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临床运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临床运用体会

方琼潘绍能陈愿妃

方琼潘绍能陈愿妃(云南省禄劝县人民医院检验科651500)

【摘要】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作为信息化的核心内容,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引用。“检验之星”(LIS)于2012年2月在本院建立并首次正式投入临床应用。因未与HIS完成对接,本文仅对“检验之星”(LIS)在我院运行一年多来的运用、维护的经验与同业者共享和展望。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系统运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033-02

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System,LIS)是一类用于处理实验室过程信息的软件,实质上是把实验室各种检验仪器设备通过计算机连接而组成的专业局域网络,是实现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的基础。传统的医学检验,技术人员除需完成常规的检验工作外,还要做许多如抄写检验结果、查询结果、绘制质控图等工作。这些工作费时、费力且易出错。此外,检验报告单丢失查询再报、不规范、被伪造等也给检验科管理造成了麻烦。LIS的应用,将上述问题迎刃而解,从根本上改变了检验科工作模式[1],使检验科的工作管理逐步迈向网络化、电子化、自动化。下面就作者在LIS实际应用中1年多来的体会作概括性阐述。

1.LIS优势和特点

1.1患者信息共享病人基本资料录入、手工测定结果录入、编辑等科内各工作站共享

1.2检验数据实时共享检验科各种自动化分析仪器都和计算机联网,结果自动传输到计算机,最大限度降低了差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科内各工作站皆可对同一患者进行资料编录、结果查询、编辑、审核、打印等操作[2]。

1.3电子化查询结果采用SQL查询技术,以单一条件或多条件组合方式进行检验结果的模糊查询,且快速、准确、方便。该查询系统具备进行结果动态分析,观察患者在某一段时间内同一项目多次检测的结果,利于检验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在发出报告单前,能参考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结果的动态变化情况,确认检测结果正后确可靠再发出报告。

1.4标本检验和结果保存支持双向通讯的检验仪器可自动下载检验任务,LIS则可自动接收检验结果[3],相关程序可自动生成计算项目、判断并标示异常结果。对于不支持双向通讯的检验仪器和手工检测项目,则只需编制流水号,输入项目信息(自动分析仪)和手工录入、核对检测结果。

1.5质控系统可自动接收或手工录入质控数据,质量控制设置LIS可用于不同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自动绘制质控图、Z分数图并标示失控结果、判断仪器失控或在控状态,且支持多个质量控制规则[4]。

1.6报告审核与取消审核审核人员对检验结果进行审核和打印。审核人员不能修改审核后的报告,只有授权者才可修改或取消审核后的报告,但修改、取消的内容及相关原因将写入系统。

1.7报告单标准化LIS可提供多种打印报告单的选择,如检验项目中文全称、缩写与英文全称、缩写,可以报告差异性参考值(区分性别、年龄、标本类型等)与患者的实际结果,能标示结果的升高、降低。LIS可以杜绝出假报告,每个检验人员有一个授权的密码,对于每个操作,计算机都有记录,便于规范化管理。

1.8病人结果历史数据对比在审核报告时,系统会自动调出同一病人最近测定的结果或所有历史测定结果供对比观察,引起审核者注意,分析变化原因(是病情变化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误差),减少差错的发生。

1.9统计报表可按工作人员要求生成各种形式报表,如各检验小组工作量统计、各类试验阴阳性统计报表等。

2.LIS维护

2.1医院的整体运行日益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就成了重中之重,为防止突发事件造成LIS故障,医院及科室应做好LIS故障应急预案[5]。

2.2检验科必须有固定的LIS维护人员,或称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不仅要熟悉计算机和数据库操作的基本知识,能解决常见故障,还必须熟悉检验工作流程,懂得检验设备的具体操作,能够协助LIS软件工程师完成接口程序调试工作,提供不同检验仪器相关检验项目中英文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危急值等信息,并设定不同检验项目的组合方式。

2.3对检验科不同的工作人员需设置不同的权限[6]。各组工作人员原则上不能互访。

2.4重视对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LIS知识培训,内容应包括LIS各种功能模块的应用和工作流程。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LIS故障甚至瘫痪。

2.5做好LIS安全管理,明确不同工作人员的权限,对计算机程序充分保护,避免软件改动或破坏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LIS展望

随着LIS系统迅速发展,高智能化成了重要发展方向,如建立专家系统,依据当前和历史检验结果以及病人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诊断意见和治疗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在实现了HIS与LIS无缝对接的前提下,再与互联网连接,真正实现检验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7]。

4.结论

综上所述,LIS应用已经成为实验室发展的必然趋势,LIS在规范检验流程、完成样本分析前、中,后质量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检验科管理水平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实现检验信息全院实时共享,已势在必行。LIS还应尽快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发展,实现检验信息社会化共享的需求,最大限度为优质临床诊疗和人民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满娥,苏悦兴,陈淮林.条形码检验信息系统的应用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6):469-470.

[2]荣幸,李振家,王永杰.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09,15(28):23-24.

[3]杨汝,田蕾.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应用与体会[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2(32)276.

[4]武永康,梁茂植,王兰兰,等.实验室信息系统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探讨[J].华西医学,2006,21(3):546-547.

[5]孙健武,王培昌,李秀玉.实验室信息系统功能特点及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1,8(8:99.

[6]彭文红,罗宗煜,元淑巧.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检验科室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9,4:77-78.

[7]高小文,汤进.实验室信息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4(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