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地面建设中集输系统工艺的完善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油田地面建设中集输系统工艺的完善措施研究

李岩

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油建二公司黑龙江省大庆市163000

摘要:石油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为了进一步提高油田地面建设水平,对集输系统工艺进行完善和改进就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从当前油田集输系统工艺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具体的完善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油田建设;集输系统;系统工艺;完善措施

引言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能源用量需求不断增大,石油开采会随着油井深度的不断增加变得更加复杂。油气集输能够将油田内部的原油及伴生天然气进行收集,然后将其进行加工供给工程及附近居民进行使用。其中主要包括天然气净化及原油稳定等工艺,从施工工艺中能得知油气集输系统的复杂性,油气集输系统主要可以将气体进行加工,将加工好的气体提供给人们使用,所以必须将油气集输系统消耗进行降低。

1油田集输系统概述

油田地面集输是把分散的各个油井采出的原油(含有伴生天然气、水、泥砂)等通过管网输送到各个计量站集中计量、再输送到集中处理站(联合站)进行油气分离、脱水、除砂处理,得到国家标准合格产品——原油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地面集输工艺流程,它是由管网与设备组成。由于生产运行、滚动开发及改扩建,呈现在油田采油厂油区地面及埋藏于地下的各类新建、改建、报废的管线犹如被打破的“蜘蛛网”般错综复杂,使得地面集输系统的管理滞后于原油产量不断增加的被动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再则,地面工艺流程是通过管线连接的各种设备(集输的动设备、静设备、辅助性的电力设备设施等)来实现、完成的,设备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十分重要的。

2油田地面建设中集输系统工艺技术分析

2.1高效油气分离技术

应用高效的油气水三相分离技术措施,在油井的采出物进入分离器前,实施管道的热化学脱水作用,通过高效的分离器的分离处理,将高含水原油的含水率降低,使其变为低含水的原油,然后经过电脱水器的电化学脱水过程,将原油中的水分离出去,使分离后得到的原油的含水达到行业标准的规定,完成油气集输的生产任务。通过加药处理,提高油气水三相分离的速度,结合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降低了油气集输系统的成本。利用斜板技术措施,降低液流的速度,提高油气水三相分离的效率。结合油田生产的实际情况,建立地面油气集输系统的自动控制和管理的模式,实施安全预警报警机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通过连锁控制,实施远程的控制和管理,提高油气集输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对油气水三相分离的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达到更好的处理效率。

2.2原油集输工艺

我们在遇到高凝原油和含蜡比较高的油田中,经常使用加热工艺、单井集中计量工艺、多级布站工艺、大站集中处理工艺和单双管集油的工艺技术等应用在油气田地面集输工艺技术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辽河油田和华北油田。我国大部分油田目前都已经进入高含水期,所以油气田地面集输工艺技术也要向着符合高含水油气田具有的特点方面进行发展,对集输工艺技术不断的简化、优化,保障集输工作在常温的状态下和低温的状态下也能正常工作。

2.3油田原油多相混输工艺技术

我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展对油田原油集输工艺的相关研究工作。在此阶段,油气水混输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这一现象被我国的科研人员及时发现。欧美等发达地区已经广泛应用油气水的多相混输工艺,相对于我国来说,这些发达地区的原油多相混输工艺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3油田集输系统工艺的完善措施

3.1实施油田信息化管理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各行各业都已经将其先进技术应用到企业实际工作中来,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及传输都需要利用计算机完成,能够提升企业智能化发展,节省大量人力资源,节约企业运行成本。油田开采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化管理对运行程序进行进一步完善,可以对管路及废气废水等进行监控,将相关数据输入进计算机内,计算机的利用能够有效节省时间,将工作效率进行进一步提升,较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

3.2加快技术革新

对热采的提高、水处理工艺要加大改造力度,要加大原油的运输效率。对现有的水泵以及油水分离器也要进行必要的改造,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加大三相高效分离器的推广力度,简化现有的处理工艺。实现接转站的密封运行,加强对防腐技术的研究。对油泥沙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实现其二次利用。以上内容都是工艺革新以及新技术应用的有效手段,今后相关人员要落实好这部分工作。

3.3加强管线防腐

原油集输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线腐蚀现象,集输系统管线的腐蚀问题已成为制约油田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腐蚀问题在加大安全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生风险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油田运行的危险,一旦引发事故将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管线的防腐十分重要。目前的主要防腐技术包括对硫化氢电化学腐蚀的防护、防腐涂层和衬里的使用、耐蚀合金和非金属耐蚀材料的应用、管道外腐蚀的防护等。

3.4选择最佳的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结合油田生产的实际情况,优化油气集输工艺流程,选择最佳的处理流程,实现油田高效生产管理的目标。通过计量站的汇管,混输的方式输送至转油站,进行油气水的初步分离处理,分离出来的天然气作为燃料使用,或者输送给天然气处理厂,经过进一步处理,变为商品天然气外输。含油污水一部分用于油田的掺水和热洗用水,另一部分输送至联合站的污水处理场所,经过深度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获得合格的水,输送至注水泵站,通过注水泵加高压,进入注水干线,通过配水间分配给各个注水井,应用正注、反注或者合注的方式,实现水驱的开发状态。最关键的项目是转油站分离处理的低含水原油,依靠输油泵将其输送到联合站,进行彻底的分离处理。原油脱水工艺流程,经过管道的热化学脱水和站内的电化学脱水工艺,获得合格的油,进入好油缓冲罐,通过输油泵,将其输送至原稳站,进行原油稳定处理,去除原油中的轻组分,降低原油集输处理过程中的蒸发损耗,提高油品输送的效率。

3.5对油气集输系统工艺的完善

由于基础设施老化,影响到油气集输系统的安全。通过自动化仪器仪表的应用,实施报警机制,加强对油气集输设备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提高油气集输系统的安全系数,保证油田油气集输生产的顺利进行。油田注水量的增多,提高了油田生产的成本,增加了各种动力的消耗,需要采取节能降耗的技术措施。不断完善注水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实施精细化注水,应用智能化的注水仪表,合理控制小层的注水量,满足油田配注的要求,对不同的储层实施分别定量注水,达到稳油控水的技术要求。合理控制高渗透层的注水量,加强对低渗透层的注水,才能提高水驱的开采效率。不断完善原油处理站的设备和设施,将陈旧的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如选择节能型的电动机作为驱动设备,并结合变频调速技术措施,减少电能的消耗。对油气集输工艺技术进行优化,降低设备的维护保养费用,提高油气集输系统的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油气集输生产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各种能量的消耗,优化设计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减少流程中弯曲管道的数量,更好地完成油气集输流程的设计,及时解决油气集输工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防止发生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引起油气损耗的增多,导致油田生产效益的下降。在未来的发展中油田地面建设集输系统工艺还需要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严建国,田茂建,朱玉霞.浅析油气集输工艺流程[J].科研,2017(2):00160-00160.

[2]陆裕.油气集输系统节能降耗技术研究[J].化工管理,2017(26):255.

[3]路涛,赵梦苏,田云吉,等.浅析地面油气集输工艺技术[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7(5):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