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松解术在肘关节创伤后僵直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30
/ 2

关节镜下松解术在肘关节创伤后僵直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魏福缘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七煤医院154600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术在肘关节创伤后僵直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肘关节创伤后僵直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治疗。结果: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手术后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较手术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肘关节创伤后僵直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对患者的肘关节功能进行明显的改善,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肘关节创伤后僵直;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ffectofarthroscopicreleaseinthetreatmentofelbowpost-traumaticstiffness.Methods:fromAugust2016toJune2018,56patientswithpost-traumaticelbowstiffnesswereselected.Allpatientsweretreatedwitharthroscopicreleaseofelbowjoint.Results:theactivityofelbowjointwassignificantlyimproved,andtheMayoscoreofelbowjointfunctionafteroperation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beforeoperation(P<0.05).Conclusion:arthroscopicreleaseofelbowjointinthetreatmentofpost-traumaticrigidityofelbowjointhasagoodclinicaleffect,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functionofelbowjoint,andissafeandreliable.

[Keywords]ankylosisofelbowjointaftertrauma;arthroscopicreleaseofelbowjoint;curativeeffect

肘关节周围有多根韧带环绕,关节结合紧密,损伤或炎症后易出现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组织粘连,僵硬强直发生率较高。肘关节具有屈伸和旋转前臂的功能,

对手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肘关节僵硬不仅造成肘关节功能部分丧失,还会严重影响手部功能,因此会对患者生活及工作造成巨大影响[1]。近年来随着肘关节镜器械的成熟,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已在国内一些医疗机构开展,我院采用肘关节松解术治疗,经随访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肘关节创伤后僵直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4例,女性32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0.2±3.6)岁。原始骨折为肱骨远端骨折24例,鹰嘴骨折16例,恐怖三联征11例,肱骨小头骨折5例;肘关节僵硬病程时间6-23个月,平均病程(10.2±2.4)个月;有10例合并尺神经症状,3例存在桡神经症状;原骨折均已骨性愈合;术前均已进行理疗等康复锻炼3个月以上,僵硬症状无明显改善。术前肘关节伸直平均活动度(80.0±17.0)°,屈曲平均活动度(38.1±13.7)°。

1.2方法全麻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手术,上臂使用气囊止血带,肩外展90°,屈肘90°,根据术前检查结果选择手术入路,外侧入路、近内侧入路、近外侧入路、后正中入路。关节镜进入后按照顺序探查肱尺关节间隙、上尺桡关节,检查病变关节滑膜充血增生及关节间隙狭窄程度,清理关节腔后松解粘连带及瘢痕组织,切除滑膜取出游离体,消除增生的骨赘,术后根据松解范围选择留置或不留置引流管。两组患者术后24h肘关节周围外敷冰袋,对疼痛者给予药物镇痛,次日开展康复训练,在患者忍受范围内进行主被动肘关节屈伸训练。

1.3观察指标参考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2],评估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其中,Mayo评分项目及其评分如下:疼痛(共45分)、屈伸功能(20分)、关节稳定性(10分)、日常生活功能(25分);其中,90分及以上表示肘关节功能恢复为优,75-89分为良,60-74分为可,60分以下为差,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2结果

术后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手术后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较手术前明显增高(P<0.05)。

3讨论

肘关节在上肢的具体功能主要包括调整手部以及躯干之间的距离和位置,促进双手功能的发挥,肘关节对前臂旋转功能的作用十分重大,例如擦洗后背、拧瓶盖以及换灯泡等,肘关节在前臂旋转活动中的主要参与关节为近端尺挠关节,属于前臂旋转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上肢功能以及前臂旋转角度研究显示,前臂旋转受限会对患者上肢功能产生极大影响,当患者产生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出现几率大概为1.6-5.3%,患者遭受创伤后,关节内部渗血,为了使患者疼痛得到缓解,对其肘关节长时间采取被动屈曲位,因此关节囊容量升高,肘关节囊增生逐渐加厚,严重者会出现挛缩,韧带出现挛缩,导致异位骨化,对患者的肘关节屈伸功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目前大量的研究已证实,关节镜下松解是一种安全且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肘关节镜明显改善创伤后肘关节僵直患者的肘关节功能,减少疼痛,创伤小,加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而持续的被动活动在维持肘关节良好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3]。但是,与此同时,关节镜由于入路距离肘关节周围血管及神经均比较近,所以其操作空间有限,对操作技术有较高要求。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创伤后致肘关节僵硬优势在于:①肘关节镜下松解术以其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更适用于关节内因素造成的肘关节僵硬,而创伤后导致肘关节僵硬多数为关节内因素造成的。②关节镜手术通过若干个长度不足1cm的小切口通道,可以完成关节内探查清理、滑膜切除、游离体取出、骨赘去除等手术,相对于切开松解术来说,在无需巨大手术切口和组织剥离的情况下即能到达肘关节的各个部位对相应的病变进行完全、彻底地治疗,大大减少了手术本身的创伤。③关节镜手术由于微创,患者可以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减少了继发性關节粘连、血肿形成和异位骨化发生的风险。尽管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较传统的切开松解术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的适应证为关节内因素造成的肘关节僵硬且无明显骨性异常及畸形;禁忌证为关节外因素造成的肘关节僵硬、肘关节腔完全消失、尺神经皮下移位术后、尺神经肌肉内移位术后、关节软骨缺损严重造成的骨性强直。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肘关节镜松解术具有术野清晰、微创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能有效改善肘关节活动度,在肘关节僵直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而且配合术后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才能有望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郭超,王宇,刘欣伟,等.关节镜下松解术在肘关节僵硬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7,26(5):327-330.

[2]王建星,董文峰.肘关节开放松解联合内固定取出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9):107-108.

[3]强辉,崔雅清,冯敏.关节镜下前后联合松解治疗肘关节创伤性僵直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1):1526-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