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王孝芳

山东省临沂市国土局兰山分局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土地利用技术方法的飞跃。研究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对于提升土地利用效果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文章概述了相关内容,分析了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以及相关功能评价辨析,并从多个角度就土地利用规划的对策展开了探讨,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展;展望

1前言

随着土地利用条件的不断变化,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其相关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以期用以指导土地利用相关工作的开展与实践。基于此,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2概述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指一个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及其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的状态和表现,是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功能影响的重要概念和方法体系,通常以土地利用功能来表示,即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土地利用方式经历了数次转变,相应地,土地利用功能也呈现出以下特点:从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转变、从注重生产功能向重视“生产、生活、生态”三维一体功能的转变。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是土地多功能利用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其宗旨是确定和度量土地多元化利用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功能及其效应。

目前,国内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多以满足某种特定的目的为出发点,定性为主,结合定量方法开展。评价方法有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2种,并多以评价土地持续保护或者降低生态风险为前提构建评价体系。“十二五”期间贵港市发展迅速,人多地少的特点使得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将贵港市作为研究区域,评价其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将为土地利用功能评价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也为地方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

土地资源利用多功能评价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依据土地自身特性、周边环境,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评价该种土地利用结构对土地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影响;这里的环境是一个宏观范畴,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评价的区域可以很大也可以较小,该区域土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其本质特征是物尽其用;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在应用中要突出综合性的特点,在评价尺度上要包括空间尺度(宏观、中观、微观尺度)和时间尺度(现状评价、潜力评价尺度)。

土地资源利用多功能评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考虑土地和环境系统整体中各个方面的统一布局,强调土地、环境系统的整体性、全面性;对于土地和环境的结合,人类不仅要考虑土地自身的形成、发展、毁灭的完整过程,还要关注环境在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差异,更要正确处理土地与环境系统整体中的局部与整体、重点与普通之间的关系。

4相关功能评价辨析

生态功能指在一定的区域系统中、在生态系统正常的循环作用下,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生态方面的产品和服务,侧重生态系统自身存在的重要性、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自然状态,生态系统功能属于土地功能范畴,是土地功能的三大功能之一。

土壤也具有功能与多功能特性,从土地的定义中可知,土壤本身属于土地的一部分,国外学者认为土壤具有农业生产、过滤、缓冲调节、转换等多种功能,国内学者认为土壤具有生产、生态、承载、记录等功能,国内外学者关于土壤功能的研究都比较多,研究程度相差不大。

景观功能是指在一定的区域系统中,各个土地要素组分所形成的景观特性,各个组分在不同的地域范围下所具有的景观功能各异,因此景观功能具有区域特性,其属于土地功能的一部分;景观功能侧重于空间格局、尺度,而生态功能不仅包括有形的生态功能,也包括无形的生态功能。

土地资源利用生态功能评价侧重于土地与环境中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其价值更多是生态效应,并把生态作为一个主要研究指标来对待,更多的是生态环境恶化后对应的决策机制。土地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是在土地资源利用生态评价的基础上而提出的长远发展战略,是发展了的生态评价,还有待于发展到土地资源利用多功能评价。

5土地利用规划的对策

5.1完善并严格执行土地使用制度

制定完善的土地使用制度,加大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监管和调控,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实现。在土地使用方式上应该引入市场机制,实现节约经营,改变以往的利用方式,实行以需求决定供给的方式,避免出现工业用地的无序扩张,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规范土地市场的经营秩序。

5.2加大对闲置土地的管理

(1)加大对闲置低效利用土地的清理力度。土地闲置是土地资源浪费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节约利用的目的。对闲置未用以及低效利用的土地加大排查的力度,然后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对于闲置时间超过两年的土地,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其无偿收回,对于闲置一年以上未满两年的土地,可以实行等价置换或者改变用途等方式,提高利用效率。

(2)加大闲置土地挖潜力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不仅对城市用地造成压力,同时在农村也出现了大量闲置的土地,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加快城镇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将农村人口数量较少的村庄进行合并,建立农村住宅集聚区对于企业、乡镇以及学校等闲置的旧址,应该重新进行开垦利用,盘活土地利用价值。为了缓解城市用地压力,应该加快旧城改造进度,推进城中村建设步伐,由此不仅挖掘了农村闲置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又有效的缓解了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

5.3加强土地审批力度

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一定要加大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对于新申报的土地建设项目,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审批。新建项目要符合国家对土地开发的规定,在生态环保以及投入產出方面要符合国家政策标准,对于拆迁安置和农民小区等急需项目可以优先供地。对于新申报的项目,一定要对其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从项目的落户到竣工验收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监督,确保新建设的项目将现有的闲置土地充分的消化,对于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定的项目坚决不予供地。

5.4实行优先使用储备土地战略

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建设用地搁浅的现象,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由此影响到城市规划以及土地利用的规划。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可以对储备土地实行优先使用的战略,提高土地的供地率。此外,在对土地利用项目进行审批规划的过程中,要加大审查的力度,对于可行性不高的项目,切记盲目通过。对于因为投资不到位而造成土地闲置的现象,一定要加大处罚的力度,并且没收土地的使用权,减少闲置土地。

6结束语

通过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理想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对其多项影响因素与关键环节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既有优势资源与条件,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张晓平,朱道林,许祖学.西藏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7(11):60-62.

[2]刘沛,段建南,王伟,等.土地利用系统功能分类与评价体系研宂[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115-116.

[3]易秋圆,段建南.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与评价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6(2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