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牵引在外伤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3

正畸牵引在外伤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

钟春

钟春(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目的探讨正畸牵引在冠根折断的外伤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16颗单纯修复效果不理想的外伤前牙,应用正畸牵引治疗后,无需修复或再行美容全冠修复。结果经过平均12~20周局部正畸治疗和保持后,通过患牙调磨或再行美容全冠修复,前牙修复成功率93.75%,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结论通过正畸牵引治疗后,成功修复了单纯修复效果不理想外伤前牙,成功保存了天然牙,并且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是一种理想的修复外伤前牙的方法。

【关键词】前牙冠根折正畸牵引修复

【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040-02

在口腔科的日常诊疗中,前牙的冠根折断十分常见,大部分能够通过单纯修复方式治疗,但是有一些患牙,单纯修复效果不理想或通过正畸牵引后无需修复,笔者采用了正畸牵引治疗后,通过患牙调磨或再行全冠美容修复,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患者满意度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16颗牙冠根折断的外伤前牙,根据牙冠折损的严重程度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0颗,B组6颗。A组患牙中切牙7颗,侧切牙3颗。选取基本条件为:①牙冠折断≤3mm;②牙齿松动度≤I度;③X线片检查显示牙根无折断并且长度超过10mm;④切缘断面距牙髓室有1mm以上的牙本质存在;⑤牙根无明显弯曲、畸形[1]。B组患牙6颗,选取基本条件为:①患牙冠折至牙龈以下≤3mm;②X线片检查显示牙根无其它折断;③X线片检查显示牙尖根周骨质正常;④预计牙根牵出后冠根比例≥1:1;⑤牙根松动度≤Ⅰ度;⑥牙根无明显弯曲、畸形。

1.2治疗方法A组,常规选取5-5作为支抗牙,分别在牙面上粘接新亚标准方丝弓托槽。需注意的是粘接托槽时,应使患牙断端到托槽底边的距离与对侧同名牙切缘到托槽底边的距离相等,这样才能使牵引后患牙与邻牙协调,达到自然美观的效果。用0.014mm镍钛圆丝作为主弓丝,分别结扎入槽。为防止支抗牙移位,可以将除冠折患牙外的支抗牙连续结扎,可有效防止支抗牙移位。患牙刚放入主弓丝时,若患牙不能完全入槽,可以先作弹性结扎,结扎入槽时的牵引力应控制在30g以内,应做到持续、轻力牵引,待牵引基本到位后,换0.017mm×0.025mm镍钛方丝微调,保持固定2个月。最后依照对侧同名牙的外形及切缘形态,调磨修整患牙断面形态,使之协调、美观。最后患牙断端用脱敏王做脱敏处理,结束治疗,嘱患者可以用专效脱敏牙膏1~2周,巩固脱敏效果。B组,先对冠折至牙龈下的牙根进行完善的牙根治疗及牙根充填。根据根测长度去除根管内充填物达根长1/2,去除后拍X片确认去除效果。根据去除长度用直径0.8mm牙用不锈钢丝弯制简易根管桩,桩的顶部弯制小拉沟,用磷酸锌粘固粉或玻璃离子粘固粉将桩粘固在根管内。选取外伤牙两侧的健康牙作为支抗,一般2个牙做支抗即可,若相邻牙存在牙周问题可以增加支抗牙的数目。在支抗牙牙面上粘结方丝弓托槽,根据牙弓形态用0.018不锈钢圆丝弯制主弓丝,结扎入槽。为防止邻牙向外伤牙处倾斜,可以在缺损处的主弓丝上加一个镍钛推簧,为增加支抗,可以将支抗牙连扎。用弹力线将弓丝与拉钩结扎,牵引力维持在30~50g左右[2],每1周复诊一次,一般4~6周可以将断根牵出到合适位置,应用细钢丝连续结扎固定2~3个月,行铸造核烤瓷冠修复。

1.3判定标准A组的治疗效果,①成功:患牙无松动,外形与邻牙协调一致,牙龈、牙周情况良好;②失败:患牙松动Ⅱ度以上,X片显示有骨质吸收,牙龈有炎症,牙周袋形成。B组的治疗效果,①成功:断根无松动,X片显示无骨质吸收,修复体固位良好;龈缘与邻牙协调,牙龈、牙周情况良好;②有效:断根Ⅰ度松动,X片显示有轻度骨质吸收,修复体固位良好牙龈、牙周情况良好;③失败:断根松动Ⅱ度以上,X片显示有骨质吸收,牙龈有炎症,牙周袋形成[3]。

2结果

A组成功10颗,失败0颗。A组10颗患牙,平均牵引8~12周使患牙断端与同名对称牙切缘平齐,恢复原来长度,连续结扎固定8~10周。经X线片检查确定根尖周骨质正常后,表明牙根在新的位置完全愈合,可以拆除矫治器。修整断牙切缘,使之与邻牙协调。随访观察一年,检查患牙活动度正常,外形与邻牙协调一致,牙龈、牙周情况良好,X线片显示未见根吸收,根尖周骨质正常。

B组成功4颗,有效1颗,失败1颗。B组6颗根折患牙中:①5颗成功牵引至下残根断缘超出牙龈1mm,达到适合修复位置,结扎固定2~3个月后,行铸造核烤瓷冠修复。随访观察一年,其中4颗无松动,X片显示无骨质吸收,修复体固位良好;龈缘与邻牙协调,牙龈、牙周情况良好;1颗I度松动,X片显示有轻度骨质吸收,修复体固位良好牙龈、牙周情况良好;②1颗正畸牵引后,断根松动Ⅲ度,X片显示根尖周骨质吸收、破坏,断根拔除。

