容置疑的首要位置,随着医疗水平和社会要求的提高,不仅要求“一针见血”,而且要求在输液完毕时“无痛性”拔针和拔针后“无瘀血”,这虽无很强的技术性,但关系到一个人的责任心问题,长期输液的病人或老年病人因血管脆性增高,在拔针后易形成皮下瘀血,影响血管清晰度,给下次输液带来困难,根据临床经验就该课题作如下探讨。

1“无痛性”拔针

1.1做好心理护理当病人过分紧张时,血管易痉挛,拔针时易发生疼痛,输液即将结束时,到病人身边守护,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并保证不会使空气进入体内,告知病人“该拔针”了,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1.2保持适宜的方向迅速拔针拔针前应彻底清理固定胶布的针头,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针柄,防止针头转动损伤血管,并与皮肤保持15°—20°的角。将针头迅速拔出,然后再压棉球,随即用一条胶布固定,这样,避免家属或患者拔针后压棉球的烦恼,又不损伤血管。

1.3针头未拔出前,不可用棉球按压针头,以防针头受压后贴住血管下壁产生刺激性疼痛,及增加血管壁、皮下组织、皮肤对针头的阻力而加重疼痛,损伤血管,正确的方法是:准备拔针时左手拿棉球轻轻放于需按压处,在针头拔出后方可用棉球压紧,随即用一条胶布固定;而不能在未拔出针头前,就将棉球压紧针头,如这样,在拔出针头时,就会损伤血管,因输液时间过长,针头和血管壁粘在一起,如用棉球先压,拔针时就会受到很大的阻力,导致血管的损伤,为下次穿刺带来很大的痛苦。

1.4当输液瓶内的液体滴净,输液管中残液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时,我们方可拔针,否则,会浪费液体,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防止“瘀血”

2.1拔针后注意棉球按压部位和时间:正确的方法是:针头进血管处而不是进皮肤处,我们在穿刺时,通常是从血管上方进皮后再沿血管止方平行一段后再进入血管。这样,就形成了两个“针眼”,一个看得见,一个看不见,两个针眼之间有一段距离,如果按压皮肤的“针眼”而不按压血管壁的“针眼”,否则血液仍会从这个“针眼”流入皮下形成瘀血。按压时注意勿揉,并保持约1至2分钟。

2.2拔针时先将输液器关闭,防止在拔针过程中刺激性药物漏入皮下损伤皮肤,如钙剂。

3小结

静脉输液是抢救危重病人及一般病人静脉给药的重要手段,是临床上最为广泛的护理技术操作,长期以来,在输液完毕拔针方法的问题上,始终没有统一的答案,教科书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因而,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偏见,严重地束缚着病人和医护人员。给病人造成许多痛苦,但据我的临床经验,拔针后再用棉球按压的血管损伤性小,而且一根据血管接着输几天都不损失,如先用棉球按压再拔针,血管损伤性大,往往第二天给病人输液时,这根血管已瘀血,不能再输液,必须另选血管,这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使病人的满意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