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及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2
/ 2

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及控制

杨晨

中国机房设施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221

摘要:物联网时代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便利,各个阶层的社会人士都能从物联网技术中获得利益,学生拓宽知识渠道能够更方便地进行学习,工作者能够在信息化的影响下提升工作效率,但是同时,物联网技术并不是万金油,物联网时代下的网民面临着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一旦网民的信息和隐私被泄露或侵犯,可能会造成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甚至是威胁到网民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物联网;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前言:在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公共性的特点,所以会受到各种安全威胁,黑客的网络攻击、病毒的入侵、垃圾邮件传播等等,都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产生严重影响。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应该具有高度的病毒防范意识,做好各项防范措施,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

1物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

1.1来自黑客入侵的隐患

近几年,黑客入侵这样的情况似乎离开了公众的视野,但是在实际的网络行为中,仍然存在着黑客入侵的隐患,黑客一般出于恶意入侵网络使用者的电脑,对网民的上网行为进行非法信息的获取,特别是考虑到大多数黑客都是专业的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在互联网的使用上是极具天赋的,所以可能会给被害者带来比较大的伤害,比如说,企业内部网络如果安全防护不当,那么就可能丢失重要文件,商业秘密被窃取,轻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重则会使得企业面临倒闭和破产的风险。

1.2来自网络病毒的隐患

网络病毒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网络信息安全隐患,特别是在PC端的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网络病毒的侵害,网络病毒的违法行为非常多,网络病毒可以以多种形式传播,比如说,如果上网者登陆了一些不明链接,就可能受到网络病毒的入侵,或者将U盘插在了公共电脑上,就可能将网络病毒携带到个人电脑中,正是由于网络病毒本身具有可复制性和传染性,所以网络病毒的制止难度比较大,在使用浏览器进行软件下载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网络病毒,尽管杀毒软件不断被开发,但是新的网络病毒也正在不断的出现,并且以各种形式进行传播,可能会使得网民的上网行为被迫中止,甚至可能会面临网络瘫痪的现象。

1.3来自网络诈骗的隐患

与以上两种技术性的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不同,网络诈骗属于人为操作的,低技术的网络安全隐患,网络诈骗违法者一般以骗取受害人的钱财为目的,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以及虚拟性的特点,利用受害者的同情心或者是受害者的较低的防护意识,损害受害者的利益进行“谋财害命”。

2物联网背景下提升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对策

针对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需要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防护,提升强化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针对性。

2.1定期检查计算机系统

面对随时可能会出现的计算机系统漏洞,无论是普通网民,还是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政府部门,都应该定期检查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首先,应该不断强化自己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无论是对计算机的硬件还是软件,都要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出现漏洞或者是有任何非法侵入现象的出现,都应该从系统补丁程序上入手,及时在计算机上安装最先进的网络补丁程序。政府部门为了加强国家信息安全的防范工作,需要有专业的网络程序更新人员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更新,而普通的网民则可以在官方网站上自行下载网络补丁程序,对原有的网站和应用中存在的漏洞进行解决。

2.2建设完备的黑客防范机制

为了保障计算机的网络安全不受到黑客的侵入,国家和网络开发商应该不断优化自己的工作建设完备和专业的黑客防范机制。一方面,技术人员应该加大专业网络开发研究力度,将技术型黑客防在防火墙之外,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黑客的入侵形式,有助于解决黑客入侵的隐患;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自己的人才培育投入,鼓励更多优秀的网络人才参与到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中来,给与资金上的支持,建设一支专业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精英队伍,一旦出现黑客入侵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对抗,技术人员与技术人员之间也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开发更先进的技术防止网络黑客的入侵。此外,国家还要完善法制建设,对非法网络黑客给与严重的打击,保护公民的网络行为的安全性。

2.3完善网络病毒防范机制

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讲,网络病毒的伤害力比较小,但是也就意味着网络病毒的防范难度更大,网络病毒可能发生于任何一个上网环节中,随着信息爆炸和网络化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新型网络病毒被开发出来,这就需要完善网络病毒的防范机制,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对病毒防范工作进行科学整合,充分调动可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和技术资源,尽可能的缩小网络病毒的传播范围。此外,在病毒防范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对计算机病毒防范软件进行编码处理,对病毒防范软件的防范小国家信息实时监控,强化病毒防范机制的运行质量。

2.4算机信息加密技术

在信息网络传输或者储存的过程中也会被病毒所感染,为了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可以使用信息加密技术。利用一定的计算方法,把数字变成字符或者二进制代码,对网络上传输的数据或者储存的信息进行加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加密算法可分为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因为对称加密技术速度较快,所以比较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信息加密。非对称加密需要秘钥设定者才可以解密,一般用于设定信息访问权限中,拥有不同权限的人员可以访问的信息加密等级不同。信息加密技术可以有效防止病毒的感染,避免病毒对信息数据的窃取和恶意篡改。

2.5过滤垃圾邮件和资料备份

邮箱是人们传递网络信息的途径之一,在收发邮件的过程中,可能就会感染到病毒。但是现在的邮箱一般都设置了过滤功能,将垃圾邮件自动归类,避免用户误点而感染病毒。用户自身对可疑邮件要慎重,不要轻易点击网址链接,也轻易不要选择自动回复功能。由于病毒有隐蔽性和潜伏性的特点,所以为了信息的安全性,用户应该对计算机中的信息资料定期备份,这样能够在病毒发生最大程度的降低损失[5]。用户应该提升自己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做好病毒的防范措施,定期检查和维护网络系统,提高计算机网络运行安全性。

2.6计算机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有效防御病毒的重要措施,主要是在内部网络和公共网络之间建立安全网关,只有经过授权的访问才能够允许进入,也是防止黑客入侵的首道防线。因为计算机网络用户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有时会无意间点开带有病毒的网站或者软件,此时防火墙就会对网站或者软件进行安全检测,如果发现病毒,就会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用户,以避免病毒的感染。为了发挥防火墙的技术优势,用户在使用电脑前要先打开防火墙,并且定期更新防火墙版本,提高防火墙的防御性能。

小结

物联网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普通网民、中小型企业还是国家政府部门,都面临着网络信息安全威胁,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从定期检查计算机系统入手,建设完备的黑客防范机制和完善网络病毒防范机制,由技术开发人员和国家相关部门联手,打造安全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徐海军.物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3:192.

[2]熊海青.物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18(2):160.

[3]曹金龙.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与防火墙技术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3):225-226+229.

[4]雷领红.莫永华.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0(8):73-7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