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患者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患者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郭先倩王莉田媛陆叶

云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650032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患者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患者神经症状、生命体征平稳72小时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以及ADLBarthel测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ADL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患者脑卒中后肢体运动是有利的,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深入的推广和研究。

关键词: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治疗;影响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致残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据统计,在我国80%的脑卒中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它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的疾病[1]。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的老年人群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导致脑卒中发生的概率也越来越高,脑卒中不仅会严重增加老年人患者的生活负担,更因为此病长期卧躺在床,给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都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目前,在临床上发现导致脑卒中症状的因素很多,其中早期的康复治疗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对两组康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康复护理训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来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9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55岁,平均年龄在61.1-65.7岁之间。患者的病程最少为6天,最多为150天,患者的病程平均时间在71.7-92.5天之间。在90例患者中,有66例患者患有脑梗死,有24例患者患有脑出血。90例患者都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在进行CT或者MRI检查时,男女患者都显示神志清楚,都具有部分肢体功能障碍。90例患者都没有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健全的症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并发症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处理,包括解除脑水肿、降压、扩容改善血液等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处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在其神经症状、生命体征平稳72小时后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其训练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是急性卧床阶段的训练,一定要确保卧床的正确姿势,维持关节活动度的正常训练、翻身起坐训练以及科学合理的桥式运动等,主要以床上训练活动为主,还要特别重视患者身体的按摩训练,以正确的姿势将患者侧肢结各个关节部分从被动到主动的训练,有意识的引导加强患者的主动训练[2]。第二是,在患者恢复期间,帮助其进行翻身和起做的训练,例如坐-站训练、ADL训练以及简单的步行训练,另外还要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从实际出发,给予患者针灸治疗,进一步加快患者的康复,在负重和患者上下楼梯训练方面,以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定期定时进行。在整个康复训练期间,医护人员要告知家属正确的辅助训练方式以及相关的护理方式,以便能够在患者治疗期间顺利的帮助患者渡过难关。除此之外,还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治疗,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减轻治疗的身体和心理压力[3]。

1.3评价指标

疼痛等级:A代表极度疼痛、无法入眠;B代表重度疼痛、活动加剧;C代表轻度疼痛、活动受到限制;D代表轻度疼痛但是活动不受限制;E代表没有疼痛感

1.4疗效评价

基本痊愈:患者肢体恢复正常运行,能够正常活动(1)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效果显著,能够简单的进行肢体活动,病情仍然有较大的改善空间;(2)有效:患者在治疗后,肢体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其功能有恢复的趋势;(3)无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肢体治疗症状没有发生变化、或者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病情有所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21.0,计量资料比较行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行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

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身体偏瘫、说话不清楚、吞咽食物困难等[4],在肢体方面出现关节畸形、肌肉萎缩、挛缩等不同身体部位不同程度的偏瘫症状,加剧患者在治疗上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应当积极地采取治疗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早期康复治疗,尽可能较快的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脑卒中采取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肢体致残的程度,能够较大限度的恢复患者肢体功能[5],可以有效预防残疾、降低致残率、减轻致残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潇潇,狄娜.对脑卒中发生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丛论,2015,13(23):85-87.

[2]马梦良.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治疗的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6,10:1375-1376.

[3]王亚辉,郝淑芹,常丽静,赵保礼,邢军.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腹针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心理障碍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6,06:577-580.

[4]陈佩玲,章亚平,叶国芬,潘建平,施小英,方瑛.早期运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及肢体功能恢复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36:98-101+105.

[5]邱建维,詹强,钟海平.早期针灸配合康复锻炼对脑卒中稳定期老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5,09:1157-1159.

作者简介:郭先倩出生1981年8月籍贯:云南普洱民族;彝族职称:中职学历:本科从事作业治疗工作。