A组和B组的患牙治疗后,A组牙冠折断量小于3mm的10颗患牙,经正畸牵引后恢复原有长度,牙活动度正常,外形与邻牙协调一致,牙龈、牙周情况良好,治疗全部取得成功;B组牙冠折至牙龈以下小于3mm的6颗患牙,其中5颗经正畸牵引后达到适合修复的位置,并修复成功,1颗牵引后根尖周骨质吸收、破坏,断根拔除,治疗失败;因此,治疗的成功率为93.75%,总体效果良好,患者满度高。

3讨论

在口腔科的日常诊疗中,前牙的冠根折断十分常见,保留天然牙和牙根是众多患者和医师的共同愿望。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都希望在治疗的同时达到完美、逼真的美学效果,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前牙的冠根折断大部分能够通过单纯修复方式治疗,但牙冠折断很少或根折至牙龈下的断根经过正畸牵引治疗后获得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满意度更高,原因如下:A组冠折很少的患牙经正畸牵引后,恢复正常高度的患牙,调磨后可做到形态、功能、美观性与天然牙基本一致,无需进行光敏复合树脂修复或全冠修复。采用正畸牵引术既满足了患者的美观和功能要求,又减少了患者后期修复的费用。同时达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天然牙齿结构的完整性,基本恢复了天然牙的美观和功能。治疗后无需制作修复体,实现了治疗的耐久性,同时符合微创的治疗理论。

B组根折至牙龈下的断根,在常规的治疗中,如果牙根折断不超过3mm,一般采取牙龈切除术或牙冠延长术,但两者均存在不足之处:单纯行牙龈切除术,牙龈切除后,牙槽骨高度未发生改变,在此状态下的生物学宽度保持不变,牙龈必然要恢复至原先的状态,形成很深的龈袋,龈沟内细菌及其产物刺激牙龈发炎,进一步造成骨的吸收,最终导致治疗失败;牙冠延长术是切除部分牙龈和牙槽骨后使牙根断面暴露,从而重新获得健康的生物学宽度。但是切除牙槽骨后,牙的冠根比例发生了变化,临床牙冠变长,牙根变短,修复后修复体颈缘与同名牙不协调,影响修复效果,患者满意度差;同时远期患牙因冠根比例不调会引起牙槽骨吸收,影响远期疗效[3]。6颗患牙进行正畸牵引后,5颗治疗后龈下残根断缘超出牙龈1mm,经过固定、保持后行铸造桩核烤瓷冠修复。随访观察一年,X片显示无骨质吸收,修复体固位良好,龈缘与邻牙协调,牙龈、牙周情况良好,患者满意。

采用正畸牵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保证有足够的支抗,防止在牵引中引起邻牙倾斜、支抗丧失,导致牵引失败;②牵引力遵循持续轻力原则,牵引力应控制在30g以内,可以参考患者的主观感觉,适当增减;③牵引到位后,应固定保持2~3个月后再修复;④应严格按适应症标准选取患牙。

前牙因外伤导致根折至牙龈下的病例,直接修复时,修复体边缘位于龈下常常大于2mm,牙周组织会引起明显的炎症,牙槽骨不同程度被吸收,同时会引起慢性龈炎和局部的牙周组织丧失。常常会出现修复体脱落、松动,导致修复效果。采用正畸牵引后,经过固定、保持后行铸造桩核烤瓷冠修复,增加了残根的临床冠高度,使永久修复的牙冠位于健全的牙体组织上,可以制备颈部肩台,并且肩台位于牙龈下小于1mm,修复体具有很好的自洁效果,牙龈、牙周情况良好;增加了修复体的稳固性,减少了基牙的继发病变并降低了拔牙率[4];同时牵引后,修复体牙龈颈缘线和邻牙协调、一致,取得了很好的美容修复效果和较高的患者满意度。

A组和B组患牙治疗成功率93.75%,效果良好。正畸牵引后再修复的优点如下;①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天然牙和牙根;②重新建立了正常的生物学宽度,保证了牙周、牙龈健康;③修复后修复体颈缘线与同名牙协调一致,患者满意度高;④牙的冠根比例未发生明显变化,修复后远期疗效好;⑤符合微创理论;⑥有足够的空间制备肩台,使修复体更加逼真。

残根在正畸牵引时,牙冠和附着龈共同升高,可使附着龈加宽,有利于牙周健康。在牵引过程中,局部的菌斑控制也很重要,要督促患者积极配合,进行有效刷牙和漱口液含漱,可防止局部菌斑堆积,影响治疗效果。冠修复时要求冠边缘尽量覆盖在缺损和旧修复体线之外的健康牙本质上,即牙本质肩领尽量≤1.5mm,否则此处很容易产生继发龋,导致修复失败[5]。

通过本文结果显示,对于一些依靠常规方式修复效果不佳的外伤前牙,可先进行正畸牵引后再修复,是一种较好保留天然牙和牙根牙的方法,既可以维护牙周健康,又可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通过牵引治疗后,治疗效果稳定,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薛旗.正畸牵引术治疗前牙切缘缺损[J].实用医药杂志,2004,21(6):522-522.

[2]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5.

[3]丁双英,江玉凤,孔凡芝,佘鹏.前牙龈下断根经正畸牵引后修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l7(10):1495.

[4]孟慧萍,王晓洁,郭莉,任肖华,李文荟.正畸治疗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08年,36(5):775-776.

[5]延夏贞.前牙桩冠修复前正畸牵引的临床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1年,18(7):74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