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硫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安全性的回顾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甲硫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安全性的回顾性分析

张新然

张新然

(滨州医学院山东滨州256600)

【摘要】目的:探讨甲硫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收治的90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甲硫咪唑组(MMI组)与丙硫氧嘧啶组(PTU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MMI组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皮疹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PTU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甲亢时,甲硫咪唑易引起血细胞减少及皮疹,丙硫氧嘧啶易引起肝功能损伤,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

【关键词】甲硫咪唑;丙硫氧嘧啶;甲亢;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029-02

AretrospectiveanalysisofasulfurimidazoleandthesafetyofpropylthiouraciltreathyperthyroidismZhangXinran.

BinzhouMedicalCollege,ShandongProvince,Binzhou2566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armoursulfurimidazoleandadversereactionsofpropylthiouraciltreatmentofhyperthyroidismwithclinicalsafety.MethodsFromJanuary2015to2012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theclinicaldataof90patientswithhyperthyroidismtreated,wererandomlypidedintoasulfurimidazolegroup(MMI)groupwithpropylthiouracilsafety.ResultsMMIgroupofredbloodcellstoreduce,theincidenceofleukopenia,thrombocytopenia,andskinrashes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PTUgroup,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Thetreatmentofhyperthyroidism,andlesssulfurimidazoleeasycausebloodcellsrash,propylthiouracil,easycauseliverdamageshouldbereasonablyselectedonthebasisoftheconditionofthepatientswithdrugs.

【Keywords】Asulfurimidazole;Propylthiouracil;Hyperthyroidism;Adversereactions

甲硫咪唑(MMI)、丙硫氧嘧啶(PTU)均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甲亢药物,而甲硫咪唑更是甲亢的首选药物[1],为了更好的治疗甲亢,应该对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所了解,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现回顾性我院通过使用MMI以及PTU治疗甲亢的不良反应,观察两种药物的临床安全性,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53例,年龄27~55岁,平均年龄为(34.5±11.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甲亢诊断标准[2]:体重下降、易饥多食、精神紧张、怕热多汗、心动过速、大便次数增多、甲状腺肿、双手颤抖、突眼、胫前粘液性水肿,实验室检查发现TT3、TT4、FT3、FT4水平增高,TSH水平降低,排除血、尿、肾、肝功能异常者。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硫咪唑组(MMI组)与丙硫氧嘧啶组(PTU组),其中MMI组43例,PTU组47例,两组患者性别组成、年龄差异、体重、体质量、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MMI组:初始计量10mg/次口服,3次/d,症状改善后逐步减量至10mg/次口服,1~2次/d;PTU组:初始计量为100mg/次口服,3次/d,症状改善后逐步减量至100mg/次口服,1~2次/d。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评价。

1.3检测项目

白细胞计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皮疹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细胞计数比较见下表

表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细胞计数比较结果(n,%)

注:#为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皮疹发生情况

MMI组发生4例,皮疹率为9.30%,PTU组发生2例,皮疹率为4.26%,MMI组明显优于PTU组(P<0.05)。

3.讨论

甲状腺亢进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抗甲状腺药物(ATD)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也是最为基本的方法,ATD主要作用机制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酶,阻断了甲状腺内离子碘向活性碘的转化,酪氨酸不能被碘化,继而抑制T3、T4的合成[3]。

甲硫咪唑与丙硫氧嘧啶作为ATD最为常用的药物,是临床上治疗甲亢的一线用药,但两者在长期服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从而影响治疗,甚至造成患者身体的伤害。本组研究显示,治疗后MMI组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皮疹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PTU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I组ALT、ALP、TBIL、DBIL异常率均低于PTU组(P<0.05),MMI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亦显著低于PTU组(P<0.05)。

综上所述,在使用甲硫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过程中,应当定期监测血细胞计数以及肝脏功能,根据患者具体的结果合理调整治疗药物,从而规避治疗甲亢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马光敦,刘兰霞.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5):13.

[2]何婷婷,肖海鹏.甲亢的药物治疗[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31(1):19-21.

[3]王晓娟.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Graves’甲亢疗效的再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