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癌痛病人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浅谈癌痛病人的护理

吉林

吉林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十九区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疼痛是癌症患者特别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它比死亡更令患者恐惧和不安。癌痛对患者的健康、躯体、情绪等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全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护士要正确判断癌痛,提高控制癌痛技术和护理水平,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正确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疼痛程度,有效地采取止痛措施和进一步完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

【关键词】癌痛;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264-02

国际疼痛研习学会定义:“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和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癌性疼痛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复或调节的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后引起的感觉,别名,癌痛,晚期癌痛,是造成癌晚期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癌痛对患者的健康、躯体、情绪等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全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痛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影响睡眠,食欲下降,免疫力下降,从而加速肿瘤的发展。慢性剧烈疼痛得不到缓解,会发展成为顽固性癌痛,导致患者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对癌痛病人进行优质护理,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下面,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癌痛病人的护理发表几点拙见:

1.详细地做好连续评估和记录。

癌症疼痛患者入院后,护士要评估疼痛的一般情况(疼痛的程度、部位、性质、发作情况及并发症)、对患者功能活动的影响、心理情绪的影响,以及评估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态度和治疗依从性,评估社会家庭支持系统在疼痛治疗控制中的作用。比如,护士可以询问患者并作以下几方面记录:疼痛开始的时间,怎么引起疼痛,时间有多长,持续还是间断,疼痛的情况及变化情况,缓解疼痛要做些什么,平时止痛所用的方法,疼痛发作时的感受,在睡眠、食欲、身体、注意力、情绪、社交活动等方面的影响等等,在对癌痛控制过程中,疼痛的评估是第一个重要环节。护士不仅要客观地判断疼痛是否存在,还要确定疼痛的程度,在用药前护士必须根据疼痛特点做出准确的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2.慎重做好药物止痛护理。

癌性疼痛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往往需要结合病人的总体身体状况及生存期考虑。明确患者的疼痛原因并给予治疗后,必须对镇痛效果及疼痛缓解程度予以评价,以便制订今后治疗方案及用药剂量。癌性疼痛的药物治疗原则:第一,尽量口服给药,便于长期用药,可以减少依赖性和成瘾性。第二,有规律按时给药,而不是出现疼痛时再给药。第三,按阶梯给药,根据WHO推荐的癌性疼痛“三阶梯疗法”。第四,用药应该个体化。第五,注意使用抗焦虑、抗抑郁和激素等辅助药物,可提高镇痛治疗效果。癌性疼痛药物治疗的“三阶梯疗法”:第一阶梯——非阿片类镇痛药:用于轻度癌性疼痛患者,主要药物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可酌情应用辅助药物。第二阶梯——弱阿片类镇痛药:用于当非阿片类镇痛药不能满意止痛时或中度癌性疼痛患者,主要药物有可待因,一般建议与第一阶梯药物合用,因为两类药物作用机制不同,第一阶梯药物主要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第二阶梯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二者合用可增强镇痛效果。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辅助药。第三阶梯——强阿片类镇痛药:用于治疗中度或重度癌性疼痛,当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药物疗效差时使用,主要药物为吗啡,也可酌情应用辅助药物。

3.做好不良反应的预防、观察及处理。

癌痛病人常有以下不良反应:第一,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长期用药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恶心,腹胀及腹痛等不适,非甾体类抗炎药也可以影响凝血功能,主要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引起出血。另外长期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肝肾功能都有一定的损害,因此对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应严格掌握禁忌证,避免长期大剂量服药,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以上的药物不良反应。第二,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阿片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便秘,几乎所有使用吗啡类药物的病人,都会发生便秘。很多病人使用阿片类药物控制疼痛效果很好,但便秘非常严重,因此预防和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成为疼痛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预防措施有多饮水,多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适当的增加活动。

4.想方设法做好心理护理。

护士必须热心对待患者,对他们的身心痛苦寄于高度同情,即使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不对,也要尊重他们,以下几点是取得疗效的保证:第一,倾听:护士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善于倾听患者的叙说,不管讲的多么罗嗦,多么激动都要认真耐心地倾听,这不仅为了了解患者的病情,而且会使患者感到治疗者非常认真地关心他们的疾苦,从而产生一种信赖,感到自己不是孤立的,树立起勇气和信心。另外患者尽情倾吐也会感到轻松许多。第二,解释:在与患者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和对患者的问题有了充分的了解后。才向患者提出切合实际的和真诚的解释与劝告,患者时常记不得那么多,治疗者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建议和劝告反复多次地讲,使他在会谈话后能够仔细领会。第三,保证:在患者焦虑和苦恼时,尤其一时处于危机之中时,给予保证是十分有益的。但若对患者了解不够,保证不能实现时,患者会感到受欺骗,使治疗前功尽弃,因此治疗者提出的保证要有足够的依据。能使患者深信不疑,这样信任是取得疗效的主要保证,谈及疾病的预后时,治疗者应该给患者足够的信心,尽可能向好的方面回答,可以同时附上几条希望和建议,如戒烟、多进食等。第四,建议:治疗者一旦在患者的心目中建立起权威地位,他所提出的建议才是强有力的,但治疗者的作用在于帮助患者分析问题,从中让患者了解到问题的焦点,一般由治疗者提出建议和劝告,而让患者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鼓励他们走出第一步。

总之,护士不仅要客观地判断疼痛是否存在,还要确定疼痛的程度,在用药前护士必须根据疼痛特点做出准确的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真正体现优质护理。

【参考文献】

[1]杨惠平.癌性疼痛护理体会[J].2005,(3):0189-02.

[2]孙甜甜.癌性疼痛护理理念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7.

[3]陈莺.癌性疼痛的护理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2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