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组建设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浅谈班组建设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高淼

(张家口卷烟厂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班组是企业最小的管理单元,是企业活力和动力所在。企业通过班组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各项操作标准,落实各项运行机制,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激发发展活力,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关键词:班组建设重要作用对策

一、班组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班组是企业直接组织员工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单位,是企业实施固本战略、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健康发展的基础。班组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甚至决定了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发展战略。因此班组建设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是企业管理体系作用实现的终端环节。班组建设在企业发展中主要具有四大作用。

1.具有人才成长的基石作用。纵观国有企业,大多数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都有在基层班组锻炼的体会。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掌握基层的习惯来源于班组,不经过班组锻炼的管理者,就无从探知企业管理发展的核心模式,班组对人才的成长管理发挥了实实在在的基石作用。

2.具有安全生产的主体作用。班组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减少伤亡和各类灾害事故的基础和关键。而日常工作中,90%以上的事故多发生在班组,班组是各类违章现象发生的直接责任区。只有发挥好班组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控制未遂和减少异常,才能避免和防止企业发生各类安全事故,才能保证企业生产平稳、效益提高,企业发展的安全大厦才会坚如磐石。

3.具有制度落实的基础作用。私营小企业发展靠情感,国有大企业发展靠制度。诚然,这些年来我们的企业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但依然有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如一些以罚代管的办法使职工产生了抵触情绪,致使制度执行扭曲,这主要是班组在制度落实上出现了偏差。因此,任何再好的办法、再科学的制度不通过班组的有效贯彻实施,是不能很好地原汁原味落实,这些制度办法也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具有质量管理的保障作用。传统工业企业的产品基本上都是由班组组织生产出来,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各生产班组的工作质量。班组的管理首先是要围绕产品质量来开展,这就要求一方面管理者俯下身去,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倾听意见,调整管理策略;另一方面加强职工质量意识教育,强化精细化管理,发挥班组在保障产品质量上的积极作用。

二、企业班组建设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通过班组建设工作的开展,企业的班组管理实现了一系列升级转变:增强了班组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现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创新了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促进了企业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开辟了班组建设新局面,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适应企业发展方向方面。班组建设始终坚持边探索、边推进、边完善的工作思路,致力于将班组建设与企业战略相结合、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与员工进步相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适应企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切实提高基层班组的民主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动力。

2.推进标准化建设方面。班组建设通过完善标准体系,使企业的基础管理步入专业化、精益化轨道,使每一名企业员工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团队,激发员工创新、凝聚的热情和活力,有效保证班组建设朝着良性、规范、有序的目标迈进,实现企业由粗放式管理到精益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同时,通过建立常态管理机制,将企业的生产、质量、安全、服务等目标进一步细化分解到班组、机台和个人,建立标准化考评体系,提高班组的能动性和执行力。

3.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方面。在班组建设工作推进中,首先,考核评价机制逐步由车间、工段级向班组延伸,充分给予班组长考核权限,不断完善班组指标考核,制定量化指标,进一步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推动班组创建活动的开展;其次,在实践中秉承“问题就是资源、激励就是机遇”的理念,积极探索问题制管理,制定反馈及激励机制,确立班组建设“小中见大、精中选优、特色立班、攻艰克难”的管理方针,打造“班组源动力,基层执行力,基层战斗力,企业添活力”的“四力型”班组建设目标。

4.搭建班组培训平台方面。摸索出一套以内部培训推进班组建设水平的新思路:一是培训形式多样化,主要包括专题讨论、业务培训、经验传承、单点课、“师带徒”等等;二是培训内容全面化,主要包括基础知识类、技能操作类、思想素养类、实操训练类、拓展训练类等。培训围绕“安全、生产、质量、团队建设”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分别开展,同时以基层生产管理中的重点、难点为切入点,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小组创新等活动,吸收和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提升班组的综合技术水平,使班组培训成果转化为有效的企业经济价值。

5.满足文化建设需求方面。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以班组为单位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在工作上倡导激励机制,让职工有成就感;在文化上积极宣传,让员工有认同感;在生活上贴心服务,让员工有亲切感,努力使班组成员感受家的温暖、团队的凝聚和企业的关爱。通过班组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创建了班组活动室:配备了相关硬件设施,丰富了班组建设相关书籍,组建了了班组特色文化小组,使班组成员关系更加密切和融洽,形成了以“家”文化为特色的人文特质。

三、企业班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班组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由于班组考核办法交叉、重叠,造成班组管理时有混乱,工作落实不到位。个别班组管理机制缺乏针对性和准确性,不能有效调动班组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班组内部执行制度不严,机制运作不到位,安全保障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班组长的责、权、利尚未有效统一,班组长的权威性不够凸显,班组长指挥生产的有效性受到一定影响。

2.对班组建设重视程度趋向弱化。有的班组长,由于工作千头万绪,分散了抓班组建设的精力和力量,对班组这个生产组织的“小细胞”不够重视,甚至根本就搁置一边不闻不问。这种现状存在一定客观原因,但是,与“班组建设可有可无”的意识是分不开的,没有对抓好班组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层次思考。

3.内部培训效果不明显。个别班组未能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岗位培训,缺乏实用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有的班组长的政治、业务和文化素质不适应当前形势、任务要求,缺乏对班组管理工作规律性认识,缺少应具备的管理理念和素质。

4.文明生产质量不高。个别班组不注重现场环境维护,生产秩序混乱,物流无序,备品随意丢放,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班组的整体形象。

四、企业班组建设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班组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努力通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各项操作标准,落实各项运行机制,提高企业基础管理水平,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1.提高班组建设认识水平。要立足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结经验,寻找不足,健全和完善班组建设的工作目标、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要把班组建设纳入到基层单位整体工作来部署,及时掌握情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监督部门要根据企业班组建设的总体要求,做好各项制度、各项工作推进措施的制定、检查和考核,确保班组建设的各项工作深入推进。

2.提升班组建设管理水平。深化班组建设,要从健全完善制度入手,建立和完善班组考核体系,制定班组管理工作考核实施细则,注重量化考核和考核的时效性,要完善以班组长为核心的班组生产、管理、协作等职能,理顺运行机制,整合、优化班组资源,实现班组建设目标,要加强班组设施建设,努力改善职工学习和工作环境。

3.做好班组长培训工作。要高度重视班组长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班组长的能力水平,在培训时间和培训费用上加大投入,要通过系统培训、经验交流,使班组长学习到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班组建设经验,提高班组长的业务技能、管理能力和思想素质,为班组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班组建设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要把班组建设与企业工作部署相结合,从部门实际出发,总结、提炼开展班组建设的经验,创建班组建设的载体和品牌,将个人成才、班组成长、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班组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要突出“创新”,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实施“创新工程”落实到班组,努力寻求“创新工程”和班组建设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不断思考和总结,积极探索班组建设的新途径与新方法。班组建设工作作为企业的基础性工作,既不是阶段性的工作,也不是突击性的任务,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