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浅谈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郭中友王尚斌

六枝特区落别布依族彝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贵州六盘水553407

摘要:新形式下农村经济建设与农业生产活动备受重视,基于此,基层农机生产与管理得到了迅速发展,投入到农业建设中的农机数量和种类也不断增加。但目前,仍旧有很多地区在农机使用与生产管理过程中不规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进一步发挥农机监管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减少农机生产使用过程中安全事故率,保证农业规范化生产,应联合各个相关部门与单位,加强管理,提高对农机管理与生产的认识度,促进农业、农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随着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占据越来越重的地位,在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减轻人力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方面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民提高年度收入水平,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随着农村地区农业机械保有量增加,农机安全使用的问题随之产生,目前农业部门和交通部门已经就农业机械驾驶、生产等相关方面颁布管理规定,这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的使用已经进入新的时期,各地乡镇政府要根据管理规定进行农业机械的管理工作。

1农机安全生产影响因素

1.1农机安全生产意识不够

目前各级乡镇政府对于农机安全生产的意识不到位,对于农业机械对农业生产、农民人身安全、农村稳定和谐发展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忽略了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农机安全生产相关制度和方案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执行,从政府管理人员到农民对农机安全生产的意识都停留在表面,没有形成切实的行动和准确的认识。

1.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三、四级公路是发生交通事故的高危路段,就农村道路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而言,总体建设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具体表现如下:一,农村道路设置的交通指示标志较少,安全保障设置较少;二,与城市公路相比,农村道路的等级普遍偏低,三、四级公路是农村道路的构成主体,同时包含部分等外公路,公路系统抗灾能力较弱;三,受到农村道路地理位置、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村道路养护维修工作落实较为困难,从而增加了道路交通的安全风险。

1.3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工作不到位

农村村落分部零散,相互之间信息交流不畅,且大多数农机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与管理区域内的农业机械数量不成比例,造成定期巡视、管理、抽查工作无法按时进行,对区域内农机手管理工作不到位,注册登记、培训考核等工作进行不彻底,管理和监督工作开展难度大是导致地区内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和使用问题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

2农机安全生产基本策略

2.1加大农机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农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责任,落实对农机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增强农机工作的责任感,加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改变工作作风,切实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积极完成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好目标管理,按照年度农机安全目标管理责任要求,有计划的做好对农机监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和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

2.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虽然近几年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迅速,农村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总体的角度来看,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只有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和关注,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才能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匹配,进而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创建良好环境和条件。

2.3提高农民的培训力度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为了有效消除农机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政府管理部门可以提高对农民群众的培训力度,以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为重点,建立完善的农机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政府管理部门在进行农民群众的农机设备培训工作时,首先要加强对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容易发生的农机设备安全事故问题进行整理汇总,便于政府管理部门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其次,应建立长期的管理机制,对各个地区的农机设备进行逐一管理整顿,从根本上减少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问题,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培训力度。第三,要培训农民群众在购置农机设备时,查看农机设备的安全证书、质检报告等,保证农机设备能够安全投入农业生产使用中。第四,要对农机群众的操作手法进行培训,通过教授农民群众正确的操作手法,使农民群众能够规范使用农机设备,避免农机设备在工作中出现操作问题。最后,要引导农民群众对农机设备进行定期安检工作,对有问题的农机设备进行维修,已到达使用年限的农机设备进行及时淘汰,从而保证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机设备是安全的。通过提高农民的培训力度,可以使农民群众能够掌握农机设备的相关知识以及使用技能,从而保证能够有效消除农机设备的安全事故隐患。

2.4完善农机监理体系,确保农机监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首先,有关部门需针对农机安全政策法规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并严格落实各项农机安全监理要求,综合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力度。具体来说,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需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配合有关法规规定,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对地方法规规章进行补充和修订,以完善地方农机安全监理制度,明确各项技术和检测要求,规范人员培训、事故处理等相关工作的操作流程,确保各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和落实。此外,各地政府还应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下,鼓励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和推广,通过不断地设备更新,逐渐提高农机生产的安全水平。其次,相关部门要注意加强监理网络建设,完善各地农机站的人员配置。各地政府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完善本地区内的农机监理网络,并补充必要的人员配置,进而形成地区农机监理网络,根据属地管理原则,逐层、逐级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全方位提高农机生产安全监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农机监理部门还应联合相关监理、执法部门共同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定期考核农机使用者的违章行为,并加强车辆年检、补证补考等工作的管理,避免农机监理工作流域形式,确保各类违章行为得到有效地的监督和纠正。最后,各地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支持,通过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增加农机安全监理资源投入,通过各类监理设备、装备的引进,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的农机安全监理,进而提高农机安全监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在补充安全监理设备的同时,相关执法部门还应规范内部人员的执法行为,所有人员均应达到行为规范、语言规范、执法程序规范、收费标准规范等规范要求,禁止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和使用非文明用语,并且执法人员的着装必须整齐,要持证上岗、文明纠章,进而建立执法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提高广大群众的工作配合度,确保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农业机械的进一步推广,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全面提高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和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视和关注,从既有的几点影响因素入手,结合当地农机使用现状,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机安全监理体系等一系列措施,综合提高农机安全监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避免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陆艳萍.论如何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6,(5):33-34.

[2]徐予敏.浅谈如何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J].农家致富顾问,2016,(12):146.

[3]翟朝菲,饶劼.浅谈如何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J].云南农业,2017,(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