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 1

浅谈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王金华侯丽波

浅谈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王金华1侯丽波2

(1佳木斯市建三江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6300)

(2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4-0148-02

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起至与此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掌握这段时间病人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护理需求,对提供高品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手术成功率具有意义。

1临床资料

1.1采用方便取样法,样本来自本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30日在本院手术40例60岁以上的外科手术患者,男15例,女25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1岁,其中38例患者并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

1.2方法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我们全面了解病情,与医生沟通,针对病人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给予心理关怀和人文关怀,使老年人在我们这个温馨的环境中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接受我们精心的护理。

1.3结果本组病例无死亡,有10例腹部手术患者带有腹腔引流管,2例切口感染。大多数患者术后应用抗生素5-7天,10-15天康复出院。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大患者对手术有焦虑、紧张、恐惧、不安、抑郁、悲观等不良心理状态。他们害怕病痛和死亡,担心是否会有意外。针对老年患者这些复杂的心理,我们从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考虑,给病人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给病人以家的感觉。并且根据每个人的个性、职业、文化修养不同,针

对性地去解除思想顾虑,除向病人解释手术对疾病有利的一面外,也恰当的在语言中指出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并发病,使其能愉快的接受手术,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手术时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2.1.2充分了解患者健康问题,如生命体征,心、肺、肾功能和凝血时间。对有高血压的患者术前监测血压除坚持药物治疗外,指导患者生活有规律,避免精神压力和情绪紧张;有糖尿病的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根据医嘱控制胰岛素和降糖药的剂量。冠心病患者定时测量脉搏、心率,嘱患者多休息,控制低盐食物的摄入。术前指导患者作床上大小便练习,床上翻身练习以及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练习,防止术后并发症。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接受麻醉医师的交班,了解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点。全麻术后未清醒的患者给予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不低于90%),控制输液滴速40—60/分。注意保暖,老年人血液循环较差,术后加盖棉被,冬天可用热水袋,但要防止烫伤。注意观察膀胱充盈盈情况,鼓励并诱导患者自解小便。对于膀胱过分胀满,应给予留置导尿,并每天清洁尿道口1-2次,训练膀胱收缩功能,预防泌尿感染。

2.2.2并存症的观察及护理对于冠心病患者术后增加心电图记录,随时了解心律变化,还要进行稳中有血氧监测;对于高血压患者,严密监测血压情况,对于糖尿病患者特别注意伤口有无感染。

2.2.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肺部感染:由于麻醉、气管插管,损伤气管粘膜,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术后呕吐误吸。应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作有效咳嗽,咳出痰液,也可雾化吸入。腹腔内出血:术后注意观察患者腹部休征,对有腹腔引流者,观察引流管内血液的颜色及量,无引流管患者,注意血压和脉搏变化,以及伤口渗血情况。如腹腔引流管血液为鲜红

色、量多或伤口渗血为鲜红色以及病人腹痛、腹痛恶心、呕吐,应考虑腹腔内有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做相应处理。

2.2.4术后康复指导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后,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和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且增加肺活量,促进心肺功能恢复。饮食上给予低脂、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多数患者可在术后一周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