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

李岩李慧影

李岩李慧影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130000

摘要:正常来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患病人员是老年人,所以其存在着相当明显的特点,首先病情具有很高的复杂程度,突发状况也是非常常见的问题,这其实也给临床上的护理和用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不断改善护理情况、提高用药的安全才能给患者的康复带来最大的帮助,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其实也是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手段。本文从护理和用药两个方面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工作展开论述,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用药安全

心血管疾病涉及到的病型种类很多,不仅有常见的高血压和心绞痛,还有很多例如心肌梗死等危险的病症,在患者分布上也以老年为主。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突发性,经常会有很高的致死率。现在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很多,根据相关估测,已经超过了2亿,每年致死数量约为300万,并且发病也往往会导致一定的并发症,给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所以这样看来,心血管疾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对于当前阶段的治疗工作来说,我们也应该重视提高护理质量和用药安全。

一、关于护理的质量

对于护理人员来说,首先应该具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基础,这样才能给护理的实践带来指导,理论知识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医学和人体结构知识以及药物作用方面,更应该了解如何处理紧急情况,这样才能在突发状况面前沉着应对,做出正确处理,避免病情的加重。是正常来说,护理工作包括日常监护和皮肤管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等方面,下面分别进行简要分析。

(一)严格监护

正常来说,心血管疾病本身具有一定的突发性,所以相关护理人员应该沉着面对各种突发状况,结合规范的流程来开展护理。同时应该准备好各种在医护工作中所能用到的设备,确定设备的良好运行,针对病人的血压情况进行细致观察。同时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当中应该对情绪变化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患者的心跳以及血压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也应该注意患者情绪是否存在变化,针对患者进行开导,这样才能让患者处于一个较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好转起到积极作用。

(二)皮肤管理工作

其实患者长期在病床上居住也可能会导致是皮肤上的一些症状,举例来说,很多气垫床上的患者也会出现国民情况,这就需要积极叮嘱患者进行翻身,经常更换衣服和床上用品,如果注射过程当中出现了红肿情况就要立即拔出,静脉注射部位也应该随时更换,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注意不可以用热水袋取暖热敷,否则会造成病情加重。

(三)做好静脉输注工作

护理人员每天要做的一项基本工作是给患者输液,心血管内科患者多为老年人,心脏承受能力差,如输注速度过快,易导致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所以要控制好静脉输注速度。特别是有硝普钠、硝酸甘油等成分的药物不但应注意输注速度,还应密切观察患者,以防患者血压下降,要保证疗效。

(四)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很多药物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在使用新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认真看说明书,关注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给患者做皮试后仍应不断观察,以便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例如,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等抗心律失常药时应加强监护,并注意心率、心律变化。用前列地尔等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应采取第一瓶静脉输注的方法,并进行热敷,以免刺激血管,使患者感觉痛苦。

(五)提醒注意事项

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应告诉一些药物常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自救方法,教会患者避免某些意外的发生,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家属介绍护理知识,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助。例如,心血管患者突发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时,肺脏淤血到一定程度造成严重的缺氧。医护人员应提醒患者立即从卧位改变为坐位,甚至站立位,以逐渐缓解症状。

二、用药安全管理

心血管内科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高风险、高抢救几率的特点,所以特别要求护理人员合理用药。医护人员应注意因病施药,合理用药;熟悉药物的特性、用途及相应的不良反应;加强患者用药的指导;及时学习掌握新兴药物的药性和注意事项;注意药物与食物之间、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反应。

(一)注意因病施药,及时合理用药

心血管疾病有多种表现情况,应根据不同的病况合理正确的用药,同时,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着共同的发病昼夜节律特点,一般早上和中间发病,要遵照患者的发病时间和药物的最大药效规律,科学的让患者服用药物。

(二)熟悉药物的特性、用途及相应的不良反应

心血管内科的用药比较复杂,护理人员应熟悉药物的特性、用途及相应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本着高度的责任感不断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准确用药,预防突发状况,减少意外发生。掌握药物的服用方法和药量,详细掌握各种常用药,特别注意某些敏感药物,熟悉药性,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

(三)加强用药指导,提醒患者合理膳食、加强锻炼

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合理膳食十分重要,患者应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控制脂肪摄入的质与量,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四)及时学习掌握新兴药物的药性和注意事项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医疗手段设备不断更新,各种新兴药品越来越多,许多难以治愈的疾病现在也有了治疗药物,护理人员应及时更新药物知识,避免用错药物,防止出现医疗差错。在新药物使用过程中应及时观察反馈患者的用药效果并记录在案,分析其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对新药物全面掌握了解,保障患者安全。

(五)注意药物与食物之间、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反应

药物与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搭配不当,不仅不利于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还会降低药物的应有药效,甚至还会发生中毒或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应该注意药物与饮食的相互作用,如药品不要用茶,牛奶,咖啡等服用,而心律平这种药物由于局部麻醉作用,宜在饭后和饮料等同时服用,不能嚼碎。护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药理学知识,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三、结语

经过前文总结,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护理质量还是用药安全,对于医护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医护人员来讲,也应该提高对自己业务素质的要求,不仅要从专业知识方面,同时实际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医院来说,首先应该做好培训教育工作,给医护人员一个不断提高自己的平台,也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护理流程的规范程度,这样才能从全方面提高护理水平。本文从护理和用药这两个方面针对心血管科的护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梅雪飞.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9):107-108.

[2]李铁英.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与用药安全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110-111.

[3]周玉洁.2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11):1714-1715.

[4]方善琼.PDCA在降低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口服药管理缺陷率的运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