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现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初探

支轩丽

支轩丽

东明县沙窝镇政府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安定及社会效益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循环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让物质实现由“污染”向“资源”的飞跃。面对农业资源的短缺、农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状况,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己成为我国农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对策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农业生产领域中,全面开发生食食物链和腐屑食物链,使农业资源体系中提供经济产品的每一环节所辅产的非经济产品均成为下一环节的利用"原料",形成范围大小不同、层次高低不同的循环利用途径,最大限度地获取符合人类利益要求的经济产品,将排除"废弃物"所导致的"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保的融合。几千年来,我国农业已有很大发展,现已形成以粮油棉为主体的种植业,以猪牛羊为主体的禽畜养殖业,由这两大产业形成传统农业。传统农业就是一种典型的循环经济:城乡居民的粪便、垃圾和秸秆、绿肥、沼液是农田宝贵的肥源,农家的猪、牛、鸡、狗、鱼、桑、蚕和菜地、农田、鱼塘、村落构成和谐的农村生态系统,轮作、间作、湿地净化、生物降解等被充分利用,可更新资源在低生产力水平和小的时空尺度上循环,但这种循环是封闭保守的,环境风险虽低,但经济效益不高。这种低技术、低效益、低规模、低影响的传统循环经济解决了环境问题,却遏制经济的发展。

一、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农业循环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让物质实现由“污染”向“资源”的飞跃。面对农业资源的短缺、农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状况,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己成为我国农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中农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化肥会导致土壤理化性变劣,造成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板结;农药会造成土壤污染,损害土壤的生产功能、调节功能、自净能力和载体功能;地膜的使用也导致了土壤的“白色污染”问题,影响土壤的通透性,阻碍农作物根系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另外,化肥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田间的农药经雨水或灌溉水的冲刷,流入河道、湖泊以至海洋等水体,造成污染。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将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才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农业的科学发展。

2、国际环境决定了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从世界范围来看,早在上个世纪中后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而各国在本国农业如何发展的战略思考上,也纷纷把农业环保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领域,采用恰当的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而且发达国家在对环境的保护上更比发展中国家迈出了一大步。20世纪后期的十余年间,全世界共有千余项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利被申请。在具体操作上,他们有的大力宣传并引导农民不用化肥,用农家肥生产无污染的水果、粮食作物和水产品等农产品;有的制定了农业发展的新目标和战略,提出了综合农业、有机农业、粗放农业、生态农业等环境保护型的农业,其目的就是要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护物种资源和生物群落,减少有害物辐射,避免水源和土壤的污染。由此可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成为一种趋势,是农业生存、发展、壮大的一个风向标。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它要求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节约资源的集约增长转变。通过延长农业及相关产业的产业链,正确处理人口、资源与环境及生产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改进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尽量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节约农业生产资源,使资源得到多层次利用,这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

4、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升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关税壁垒的作用趋弱,而非关税壁垒则日益凸显。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本国利益,频频设置“绿色壁垒”,对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要求尤为苛刻。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了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严重限制。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全面保护和改善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以此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障碍

我国是人口大国,土地的人均占有率很低,加之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粗放的生产方式,更带来了土地资源的短缺、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这不仅对农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害,而且也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1、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长期耗竭性的土地开垦,加之土地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已出现侵蚀沟的恶性扩张和表层的水土流失。由于生产者的生态意识薄弱,化肥施用量一直居高不下,其结果是造成土地板结、地力下降,也危害了地表和地下水水质,引起了水质的富营养化,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对居民健康构成了威胁。过度放牧以及气候原因,草原沙化、盐渍化、退化日趋严重。大面积的湿地被开发为农田,使得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大规模的湿地农业开发从整体上直接改变了区域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自然湿地景观演变成人工农田景观,残留的自然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高,区域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