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公民无偿献血的顾虑因素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浅谈影响公民无偿献血的顾虑因素分析及对策

闫爱美王国玲蒋海霞

潍坊市红十字中心血站261041

摘要:目的:分析我国无偿献血者的顾虑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发展更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未献血者873名,回收有效问卷866份,有效率99.2%;调查献血者857名,回收效问卷855份,有效率99.9%。结果:未献血的最主要的两个顾虑分别为怕传染疾病(38.1%)和健康状况不允许(19.9%);84.7%的献血者表示今后愿意继续献血,而表示不愿意或者不清楚的占15.3%,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健康状况、耽误时间、献血知识得分以及家人免费用血是影响今后再次无偿献血的重要原因。结论:根据不同人群的献血顾虑特点,积极开展献血知识以及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消除献血者的顾虑,同时应该从献血者的角度出发,尽量减少献血者的时间成本,提高他们的满意度,以发展更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

关键词:无偿献血;顾虑;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市民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共调查未献血者873名,回收有效问卷866份,有效率99.2%;调查献血者857名,回收有效问卷855份,有效率99.9%。2011年11月到2015年6月,课题组成员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血站医务人员配合课题组成员对前来采血点或血站献血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献血者857名,回收问卷857份,其中潍坊市256份、济南市302份、青岛市299份,经过检验,有效问卷855份,有效率99.9%;课题组派出调查员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地方进行调查前询问,确认是未献血者后,对其进行未献血者问卷调查,调查未献血者873名,回收问卷873份,其中潍坊市258份、济南市312份、青岛市303份,经过检验,有效问卷866份,有效率98.9%。

1.2调查内容

在参考问卷设计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影响献血的有关因素,进一步咨询相关的专家,分别设计针对未献血者和献血者的调查问卷。其中未献血者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未献血者的基本情况、献血知识的了解途径和程度、献血心理与行为调查(包括未献血的最主要的两个顾虑);献血者调查问卷主要包括献血者的基本情况、献血知识了解途径和程度、献血心理与行为调查(包括不愿意继续献血的主要顾虑)、献血满意度调查等方面。

1.3统计分析

利用EpiData软件录入数据,手工校对,应用SPSS120软件,采用重要性排序、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14调查质量控制

本次现场调查严格按照设计方案,采取统一的调查标准、方法,由课题组人员负责培训调查员,确保调查质量。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并检查有无缺项或者漏填。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未献血人数共873例,有效问卷866,其中男性502例,占57.5%;女性364例,占41.7%。年龄:18~28岁445例,占51.4%;29~39岁233例,占26.9%;40~50岁136例,占15.7%,51~55岁34例,占3.9%。居住在城镇607例,占70.1%;不居住在城镇259例,占19%。2004年全家人均月收入:1500元以上175例,占20.2%;1001~1500元255例,占29.4%;501~1000元301例,占34.7%;500元以下108例,占12.5%。

献血人群中,男性464人,占54.32%,女性384例,占44.9%,未填写的8人,占0.8%;年龄:18~28岁451人,占52.7%,29~39岁217人,占25.4%;40~50岁135人,占15.8%,51~55岁34人,占4.0%,不详19人,占2.2%;2004年全家人均月收入:500元以下144人,占16.8%,501~1000元284人,占33.2%,1001~1500元245人,占28.7%,1500元以上137人,占16.0%,不详46人,占5.3%。居住在城镇的占753%,不居住在城镇的占24.7%。

2.2未献血者不愿意献血的顾虑

对未献血人群未献血原因进行频次分析,得出未献血的最277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年第4期(总第238期)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2005AA401C79)。主要的两个顾虑分别为怕传染疾病(38.1%)和健康状况不允许(19.9%)(见表1)。结合调查结果分析其原因主要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不到位,致使部分人群还不了解无偿献血目前不会感染和传播疾病。另外,部分人群认为健康状况不允许是影响其献血的重要因素,这部分人群分为两类,一类人群是经过体检确实有不能献血的疾病,如肝炎,糖尿病等;另一类人群是没有经过体检主观认为自己体质差,如贫血而不去献血,后者中可能有部分人群是符合献血条件的,但基于对献血的恐慌而未献血,基于此应通过献血知识的宣传鼓励这部分人群献血。

3分析与讨论

3.1献血顾虑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未献血者还是献血者,主要顾虑都是怕影响健康:一是怕献血使自己的身体变差,二是怕感染疾病。提示应该宣传献血知识,让广大公民知道献血不仅不会影响健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益健康,而经过严格的技术规程和操作,也不会感染疾病。

3.2献血动机分析

大部分未献血者会在病人需要血液、能够享受到免费体检和健康咨询等情况下参加无偿献血;从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更多献血者在了解较多献血知识、认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不耽误时间和知道家人可以免费用血的前提下,会继续参加无偿献血。提示献血机构需要让未献血者了解医院对血液的需要程度及献血的意义,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并提供免费体检和健康咨询服务,让未献血者或献血者如实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同时应该通过提高技术和服务效率,节省献血者的时间;落实国家献血政策,保证献血者享受对应的权利。

4对策

4.1加大宣传力度,消除献血顾虑

公民普遍害怕献血会传播疾病和影响健康,因此献血机构应采取措施,加强宣传,让广大居民了解无偿献血的安全性。在献血者献血的过程中,血站工作人员有必要主动向其宣传无偿献血的安全性,可以介绍无偿献血的一些技术规范和献血知识,消除献血者不必要的顾虑;也可以组织献血者参观血站,介绍目前血站的保障献血者健康和血液安全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同时在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媒体上广泛宣传。其次是针对未献血人群,通过宣传,让他们了解献血的意义以及现在无偿献血的现状,主要是让他们知道医院一旦出现血荒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让他们出于爱心和社会责任感而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2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满意度采血机构应该改进采血技术,尽量减少给献血者带来的疼痛,并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献血者的时间;在技术层面给与保证,可以获得献血者的信任,也是消除献血者怕感染疾病、减少献血后不适感觉的的有效途径。营造良好的献血环境,如恰当的饮食,舒适的座椅,及其他满足献血者需求的良好环境,这个环境要干净、舒适、方便,而且工作时间要灵活机动;为缓解献血者的紧张情绪,可播放些比较轻松的音乐或电视等,让献血者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完成献血工作,同时也可以减少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采血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采取微笑服务,用心倾听献血者的提问并进行耐心的解释,必要时候可以对献血者进行免费体检并做好健康咨询服务,确定其是否符合献血条件;献血后,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消除献血者的心理负担,拉近与献血者的心理距离,减少献血者的不适感觉,使献血者对采血医务人员产生信任感,增强献血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陇德,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发释义[M]法律出版社,1998:7.

[2]徐健,杨雪梅,章杏英,等无偿献血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