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标准化抢修管理创新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8
/ 2

配网标准化抢修管理创新实践

李焕

定州市供电公司河北保定07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全社会用电负荷的持续增加,要求供电企业必须提供优质的电能服务。配电网作为连接电网与客户之间的枢纽,在供用电关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配网故障由于发生时间、地点、类型、环境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其安全风险和关键措施控制难度大。采取配网标准化抢修管理可以有效提升配网故障抢修工作效率,鉴于此,文章首先对配网标准化抢修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研究了配网标准化抢修管理创新实践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标准化;抢修管理;措施研究

1配网标准化抢修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1)近几年,随着城市配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和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地理信息系统(GIS)、配电生产管理系统(PM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EMS)、95598系统、需求侧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逐步投入运行,提高了配网运行管理水平,但这些系统相对独立、数据共享程度低,一旦发生配电故障,各信息系统反映的数据不能有效集中在同一个平台,使运行人员面对大量配网故障信息数据而无法进行有效利用,导致运行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各类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然后根据信息数据对配网故障进行分析和判断,造成配网故障的研判时间较长。

(2)工器具、材料非标准化,影响抢修队伍到场时间。配网故障由于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类型的不确定性,导致抢修人员无法提前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型准备相应的抢修工器具和抢修材料。在配网故障发生后,只能等运行人员查找到故障点后,再根据故障点的维修需要,开始准备抢修工器具和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抢修人员到达抢修现场的时间(抢修人员接到抢修命令至到达抢修现场所需要的时间)。

(3)抢修作业流程非标准化,导致故障抢修时间长。传统的故障抢修中抢修负责人到达现场后,根据故障情况、抢修人员数量以及所携带的工器具数量,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指挥人员进行抢修,抢修工作无标准化的抢修流程及作业指导书(卡),造成抢修工作随意性。同时部分严重性故障存在设备复杂,牵扯的作业点多等情况,这些不利的因素,直接导致了配网抢修作业时间较长。

(4)传统的故障抢修模式制约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以往的配网故障信息主要由配网调度或95598报修电话被动获取,故障信息获知时间相对较长,间接增加了故障抢修时间,即“被动抢修”模式。在配网故障检修时,故障段线路的单电源客户处于停电状态,若抢修恢复时间过长,导致客户长时间无电,即“停电抢修”模式。传统的配网故障抢修模式不仅间接延长了配网抢修时间,而且也导致故障段用户处于无电状态时间较长。

2配电标准化抢修管理创新措施

2.1利用总结归纳及快速查找故障的措施

电气事故的明显特征就是故障点不易查找,因此,若线路跳闸后,重点是能否迅速发现故障点。如果是雷击或车辆碰撞造成的断线,进而引发的跳闸事故还是极易查找到。但是,若是用户设备出现问题,用户配电设备上的小动物、误操作而未报告等造成的,那就很难找到故障点。架空线路出现的跳闸问题极易发现,但地下电缆跳闸问题就很难找到根源。由于线路跳闸事故的出现都会有相应的原因、过程及现象。因此,可透过“原因、过程、现象”来分析总结,并归纳出相应的迅速查找事故的解决方法。有计划查找故障。当发生事故时,设备的管理人员首先要做好分析,而不是盲目查找,由继电保护动作情况的差异性来判断事故可能发生的线路部分。电流速断保护动作跳闸,其保护的范围:当系统处于最大运行方式时出现短路问题,其保护范围最广,大约是线路全长的一半;当线路是在最小运行方式下,其保护范围最窄,只有线路全长的大约15%~20%。因此,当电流速断保护装置出现动作跳闸,可判断故障点普遍情况下都在线路前段(接近变电所侧),当过流保护装置出现动作跳闸,其保护范围是包括被保护线路的全部。不过,一般该装置都配由延时继电器和速断保护装置一起配合工作,当线路后段出现问题才会跳闸,如果电流速断保护以及过流保护都一起动作跳闸,一般表明故障点处于过流保护和速断保护的共同区域,故障点多数在线路中段;变电所断路器出现跳闸时,要立即查看继电保护动作的具体情况。

