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之一“课堂革命”魏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我国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之一“课堂革命”魏巍

魏巍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710021

摘要:为了解决我国传统的课堂存在的一些弊端和培养适合时代发展的人才,作者阐述了“课堂革命”的必要性和如何进行课堂改革,对我国教育由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关键词:课堂;课堂革命;教育改革;传统课堂

课堂的英文单词lesson,来自拉丁语lectio,代表阅读和说出来。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或者说是育人的主要渠道。是由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三大要素构成。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实践体验,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课堂具有评价作用、师生互动作用、激励作用和总结作用。

2017年9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吹响了“课堂革命”的号角。他号召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改变。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改革时教学改革的核心,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要解决现实课堂的问题,要培养出学生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的传统课堂有很多弊端,不能解决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教师也不能获得职业的进步和职业幸福感,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解决应试教育带来的一些弊端。因此我们必须进行“课堂革命”。

传统的课堂过于被动,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接受知识,课堂上教师填鸭式、注入式地按照教案和教材的循序讲授和机械地训练,一切好像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对老师、对课堂有强烈的依赖性,虽然传统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但是我们不仅需要逻辑性极强的人才,我们更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如何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要求我们进行教育改革。当前新课改提倡互助合作,课堂上预留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己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堂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参与课堂活动的全过程。因此,传统的课堂使学生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没有自己的思想,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师不再是主导,教师只是导学、助学和促学的作用,提高了课堂效益。新课改要求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兴趣,我们要正确认识新课改,把握好尺度,既要去除传统教学的糟粕,还要吸收传统教学的精华。

课堂革命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要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简而言之,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原则。我们的一切教学工作要围绕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拥不拥护,发展不发展为出发点。新型的课堂中“预习’和”展示“两个环节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我们的素质教育要通过课堂来实现,我们要找到正确的途径,把掌握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我们还要树立教为学的理念,一切教都要服务于学,改变过去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要着力于构建自主的课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活泼的状态中高效率的学习。

课堂革命说到底是一场心灵的革命,一场教育观的革命,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行为革命。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课堂模式不能让学生真正发展,很难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所以改革传统的课堂势在必行。首先课堂是一场心灵的革命,它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着眼于民族的未来,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其次课堂改革是一场观念的革命,我们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满堂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这种教育理念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新型的课堂学生应该是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进行,所有的教育手段都是以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再次,课堂革命是一场行为革命。行动是我们的第一法则,在实践中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前进。我们要实现改革的目标,还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不能放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马列主义思想教育,不能放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讲理想信念,要提倡爱国主义,要有是非观念,教师尤其在课堂上不能信口开河,把学生引上歧途,我们的教育要全方位与时俱进,还要大力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先树人,再树徳,后树才。毛主席曾经说:“教育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过去我们培养了那么多只讲奉献,不讲钱的科学家和英雄人物。这些人物都是在毛主席教育思想旗帜下培养出来的。中国的教育要走自己的路,当前贪污腐败,人们头脑中缺乏思想政治,头脑空虚,没有什么追求,只想钱,“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当前习主席讲:“必须理直气壮讲思想政治”,我们要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堂革命说到底也就是要建立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时相对于无效或者低效课堂而言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获得更大容量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学生的参与,其基本目标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建设高效课堂,进行课堂革命,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学习新课程理论,学习新的教材教法,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等,研究教学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发挥主体意识,进行启发教学,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服务者,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肯定学生。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注重课前预习,在讲授新课前让学生做好预习,明确任务,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上课时重点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把培养能力作为重点,要改变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代替以训练和能力培养以及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的功夫还要下在备课上,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了解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基于他们的兴趣点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在学习实践中亲自体验、感悟,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有无良好的习惯对于学生的成才至关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反复训练,持之以恒,直到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抱有怀疑态度,发现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高效课堂的基本理论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其中相信学生是“师德”,解放学生是教育的使命,利用学生时教育的智慧源头,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根本。高效的课堂重新构建了教与学的关系和师与生的关系。所谓的课改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备学情、备学法。把学习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创新。高效的课堂是由自学、展示、反馈三个环节组成,通过学来动,生与生、生与师互动,要采取分层原则进行教学,让所有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高效课堂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也叫结构主义,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认知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理论更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更加重视建立有利于学习者主动探索知识生成和发展的情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有效的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引导学习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有效互动,并为学生主动建构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真正了解。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味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彻底摒弃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揭示了学习的规律,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陈厚德.有效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德林.教学个性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

魏巍,1980年6月生人,内蒙古赤峰人,现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人文教学部副教授,陕西省翻译协会理事,研究方向为跨文化英语教学和警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