2.2采取严密的组织措施来排除故障

合理组织安排工作人员。工作人数要结合事故发生的时间及天气情况、线路的具体路径及长短等来安排。线路短、线路路径交通方便的可适当少安排点人员,反之,则需多安排人员。如果事发当天天气较好,人员可少安排点;若事发当天天气不好或恶劣,特别是晚上就需多安排人手。

2.3具体的安全措施和有关注意事项

为保证排查过程中不出现意外事故,有关负责人必须在出发前对全体工作班人员讲清安全防范措施以及有关注意事项:新工人不准单独巡线;单人巡线时,严禁攀登杆塔;夜间巡线保证有两人,顺着线路外边;暑天或雪天等恶劣天气情况下,必要时可两人巡线;遇到雷雨、大风天气,巡线人员必须穿上绝缘鞋或绝缘靴;大风巡线要顺着线路上风侧。工作中要树立起线路始终有电的意识,就算知道该线路停电,也要觉得线路随时都能恢复供电;巡线人员看到导线、电缆等断落到地上或悬吊在半空,必须想法阻止路人接近断线8m范围之内;断路器一定要由两人来操作,一人负责操作,一人负责监护;单人巡线时,严禁开启配电设备柜门或箱盖;雷雨天气严禁操作柱上所有断路器。事故检修过程中应注意下列事项:确保通信畅通,以便找到故障点后及时进行联系沟通;排查时除了要重视故障线路,还要观察通道周围是否有施工痕迹。有的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挖破了地下电缆,但却不及时告知,怕承担责任,直接逃离现场。因此,不认识到这一点就难以找到故障点;排查时必须要到位,开始分段排查时一定要保证上、下段都有负责人联系,以免漏掉故障点;针对跌落式熔断器熔丝熔断或者线路柱上断路器跳闸的情况,如果未将线路一一认真检查,绝不能盲目试送;电缆线路,普遍都是停用重合闸的,当巡线过程中未找到具体的故障点,应对该电缆采取相关的试验,经检验合格后,才能通电。

2.4正确利用相关的排查方法

结合预测情况,针对怀疑段线路首先排查对于路径简单的线路在进行分段查找时,可增派一车一人顺着线路进行快速查找,可迅速发现断线及倒杆等重大故障。跳闸普遍都是由于不同原因最终使线路短路引起的,线路短路的瞬间,常常伴随着巨大的声音及强光,故障点四周很大区域内的人都可听见声音,看到强光。因此,排查故障时一定要多问,多向沿线群众多打听,收集更多信息,确保早点发现故障点。负责人应多与沿线供电营业所及95598通过电话联系。一般事故发生时,附近群众都会拨打保修电话,可按照他们的保修电话逐一定位故障点,尤其要重点检查线路上的跌落式熔断器和柱上断路器。看到跌落式断路器熔丝熔断或柱上断路器跳开,一定要细致检查该线路的后段,凭着经验判断,事故极可能就发生在该分线上。

2.5建立应急预案,积极进行事故演练

线路班和抢修班都应做好事故应急预案,从而保证有事故时能灵活应对。同时,要积极开展相关演习活动。重点加强对班组人员故障点预测、查找技巧、工作处理方式等方面的培训。对于每次事故,处理后要认真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提升员工的“作战”水平及协同“作战”能力。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事故的查找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应建立配网标准化抢修体系,实现抢修流程、现场作业、工器具配置的规范统一,变“被动抢修”为“主动抢修”,提高配网抢修的工作效率,缩短抢修时间,有力促进了供电可靠性的提升。清晰的工作环境、规范的工作流程、更高的工作目标,促进公司员工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和锻炼,公司优质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汤亮.开展标准化配网抢修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5(21):270-271.

[2]鲁江锋,余海尧.配网标准化故障抢修指标预控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5(06):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